ㄊ()是注音符號中的聲母之一,字形取自「突」的古字「𠫓」,發音則取官話「突」字的聲母。《說文解字》:「𠫓:不順忽出也。從到(倒)子。」
「ㄊ」的發音為送氣清齒齦塞音/tʰ/,不過單講「ㄊ」這個符號時通常會發為「ㄊㄛ」或「ㄊㄜ」。
在漢語拼音、通用拼音、粵拼中對應的為〔t〕,威妥瑪拼音中為〔tʻ〕,臺羅拼音、馬拼則為〔th〕。
相關變體
在注音符號的擴充版本閏音符號中,增加了「ㄊ」(),為縮小版的「ㄊ」,寫在韻母元音後,用於齒齦入聲(/t̚/)。此符號在臺灣方音符號中寫作「ㆵ」(),見ㄉ條目。方音注音符號則「」與「」皆有使用,視乎該地區的標註習慣。
閏音符號還有「」號,為送氣清捲舌塞音/ʈʰ/,用於咸陽話「昌」之聲母。
字形辨正
「ㄊ」早期寫作四筆,在「〦」的下方寫上「厶」,寫成「」的樣子[1][2][3][4]。今天寫作三筆,先寫一橫,再把「厶」形橫亘在一橫之上,作「」形。
編碼與拼音
參考資料
- 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注音符號總表》,北平:國語統一籌備委員會,1932年4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農民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8月。
- 廣東省人民政府文敎廳:《廣州音職工速成識字課本》,廣州:華南人民出版社,1952年11月。
- 中國文字改革硏究委員會祕書處拼音方案工作組:《全國主要方言區方音對照表》,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12月。
- 吳守禮:《國臺對照活用辭典》,臺北:遠流,2000年8月。
-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國語注音符號手冊》,臺北:教育部,2000年11月。
- 中華民國連江縣政府:《馬祖閩東(福州)話日常生活常用詞彙編輯說明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連江:連江縣政府,2009年11月。
- ^ 黎錦熙、白滌洲合編:《注音符號無師自通》,北京: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1934。
- ^ 江仲瓊編:《注音符號小史》,上海:上海世界書局,1931。
- ^ 蔣鏡芙編:《國語注音符號》,上海:中華書局,1935。
- ^ 陸問梅編,陸衣言校訂:《注音符號課本》,上海:世界書局,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