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州治:江陵縣)
|
說明:本表為西晉建興四年(316年)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以深灰色表示者,為曾經建置,後來廢除的縣份
|
郡名 (縣數) |
郡治 |
縣名 |
今地位置(2020年) |
隸屬郡國 |
備注
|
江夏郡 (3)
|
安陸縣
|
安陸縣
|
今湖北省雲夢縣
|
江夏郡(265-316)
|
|
曲陵縣
|
今湖北省漢川市西北
|
江夏郡(265-316)
|
曹魏為石陽縣,太康元年(280年)改名曲陵縣。[參 14]
|
灄陽縣
|
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西南
|
江夏郡(306-316)
|
光熙元年(306年)分安陸縣東置縣。[參 15]
|
襄陽郡 (6)
|
襄陽縣
|
襄陽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宜城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鄭集鎮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中盧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臨沮縣
|
今湖北省遠安縣西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邔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北
|
襄陽郡(265-316,襄陽國304-311)
|
|
上黃縣
|
今湖北省南漳縣東南
|
襄陽郡(280-316,襄陽國304-311)
|
太康元年(280年)左右分臨沮、中廬2縣置上黃縣。[參 16]
|
南陽國 (14)
|
宛縣
|
宛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西鄂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雉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魯陽縣
|
今河南省魯山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犨縣
|
今河南省平頂山市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育陽縣[註 7]
|
今河南省新野縣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博望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堵陽縣
|
今河南省方城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葉縣
|
今河南省葉縣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舞陰縣
|
今河南省社旗縣東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比陽縣
|
今河南省泌陽縣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涅陽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西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冠軍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西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酈縣
|
今河南省內鄉縣北
|
南陽國(265-316,南陽郡265-277、289-306)
|
|
復陽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
南陽郡(?)
|
晉初廢縣。(不詳何時)
|
安眾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東北
|
南陽郡(?)
|
晉初廢縣。[註 8]
|
湖陽縣
|
今河南省唐河縣西南
|
南陽郡(265-2?)
|
晉初廢縣併入棘陽縣。[參 17]
|
順陽國 (10)
|
南鄉縣
|
南鄉縣
|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酇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順陽縣
|
今河南省內鄉縣西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丹水縣
|
今河南省淅川縣西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咸宁三年(277年)至太康元年(280年)为司马睦侯国。
|
武當縣
|
今湖北省十堰市鄖阳区東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析縣
|
今河南省西峽縣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陰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筑陽縣
|
今湖北省老河口市西南
|
順陽國(265-316,南鄉郡265-289)
|
|
汎陽縣
|
今湖北省穀城縣西
|
順陽國(284-316,南鄉郡284-289)
|
太康五年(284年)置縣。[參 18]
|
朝陽縣[註 2]
|
今河南省新野縣西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301)→義陽郡(301-302)→順陽國(302-316)
|
|
義陽郡 (6)
|
安昌縣 ↓ 新野縣 ↓ 安昌縣
|
安昌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南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平氏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西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義陽縣
|
今河南省桐柏縣東
|
南陽郡(265)→義陽郡(266-316,義陽國266-301)
|
|
厥西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東
|
義陽郡(?-316,義陽國?-301)
|
晉初置縣。[參 19]
|
鄳縣[註 9]
|
今河南省信陽市
|
江夏郡(265-280?)→義陽郡(280?-316,義陽國280?-301)
|
|
平春縣[註 9]
|
今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西北
|
江夏郡(265-280?)→義陽郡(280?-316,義陽國280?-301)
|
|
建平郡 (8)
|
巫縣
|
巫縣
|
今重庆市巫山縣北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原為吳地,建衡元年(269年)晉攻取此縣。[參 20]
|
北井縣
|
今重慶市巫山縣北
|
巴東郡(264-269)→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
泰昌縣[註 10]
|
今重慶市巫山縣北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泰始年間(265-274)置縣。[註 11]
|
建始縣
|
今湖北省建始縣
|
建平郡(269-316,建平都尉269-274)
|
原為吳地,建衡元年(269年)以後入晉。太康五年(284年)廢縣,後復置縣。[參 21]
|
信陵縣
|
今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西樂天溪鎮
|
建平郡(279-316)
|
原為吳地,咸寧五年(279年)入晉。
|
秭歸縣
|
今湖北省秭歸縣駐地茅坪鎮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太康元年(280年)降晉。
|
興山縣
|
今湖北省興山縣北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太康元年(280年)入晉。
|
沙渠縣
|
今湖北省恩施市
|
建平郡(280-316)
|
原為吳地,吳末時縣廢地入晉。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22]
|
南郡 (10)
|
江陵縣
|
江陵縣
|
今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
|
南郡(280-316)
|
|
枝江縣
|
今湖北省枝江市西北
|
南郡(280-316)
|
|
當陽縣
|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南
|
南郡(280-316)
|
吳末時為西晉所取。
|
鄀縣
|
今湖北省宜城市東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旌陽縣
|
今湖北省枝江市東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編縣
|
今湖北省荊門市西北
|
襄陽郡(265-280)→南郡(280-316)
|
|
石首縣
|
今湖北省石首市
|
南郡(280?-316)
|
晉平吳後置縣。[註 12]
|
州陵縣
|
今湖北省洪湖市東北,長江北岸
|
南郡(280-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23]
|
華容縣
|
今湖北省監利市西北
|
南郡(280後-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晉平吳後,於太康元年(280年)廢縣,後復置縣。[參 24]
|
監利縣
|
今湖北省監利市東北
|
南郡(283,284-307?)→成都郡(307?-?)→南郡(?-316)
|
吳時廢縣,太康四年(283年)復置縣,後廢縣併入華容縣;五年(284年)復分華容縣置縣。[參 25]
|
豐都縣
|
地望不詳
|
成都郡(307?-?)
