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9月21日日食
1903年9月21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發生於1903年9月21日。新月當天(即朔日),地球上觀測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離極小,此時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點附近,穿過太阳和地球之間,與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線,則會出現日食。月球本影接觸地表而使該區域完全得不到陽光,就會形成日全食,同時在本影兩側數千公里的半影範圍內遮擋部分陽光,形成日偏食。[1]此次日全食經過了南极洲威爾克斯地和維多利亞地,日偏食則覆蓋了南极洲的一部分、非洲東南部、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中南部。[2] 日食概況出現區域印度洋西南部愛德華王子群島以西約470公里的洋面在日出時最先看到日全食。隨後月球本影向東南移動,在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東南約580公里的洋面達到最大食分。此後本影又向東南斜貫南极洲威爾克斯地東北部和維多利亞地,在日落時分結束於維多利亞地海岸以東約190公里的羅斯海海面。[3][4] 除了狹窄的全食帶內能看見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蓋範圍內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非洲東南部、澳大利亚南部、新西兰中南部、印度洋中南部諸島嶼,及南极洲靠近印度洋的約一半。[2][5] 基本參數
相關的日食1902-1906年的日食月球交替位於相對的月球交點時,以半個交點年(食年),即約177天又4小時間隔出現下列日食。 註:1902年5月7日和1902年10月31日的日偏食屬於上一組交點年系列。1906年7月21日的日偏食屬於下一組交點年系列。
沙羅周期沙羅周期長度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屬於沙羅周期123,共包含70次日食,依次為1074年4月29日至1164年6月21日的6次日偏食、1182年7月2日至1651年4月19日27次日環食、1669年4月30日至1705年5月22日的3次全環食(亦稱混合食)、1723年6月3日至1957年10月23日的14次日全食、1975年11月3日至2318年5月31日的20次日偏食,總共歷時1244.08年。其中最長的全食發生於1813年7月27日,共持續了3分27秒。[6] 下表列舉了1901年至2100年間發生的屬於該周期的日食,是第47至57次:
資料來源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