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西太和宮

24°47′28″N 121°10′37″E / 24.791001°N 121.177035°E / 24.791001; 121.177035

關西太和宮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新竹縣關西鎮東興里大同路30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三官大帝
例祭農曆正月十五、七月二十六、十月十五
建立时间 大清嘉慶十七年(1812年)
地圖
地图
關西太和宮
位置新竹縣關西鎮大同路30號
官方名称關西太和宮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寺廟
詳細登錄資料

關西太和宮(臺灣客家語四縣腔:guanˊxiˊtaifoˇgiungˊ),是位於臺灣新竹縣關西鎮東興里的三官大帝廟,廟身列為新竹縣定古蹟,為關西鎮信仰中心。

歷史沿革

清治時期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墾民陳自仁呈請福建總督批准開墾美里庄(今關西鎮)[1],連阿盛發起在當地爐主宅輪流奉祀三官大帝[2]。因不斷受未歸順清廷的原住民侵擾,陳自仁的墾戶就因受不了泰雅族,放棄該地,並由衛阿貴承接[3]

嘉慶十七年(1812年),衛阿貴等地方人士募款建立可以作為防禦中心的廟宇,即關西太和宮前身,稱為「三界廟」[1],百年來成為關西當地客家人的重要信仰中心[4]。原址位於復興庄[3]同治五年(1866年)改建[2],由黃台三等人發起[3][5][6],遷至今關西分駐所一帶[3]

日治時期

廟身曾被政府作為竹北二堡辦務署[1][3],1895年焚燬[1][2]。遭燒原因不明,依照地方耆老、廟委徐慶松認為可能是為日本人不願見廟方教漢學、或抗日份子曾住此廟、抑是被日本人佔用有些關連[5]

明治三十三年(1900年)間由關西士紳羅碧玉、陳春隆發起新建,改稱「太和宮」[3]。原重建在大同路現址前方,但之後經風水師建議,需後退縮20公尺[1]昭和四年(1929年),羅碧玉、黃德洋等人再發起遷建至今址,於昭和六年(1931年)正式完工[3]

戰後時期

廟中的剪粘、泥塑及交趾陶為姚自來作品[1]

今在東興里[7]。1969年開始進行全面整修,歷時兩年多[8]。兩側橫屋改建成鋼筋水泥建築,但三川殿及正殿大木構架依然保留原貌,如三川殿步口上方的壽梁補間斗拱、吊筒、藻井、通隨,及大殿的通梁間的計心、偷心造斗拱[6]。壽樑上有大木匠師徐清的題字[9]。當時修建柱子多改木刻,把許多舊石刻柱子和柱基拆除,留下一部分石刻柱基座散置於廟四周[8]。門神為李登勝所繪[9]。據文史工作者黃有福指出,與日本斷交時,門內外刻有「大正六年」之處與褒忠亭義民廟一樣遭到破壞[10]

1996年7月13日,新竹縣立文化中心獲得廟方捐贈多年前修建後留下的石刻物[8]。同年保釣運動正熱烈時,廟碑的日本年號就遭不明人士偷以水泥封住,廟方懷疑是一名之前要求破壞日本年號的蕭姓地方人士所為[11]

九二一大地震後,廟宇出現裂痕[12]。廟方在2000年6月決定拆除重建,於9月29日收到縣府緩拆的公函,遂於10月2日召開委員、信徒代表會議,在場人士全都支持拆除重建[4]。同月11日,主任委員徐慶松拜訪新竹縣長林光華,說新廟將多出地下一層作為停車場和社區活動空間,無法再用的舊材料會集中保存[12]

次日中原大學歷史學系多名教授在關西鎮長黃國憲陪同下,實地勘查太和宮廟宇,表示主殿的壽梁、吊筒等物,為溪底派匠師的高水準作品,希望管理委員會重建案三思。當天下午,廟方開會決議主殿將小幅修繕,只將二側廂房予以拆除。[13]