|
永興元年(304年)分華容、州陵、監利3縣置縣,建興年間(313-316)縣廢併入監利縣。[參 13]
|
宜都郡 (3)
|
夷道縣
|
夷道縣
|
今湖北省宜都市
|
宜都郡(280-316)
|
|
夷陵縣
|
今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
|
宜都郡(280-316)
|
孫吳為西陵縣,晉平吳後復名夷陵縣。[參 26]
|
佷山縣
|
今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西,清江北岸
|
宜都郡(280-316)
|
|
武陵郡 (10)
|
臨沅縣
|
臨沅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漢壽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孫吳為吳壽縣,晉平吳後復名漢壽縣。[參 27]。
|
沅陵縣
|
今湖南省沅陵縣南,沅江東岸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酉陽縣
|
今湖南省永順縣東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鐔城縣
|
今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沅南縣
|
今湖南省常德市西北,桃源縣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遷陵縣
|
今湖南省保靖縣東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龍陽縣
|
今湖南省龍山縣南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
舞陽縣
|
今湖南省懷化市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8]
|
黚陽縣
|
地望不詳
|
武陵國(280?-316,武陵郡280?-304)
|
晉平吳後置縣。[參 29]
|
辰陽縣
|
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南,辰江之北
|
武陵郡(280)
|
晉平吳後廢縣。[參 30]
|
天門郡 (5)
|
零陽縣
|
零陽縣
|
今湖南省慈利縣東北
|
天門郡(280-316)
|
|
充縣
|
今湖南省桑植縣
|
天門郡(280-316)
|
|
漊中縣
|
今湖南省慈利縣西,漊水南岸
|
天門郡(280-316)
|
|
臨澧縣
|
地望不詳
|
天門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31]
|
澧陽縣
|
地望不詳
|
天門郡(283-316)
|
太康四年(283年)置縣。[參 32]
|
南平郡 (4)
|
作唐縣 ↓ 江安縣
|
江安縣
|
今湖北省公安縣
|
南平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置縣。[參 33]
|
作唐縣
|
今湖南省安鄉縣北
|
南郡(280)→南平郡(280-316)
|
|
孱陵縣
|
今湖北省公安縣西
|
南郡(280)→南平郡(280-316)
|
|
安南縣[註 13]
|
今湖南省華容縣
|
南平郡(280-316)
|
太康元年(280年)分江安縣置縣。[參 34]
|
隨國 (2)
|
隨縣
|
隨縣
|
今湖北省隨州市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288)→隨國(288-316)
|
|
平林縣
|
今湖北省隨縣東北
|
南陽郡(265-280)→義陽國(280-288)→隨國(288-316)
|
|
竟陵郡 (3)
|
雲杜縣
|
雲杜縣
|
今湖北省京山市駐地新市鎮
|
江夏郡(280-299)→竟陵郡(299-316)
|
|
南新市縣
|
今湖北省京山市東北
|
江夏郡(265-299)→竟陵郡(299-316)
|
|
竟陵縣
|
今湖北省潛江市西北
|
江夏郡(280-299)→竟陵郡(299-316)
|
|
新野國 (6)
|
新野縣
|
新野縣
|
今河南省新野縣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棘陽縣
|
今河南省南陽市南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蔡陽縣
|
今湖北省棗陽市西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穰縣
|
今河南省鄧州市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鄧縣
|
今湖北省襄陽市北
|
南陽郡(265-280)→義陽郡(280-302,義陽國280-301)→新野國(302-316)
|
|
山都縣[註 15]
|
今湖北省襄陽市西北
|
襄陽郡(265-302)→新野國(302-3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