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2月3日日食
1916年2月3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16年2月3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哥伦比亚、委內瑞拉、瓜德罗普,日偏食則覆蓋了美洲大部分及大西洋東北岸的部分地區。[2] 日食概況出現區域太平洋東部、克利珀頓島以西約1300公里的洋面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此後月球本影先向東偏南再向東北,斜貫哥伦比亚北部和委內瑞拉西北部後在委內瑞拉法爾孔州以東約70公里的加勒比海南部海域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繼續向東北,覆蓋了委內瑞拉聯邦屬地和法国殖民地瓜德罗普的部分島嶼後斜貫北大西洋,在日落時分結束於愛爾蘭島以南約220公里的凱爾特海海域。 本影經過的陸地依次包括: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北美洲除阿拉斯加領地(今美国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格陵兰北半部外的大部分,南美洲中北部、欧洲西部、非洲西北部。[2][5] 基本參數
觀測阿根廷國家天文台(今科爾多瓦天文台)派觀測隊到委內瑞拉法爾孔州圖卡卡斯觀測了日全食。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战導致經濟蕭條,此次無法將最優的設備運至觀測地。觀測隊在1915年12月2日離開阿根廷科爾多瓦省,1916年1月14日抵達圖卡卡斯。抵達後最初一週內,圖卡卡斯都在下大雨。2月3日日全食當天清晨仍有大雨,此後天氣有所好轉,到全食階段時,天空中僅有一層薄霧,對觀測稍微有些干擾。觀測隊完成了拍攝日冕圖片、光譜觀測等任務。[6]由於委內瑞拉法爾孔州在1998年2月26日又出現了一次日全食,本次觀測資料也被用來和1998年的觀測結果做對比。[7] 相關的日食1913-1917年的日食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註:1913年4月6日和1913年9月30日的日偏食屬於上一組交點年系列。1916年12月24日、1917年6月19日的日偏食和1917年12月14日的日環食屬於下一組交點年系列。
沙羅周期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39,共包含71次日食,依次為1501年5月17日至1609年7月30日的7次日偏食、1627年8月11日至1825年12月9日的12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843年12月21日至2601年3月26日的43次日全食、2619年4月6日至2763年7月3日的9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62.11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為本周期第39次日食,發生於2186年7月16日,共持續7分29秒[8],是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6000年間持續時間最長的日全食。[9]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2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24至39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