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阿魯哇語音系(Hla'alua phonology)為拉阿魯哇語之音系。而其音系之音位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在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上,元輔音之音系表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橫列)、後「發音方法」(縱列)、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音系之音位架構。[1]
字母
拉阿魯哇語正式使用的拉丁字母有21個、及2個二合字母(hl, ng),其余拉丁字母(用括號;d,g,j,q,w,x)用在外來語上。[2] 而零聲母(喉音塞音(清音))以一撇(')符號表示或省略。台灣南島語的書寫系統的訂定,原則上都是先「發音部位」、後「發音方法」、再考量「清濁音」,來訂定其書寫字母。[2]
元輔音
下列子母音表中的音素大都使用適當的Unicode符號來標示。從下表可看出,拉阿魯哇語在喉音、舌根音、舌面音方面小量的退化,而舌尖音、與唇音方面卻較廣泛的使用。[3]
|
雙唇音
|
唇齒音
|
齒齦音
|
軟顎音 |
聲門音
|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清
|
濁
|
塞音 |
p
|
|
|
|
t
|
|
k
|
|
|
ʔ
|
擦塞音 |
|
|
|
|
ts
|
|
|
|
|
|
擦音
|
|
|
|
v
|
s
|
|
|
|
|
|
鼻音
|
|
m
|
|
|
|
n
|
|
ŋ
|
|
|
邊擦音
|
|
|
|
|
ɬ
|
|
|
|
|
|
閃音
|
|
|
|
|
|
ɾ
|
|
|
|
|
顫音
|
|
|
|
|
|
r
|
|
|
|
|
|}
|}
在鄒語群的音素上,比如:字母<l>分別代表鄒語的濁捲舌塞音/ɖ/與南鄒舌尖閃音/ɽ/。鄒語中代表舌尖捲舌音/ɽ/的字母<l>,僅出現在久美方言裡:達邦和特富野方言並無此音。卡那卡那富語和拉阿魯哇語也沒有舌尖捲舌音/ɽ/,但有舌尖颤音/r/,故其書寫系統亦以<r>字母代表之。沙阿魯阿語中表清齒齦邊擦音/ɬ/的字母,仍以<hl>書寫。鄒語的半閉前不圓唇元音/e/,卡那卡那富語和沙阿魯阿語的中央元音/ǝ/,均以字母<e>表之。鄒語的元音長短有辨義的作用,長音的書寫方式是將長元音寫二次。如:puutu(漢人)/putu(錘子)。[2]
註釋
- ^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 (PDF). 2005-12-15 [2018-05-07]. 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11-27) (中文(繁體)).
- ^ 2.0 2.1 2.2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語言書寫系統"[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語字第0940163297號,原民教字第09400355912號公告,中華民國94年12月15日.
- ^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臺灣南島語言的語音符號(Orthographic Systems for Formosan Languages)",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Ministry of Education ROC),臺北市(Taipei),中華民國八十年五月(May 1991),pp.37-39.
參考文獻
- Paula Radetzky(羅德晶),"The Function and Origin of the Saaroa Morpheme sa(a)-(沙阿魯阿語sa(a)- 的功能及起源)"[2],第十一屆國際南島語言學會議,Aussois France, 2009/06/21-2009/06/26.
- Jack Ryalls, Susan J. Behrens,"Introduction to Speech Science--From basic theor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言語科學概論--從基礎理論到臨床應用)"[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World Publishing; 1 edition (April 24, 2003),pp.167. ISBN 978-0205291007
- 齊莉莎(Zeitoun, Elizabeth),"鄒語參考語法",遠流出版公司,台北,p.40,200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