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3月7日日食
1970年3月7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70年3月7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墨西哥、美国、加拿大、圣皮埃尔和密克隆,日偏食則覆蓋了北美洲絕大部分及周邊部分地區。[2] 日食概況出現區域莫爾登島東北約730公里處的太平洋洋面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隨後月球本影先向東再向東北移動,劃過太平洋很長的洋面後從墨西哥瓦哈卡州海岸登陸,在韋拉克魯斯州帕哈潘市南郊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繼續向東北移動,劃過墨西哥灣後經過美国和加拿大東部海岸的部分地區,最終在日落時分結束於愛爾蘭島西北約790公里的北大西洋洋面。 本影經過的陸地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北美洲除阿拉斯加中西部和格陵兰東北部外的絕大部分、南美洲西北部、玻里尼西亞中北部、冰岛、愛爾蘭西半部、伊比利亚半岛極西端、亚速尔群岛、馬德拉群島、加那利群岛。[2][5] ![]() 基本參數
觀測瑞士聯邦天文台的觀測隊在墨西哥內哈帕(Nejapa)和米亞瓦特蘭(Miahuatlán)兩地觀測了日全食。兩地天氣條件都很好,其中米亞瓦特蘭的觀測點海拔1620米,大氣質量高,日食時太陽高度角爲63°,觀測條件尤其好。觀測隊拍攝了日冕圖片,並用偏振镜做了分析。[6]而美国麻薩諸塞州哈佛鎮出現了食分約爲0.954的日偏食,美籍奧地利物理學家歐文·薩克斯爾和美国物理學家米爾德里德·艾倫在當地觀察到扭擺的運動突然發生了變化,這一現象被稱爲「薩克斯爾效應」。[7] 軼事美国CBS新聞爲本次日全食製作了特別報導,其中提到了中國古籍記載的仲康日食。[8] 美国歌手卡莉·西蒙1972年12月的流行曲《你是如此愛慕虛榮》中有一句歌詞「然後你駕著你的里爾噴射機去新斯科舍看日全食」(Then you flew your Learjet up to Nova Scotia to see the total eclipse of the sun)。這首歌的歌詞創作於1971年之前,而此後的1972年7月10日也發生了一次日全食,與本次日全食都經過了加拿大新斯科舍省。 相關的日食1968-1971年的日食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沙羅周期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3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1501年5月17日至1609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627年8月11日至1825年12月9日的12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843年12月21日至2601年3月26日的43次日全食、2619年4月6日至2763年7月3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為本周期第39次日食,發生於2186年7月16日,共持續7分29秒[9],是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6000年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10]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2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24至39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圖片: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