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門模範廁

小西門模範廁
位置中華民國 金門縣金城鎮小西門
建成时间中華民國 民國六年(1917年)[1]
官方名称小西門模範廁
類型登錄等級:縣定古蹟
登錄種類:公共衛生
詳細登錄資料

小西門模範廁位於中華民國金門縣金城鎮的小西門聚落,是該聚落僑民吳朝坪返鄉興建大厝後,覺得屋前的屎礐(茅坑)有礙觀瞻,遂說服其主人將其填平,另在聚落西南購地興建新廁,於民國九十六年(2007年)9月26日公告為縣定古蹟[1][2]

沿革

該模範廁的建造者吳朝坪(1854年-1936年11月4日[註 1])年少時討海為生,因當時海盜猖獗而謀生不易,三十多歲時到印尼蘇門答臘從事勞力工作,後經營菸酒生意有成,近五十歲時返回金門故里陸續興建三幢二落大厝[2]。第一幢於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落成,但屋前有幾座為了收集水肥而設的舊式「屎礐」,令吳朝坪覺得有礙觀瞻且影響衛生,遂去說服「屎礐」的主人將坑填平,他再另外在聚落西南購地興建新的公廁[2]。新廁約建於民國六年(1917年)[1],完成之後受村民肯定,遂稱之為模範廁[2]。廁所共22間,除兩個為吳家自用外,剩下的一戶分配一組,分別管理自己的廁所衛生與收集池的水肥[1][3]

建築

小西門模範廁依照原有「屎礐」的坑數,建造了22個廁所坑位與屎礐池,分左右兩排,按單數雙數排列,其中進門後左右兩邊為1、2號,為吳朝坪自家所有,兩邊牆壁加高並蓋有木構板瓦屋頂,剩下的則為露天坑位,供村民使用[2]。坑位基座使用花崗石條(長1.6公尺,寬25到30公分,中縫約20公分寬)作為腳踏,牆壁則是用夯土砌築(內添加碎瓦片)後外抹蚵殼灰修飾,而收集池則為磚砌,表面亦抹蚵殼灰[2]。模範廁長18.5公尺,寬5.75公尺,中央有一條寬約1公尺的走道,每間廁所內部長1.45公尺,寬0.98公尺,進出口則寬45公分[2]。屎礐池深約2公尺,內徑長1.4到1.5公尺,寬約1.75公尺,各池的間隔牆則厚約15公分[2][3]

註釋

  1. ^ 吳朝坪在日後改名吳錦章,晚年寓居廈門鼓浪嶼,於當地擁有兩棟洋樓,逝世後於1937年4月運回故里埋葬[2]。其長子吳廷金曾冊封為印尼「甲必丹」(kapitan)[1]

延伸閱讀

  • 《金門縣定古蹟小西門模範廁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成果報告書》

參考來源

  1. ^ 1.0 1.1 1.2 1.3 1.4 小西門模範廁.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0).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黃振良、陳炳容. 《前人的足跡 金門的古蹟與先賢·一新觀瞻 模範公廁》. 金門縣金城鎮: 金門縣文化局. 2009年11月: 316-321頁. ISBN 978-986-02-1047-7. 
  3. ^ 3.0 3.1 施添福、陳國川、高銘澤. 張鴻銘 , 编. 臺灣地名辭書·金門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14年9月: 71. ISBN 978-986-04-1907-8 (中文(臺灣)).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