翌年4月26日,縣府召開古蹟指定審查委員會議,為避免地方人士認為將關西太和宮列入古蹟後維修將受限制,決定只將正殿等主建築列古蹟[14]

祭祀活動

除主祀三官大帝外,陪祀神農大帝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廣澤尊王文昌帝君[1][3]

廟方以每年農曆正月十五的祈神納福、七月二十六的中元普度、十月十五的叩答神恩為三大重要慶典[1]。其中普渡由當地十個里每年輪流[15]

風水傳說

關西一處名為「松樹排」的山區,相傳是關西太和宮的龍脈。山腳下有德達公派第十五世祖羅碧玉建立的祠堂,祭祀祝融。後來北二高挖山闢建時,發生二名工人在高架橋上墜落死亡事件,並且連續發生車禍有多人死亡,造成地方人心惶惶。1992年,前任鎮長羅彭喜美就和關西太和宮主任委員徐慶松等委員,在深夜前往獅頭山勸化堂問事。乩生表示龍脈遭毀,要在山頂上侍奉不動明王。依據徐埻等地方人士說,自從安奉後,北二高發生交通事故的確減少。[16]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常似虎. 地方 影/走過2百年悠悠歷史 關西太和宮浴火重生護衛地方. 《今日新聞電子報》. 2018-05-23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3) (中文(臺灣)). 
  2. ^ 2.0 2.1 2.2 陳育賢. 太和宮小檔案. 《中國時報》. 2000-10-12 (中文(臺灣)). 
  3.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彭新茹. 太和宮 關西信仰中心. 《中華日報》. 2015-04-13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中文(臺灣)). 
  4. ^ 4.0 4.1 張柏東. 太和宮將拆 縣府挽救 廟方拒絕 管委會和信徒代表開會支持拆除重建 對協助修繕並指定古蹟「礙難從命」. 《聯合報》. 2000-10-03 (中文(臺灣)). 
  5. ^ 5.0 5.1 羅緗綸. 《〈老建築 新古蹟〉》 關西太和宮 見證開庄往事. 《聯合報》. 2001-12-24 (中文(臺灣)). 
  6. ^ 6.0 6.1 郭書宏. 太和宮 見證關西發展. 《人間福報》. 2005-01-28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6) (中文(臺灣)). 
  7. ^ 羅浚濱. 公辦政見候選人抒抱負五位候選人昨在太和宮暢談施政理念. 《中國時報》. 1994-07-12 (中文(臺灣)). 
  8. ^ 8.0 8.1 8.2 羅際鴻. 縣文化中心獲贈石刻 關西太和宮整修基座古物有歸宿. 《中國時報》. 1996-07-14 (中文(臺灣)). 
  9. ^ 9.0 9.1 張三. 新竹縣古蹟之旅. 《大紀元時報》. 2007-01-09 [2018-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1-20) (中文(臺灣)). 
  10. ^ 羅際鴻. 義民廟部分文物待修復. 《中國時報》. 2006-09-15 (中文(臺灣)). 
  11. ^ 羅際鴻. 建廟碑文突遭水泥彌封 太和宮信徒質疑是有心人蓄意而為. 《中國時報》. 1996-12-19 (中文(臺灣)). 
  12. ^ 12.0 12.1 羅緗綸. 保護文物 太和宮改建. 《聯合報》. 2000-10-12 (中文(臺灣)). 
  13. ^ 陳育賢. 建物藝術極具保存價值 管委會從善如流 關西太和宮不拆了. 《中國時報》. 2000-10-13 (中文(臺灣)). 
  14. ^ 羅緗綸. 關西太和宮、湖口三元宮、北埔姜阿新老宅 縣級古蹟 將添三處. 《聯合報》. 2001-04-27 (中文(臺灣)). 
  15. ^ 寶智華. 太和宮神羊賽 張衡昌三連霸. 《聯合報》. 2000-08-25 (中文(臺灣)). 
  16. ^ 羅浚濱. 村里故事|關西北斗里羅家祠堂北門口民眾「算會」. 《中國時報》. 1995-07-14 (中文(臺灣)).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