ㄪ
ㄪ()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万」字,發音則取老國音的「万」的聲母(注音符號發明之時的老國音,「万」的聲母尚為「ㄪ」,而非今之「ㄨ」)。 「ㄪ」為1918年公布的第一批注音字母,對應發音為濁唇齒擦音/v/,單講「ㄪ」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ㄪㄛ」。多數拼音方案都寫為〔v〕。 1932年5月7日,國民政府以北京官話為基礎的新國音取代了老國音。「ㄪ」變成僅在各地漢語使用,而不用於國語。如注音字母苗文將「ㄪ」表示/v/〔w〕。粵語中的陽江話、廉州話,也會把唇音/w/「ㄨ」讀成唇齒音/v/「ㄪ」,「泛粵大典」網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使用的擴展粵拼標記作〔v〕。 相關變體在馬祖閩東 (福州) 話裏,連讀時會出現濁雙唇擦音/β/。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閏音符號中,本來以「ㄪ」兼職表示這個音。然而,2009年中華民國連江縣政府頒佈的馬祖閩東(福州)話注音符號中,則改以專屬符號「」來表示,馬拼則寫爲〔b〕。這符號尚未收錄在Unicode中,其字形取自「ㄅ」號內增點。 編碼與拼音
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