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7月31日日食
1981年7月31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81年7月31日(西半球大多爲7月30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苏联,日偏食則覆蓋了亚洲大部、欧洲東北部及周邊部分地區。[2] 日食概況出現區域苏联今屬格鲁吉亚的部分與土耳其之間的黑海海面在7月31日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月球本影隨即上岸,經過今格鲁吉亚西北部和俄罗斯西南部,跨過裏海北部,斜貫今哈萨克斯坦,進入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區,逐漸轉向東南移動,並在阿穆尔州謝列姆金斯克區境內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跨過库页岛、鄂霍次克海、千島群島,在太平洋北部跨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最終在7月30日日落時分結束於夏威夷群島考艾岛東北約320公里的洋面。陸地上看到的日全食均在7月31日。 本影經過的陸地依次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挪威、瑞典、芬兰、丹麦北部和東部、中欧東部、羅馬尼亞除西南部外的大部分、保加利亚中東部、希腊東北角、西亚除土耳其西部沿海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以外的絕大部分、南亚中北部、东亚除中國雲南南部、南海沿岸、港澳、南海诸岛以外的大部分、缅甸北半部、苏联全境、格陵兰中北部、加拿大西北半部、阿拉斯加、密克羅尼西亞群島北部、西北夏威夷群島。 月球在其軌道上自西向東轉動,發生日食時,月球在地球表面的陰影也大多自西向東移動,而從地球上看,太阳的西側先被月球遮掩,然後逐漸向東。但此次日食發生在北半球的夏季,地軸北端向太阳方向傾斜,月球半影北端經過了晨昏圈最北端附近的區域,因而在北美洲的部分被半影覆蓋、看到日偏食的區域內,月影在地表自東向西移動,地面上看到的太阳東側最先被月球遮掩。欧洲和亚洲的日全食和日偏食大多發生在7月31日,而北美洲的日偏食大多發生在7月30日,更有格陵兰等處於極晝地區的日偏食在7月30日子夜前不久開始,在7月31日凌晨結束。[2][5] 基本參數
觀測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的高海拔天文台、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E.O.哈爾伯特空間研究中心、蘇聯科學院等的科學家利用此次日全食的機會對高層日冕做了研究。美国-苏联聯合觀測隊前往苏联伊尔库茨克州布拉茨克觀測了日全食。科學家根據日冕儀觀測結果、在苏联布拉茨克拍攝的日冕圖像、P78-1衛星上搭載的太陽風衛星的觀測結果,研究日冕的三維結構。[6] 相關的日食1979-1982年的日食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沙羅周期沙羅週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週期145,共包含77次日食,依次為1639年1月4日至1873年5月26日的14次日偏食、1891年6月6日的1次日環食、1909年6月17日的1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945年7月9日至2648年9月9日的41次日全食、2666年9月20日至3009年4月17日的20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370.29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2522年6月25日,共持續7分12秒。[7]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週期的日食,是第16至26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圖片: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