U-33号潜艇 (1914年)
陛下之33号潜艇(德語:SM U 33[註 1])是德意志帝国海军建造的一艘潜艇或称U艇。它由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承建,于1914年5月19日下水,至同年9月27日交付使用。U-33号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期间服役的329艘德国潜艇之一,并参加了大西洋潜艇战役。在其十六次巡逻中,共击沉了82艘、击伤8艘、缴获1艘协约国或中立国商船以及击沉2艘协约国辅助军舰,容积总吨高达231036吨。战后,U-33号于1919年1月16日被引渡至英国正式投降,并于1919年至1920年间在布莱斯拆解报废。 设计U-33号为双壳远洋潜艇,在尺寸上类似于U-23至U-30型,仅在推进和速度上略有不同。德意志帝国海军将其视为非常优秀的公海舰艇,具有适中的机动性和良好的水面掌舵能力。[2] 艇只的全长和耐压壳体长分别为64.70米和52.36米;舷宽6.32米,当中的耐压壳体宽为4.05米;有7.68米的总高和3.56米的吃水深度。艇只的总排水量达971吨;其中水上为685吨,水下为878吨。[2] U-33号搭载有可在水上使用的两台日耳曼尼亚六缸二冲程柴油发动机,总功率为1,850匹公制馬力(1,361千瓦特);以及可在水下使用的西门子-舒克特双电动发电机,总功率为1,200匹公制馬力(883千瓦特)。这些发动机用以驱动双轴、每根轴各一个的直径1.6米长螺旋桨,从而使艇只在水上的最高速度达16.4節(30.4公里每小時),在水下的最高航速为每小时9.7節(18.0公里每小時)。它可以8節(15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上巡航8,790海里(16,280公里),或以5節(9.3公里每小時)的速度在水下巡航80海里(150公里)。艇只的潜航深度为50米。[2] 艇只装备了四具直径为500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其中艏、艉各两具,并可携带合共6枚鱼雷。此外,U-33号于1915年还增配了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其后又被一门105毫米45倍径速射炮所取代。其标准船员编制为4名军官和31名水兵。[2] 历史U-33号是由德意志帝国海军于1912年3月29日向基尔的日耳曼尼亚船厂订购。它自1912年11月7日开始铺设龙骨,1914年5月19日下水,至同年9月27日在首任艇长、海军上尉康拉德·甘塞尔的指挥下正式入役。1917年4月1日,甘塞尔被古斯塔夫·西斯上尉接替。西斯一直指挥潜艇直至战争结束。[2] 完成海试后,U-33号于1915年1月12日进驻埃姆登,期间参加了零星的敌对航行。1915年3月28日,该艇在默兹河灯船附近发现了大东部铁路麾下的英国渡轮布鲁塞尔号,遂要求对方停船接受检查。[3]但其船长查尔斯·弗莱亚特没有这样做,而是下令全速前进,试图撞击U-33号,而U-33号只能设法及时下潜。[4] 直至1915年8月1日,U-33号才被编入第四潜艇区舰队。从1915年9月16日至1916年3月11日,该艇又转配驻奥匈帝国港口普拉的普拉区舰队。之后,U-33号加入君士坦丁堡区舰队,于同年11月27日才重返普拉,在更名后的地中海区舰队一直服役至1918年11月11日战争结束。1916年3月30日,[5]俄国医疗船葡萄牙号正拖着一串平底小船在土耳其黑海沿岸的里泽停留,因为当时其中的一艘小船正在下沉,需要进行维修。这艘船当时并未搭载伤员,但船上有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以及常规船员。[6]其船员观察到有一个潜望镜正在接近,但由于该船是一艘医疗船,受《海牙公约》保护,因此没有采取规避行动。U-33号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射了一枚鱼雷,但未能击中。潜艇再次从30英尺(9.1米)深的地方发射了第二枚鱼雷,并命中轮机舱附近,将葡萄牙号炸成两半。[6]船上共有273人,其中158人获救。[5] 一战期间,大约在1916年或1917年,U-33号原有的88毫米甲板炮被移除,并更换为105毫米口径炮。该艇共执行了十六次巡逻,其中击沉84艘(194131总吨)、击伤8艘(36452总吨)以及缴获1艘(453总吨)协约国或中立国船舶。战后,根据对德停战协议的要求,U-33号于1919年1月16日移交英国正式向协约国投降,并于1919年至1920年间在布莱斯拆解报废。[7] 袭击历史摘要
注释参考文献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