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39号潜艇 (1940年)
U-139号(德語:U 139)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建造的十六艘II-D型近岸潜艇(或称U艇)之一。它由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承建,于1940年6月28日下水,至同年7月24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两次巡逻作战,但未能取得任何战功。1945年5月5日,U-139号在威廉港自沉,残骸其后被打捞上岸拆解报废。 设计II级潜艇是从一战中德意志帝国海军的UB级和UF级近岸潜艇发展而来。其外观尺寸小,造价便宜且易于生产,在很短时间内便能造好。这款艇具在设计上吸收了为芬兰海军定制的欧洲水鼬号的优点,是非常出色的训练艇。但由于它们体积较小,在海面上容易剧烈颠簸,因此也被德国人戏称为“独木舟”(Einbaum)。尽管如此,一些II级艇在训练任务与战斗行动中表现相当出色,许多II级艇的衍生型号也相继被建造出来。[1] U-139号是一款用于近岸水域作战的II-D型单壳体潜艇。与前型相比,它的司令塔更大、塔后部增加了高射炮发射平台,艇身外部壳体两侧还设计了醒目的鞍状水箱。[2]鞍状水箱除了能利用在压载水舱和燃料箱中以提高活动半径之外,对于潜艇在暴风雨天气中的航行也有好处。艇只的全长43.97米、舷宽4.92米、高8.4米,并有3.93米的吃水深度,水上和水下排水量则分别增加至314吨和364吨。II-D型艇采用两台曼海姆发动机厂(MWM)生产的六缸四冲程350匹公制馬力(26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各配备36个AFA蓄电池组的205匹公制馬力(150千瓦特)西门子-舒克特(SSW)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12.7節(23.5公里每小時),水下7.4節(13.7公里每小時);能够在水面以8節(15公里每小時)航速续航5,650海里(10,460公里),或以4節(7.4公里每小時)连续在水下航行56海里(104公里)而无需充电。它采用双轴和两副直径为0.85米的螺旋桨,具备在80-150米的深度运行的能力,紧急下潜需时30秒。[3][4] 武器装备方面,U-139号在艇艏内置有三具管径为53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呈倒三角形布置,其中左舷一具、右舷一具、底部的中线上还有一具;它们合共配备5枚G7型鱼雷,或可携带最多12枚TMA水雷。此外,该艇还搭载有一门20毫米30式高射炮作为甲板炮。其标准船员编制为3名军官及22名水兵。[4] 历史1939年9月25日,海军造舰局正式将十六艘II-D型潜艇(U-137至U-152号)的建造合同发包予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其中U-139号于1939年11月20日开始铺设龙骨,1940年6月28日下水,至同年7月24日在首度担任艇长的海军中尉罗伯特·巴特尔斯的指挥下交付使用。完成海试后,该艇成为驻基尔的第1潜艇区舰队的一份子,司职训练艇直至10月3日。然后,U-139号开始在驻诺伊施塔特的第21潜艇区舰队中担任教学艇直至1941年4月30日,继而以同样身份换编至驻戈滕哈芬的第22潜艇区舰队。当苏德战争爆发时,它也曾一度被抽调作前线艇,并在波罗的海执行过两次巡逻,但未能取得任何战功。随着苏联红军于1945年初发动东波美拉尼亚攻势,德国人被迫放弃戈滕哈芬基地,该艇遂跟随区舰队自1945年2月起移驻威廉港。根据长期生效的“彩虹命令”,U-139号于同年5月5日与另外二十二艘德国U艇在威廉港四号入口的西侧掩体、即所谓的“雷德尔船闸”(Raederschleuse,53°31′N 08°09′E / 53.517°N 8.150°E)内自行凿沉——尽管该命令在一天前便由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撤销。战后,它们于1945年10月10日至25日期间被英国人集中以炸药炸毁,艇只残骸继而被打捞上岸并拆解报废。[5][6] 注释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