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世界運動會
第8屆世界運動會(簡稱2009高雄世運,英語:The World Games 2009),於2009年7月16日至26日在中華民國高雄市舉行,是首次在臺灣舉辦的國際性大型綜合運動會,亦是第2次在亞洲舉辦世界運動會,與臺北聽障奧運列為2009年臺灣2大國際綜合性賽事。 高雄世運共有102個國家、地區、近5,000名選手參加。大部分比賽項目是在高雄市進行,部分項目由高雄縣鳳山市、鳥松鄉、大樹鄉(今高雄市鳳山區、鳥松區、大樹區)來承辦。該屆世運會舉行時的高雄市,尚未與高雄縣合併,與今日的高雄市有所不同。 申辦過程2002年7月,行政院體育委員會(今教育部體育署)邀請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主席朗·佛契來台灣訪問,之後體委會開始評估申辦世運會的可行性,最後於2003年5月13日,體委會核定由高雄市代表台灣爭取主辦權,5月14日向世運會協會表達申辦意願,8月22日正式成為申辦城市。而在這次的申辦活動中,共有6個城市宣布加入申辦行列,包含荷蘭鹿特丹、美國克里夫蘭及休士頓等等。 2003年12月18日起3天,世運總會主席朗·佛契及秘書長柯·科倫前往高雄市視察場館及建設;2004年5月12日,正式選出高雄市成為主辦城市;6月14日,國際世運總會會長朗·弗契與時任的高雄市市長謝長廷正式簽訂主辦書,開始世運籌備工作[1]。 隨後,2005年7月25日,時任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率團前往德國杜伊斯堡接下會旗,也宣告高雄週期正式來臨[2]。 象徵會徽本屆世運會徽,主要是以主辦城市高雄市的首個中文字「高」字為主要元素,做成彩帶形狀,呈現律動感覺,表現出選手競賽時的亮麗身影。而彩帶上頭以各種顏色點綴,整體表現出色彩繽紛的感覺,表現出各國選手歡聚在高雄同場競技,並傳達和諧、友誼、律動、飛躍、進步、歡樂的概念。同時彩帶狀的「高」字起頭為黃色系,結尾使用藍色系,表現出高雄市為一座陽光和海洋的城市[3]。 會徽於2010年1月1日成為高雄市徽。 吉祥物本屆世運所採用的吉祥物被稱為「水精靈」,並以「高雄」兩字正式命名為「高妹」和「雄哥」[4]。此次吉祥物的設計概念是以高雄市「光和水」兩大主題做為靈感,水精靈在造型上即以水滴形狀出現,並且整個身體為一個發光體,也呈現出太陽能發電的環保概念[5]。 主題曲
籌備過程成立世運組織委員會基金會(KOC)在得知高雄市獲選為主辦城市後,2004年7月14日,當時的高雄市市長謝長廷聘任黃啟煌擔任運動總監[6];後來成立財團法人2009世界運動會組織委員會基金會(簡稱KOC),並邀請陳以亨擔任首任執行長;2007年6月25日由「飛躍的羚羊」紀政接替擔任第2任執行長;2008年5月6日,KOC召開董事會,許釗涓接替擔任第3任執行長[7]。 志工培訓高雄世運除了正式培訓4653名志工,加上義消、義交等義務工作人員,總數超過6,000人。志工的任務包括隨隊翻譯、賽場服務、認證服務、各項行政支援等。KOC提供志工的,只有保險、衣服和午餐,至於交通費則由志工自理。由於不少志工是具有豐富人生經驗的社會人士,比較能處理突發狀況,在世運中做得令國內外人士稱道,世運總會主席朗·佛契說,這些志工的表現已「不只將它當工作而已」,簡直超水準[8]。 世運倒數一週年國旗事件2008年7月16日上午在舉行世運倒數一週年活動時,世運總會主席朗·佛契出席的時候,因看到會場上出現中華民國國旗,憤而離席表達抗議,並指出已經違反規定。世運總會提出兩點要求,一是高雄市政府必須依照合約中所訂的「奧會模式」來辦理世運相關活動,二是KOC高雄世運組委會所辦的活動,必須尊重世運總會官員的出席,不要引起其他會員國的反彈[9]。 但最後高雄世運正式開幕之後,高雄表示歡迎觀眾攜帶任何的旗幟,原因是所謂的奧會模式僅限於規範運動場上的行為,並不包含非管制場域的觀眾席。這是中華民國政府第一次對於「奧會模式」做出強力而正式的解釋,此模式後被稱為「高雄模式」。 暖身賽2007年11月9日到11月11日,高雄世運組委會為了測試場地和器材準備困難度高的項目,和事前的演練工作,舉辦1次暖身賽。本次暖身賽的比賽項目為巧固球和沙灘手球,並且比照高雄世運,舉辦開閉幕式和選手之夜活動。其中,沙灘手球為國際賽事成為暖身賽系列之一,巧固球為邀請賽。 2008年7月19日到11月8日,本次暖身賽的比賽項目為飛行運動、體操、合球、滾球和滑水,並且比照高雄世運,舉辦開閉幕式和選手之夜活動。其中,合球、滾球為國際賽事成為暖身賽系列之一,滑水為示範賽。 比賽項目本屆比賽項目可分為正式項目與邀請賽兩種,共分為6類,31大項運動,其中有5大項運動屬於表演賽。特別注意的是,滑輪溜冰大項的花式滑輪分項屬於「藝術與舞蹈運動」類,而直排輪曲棍球及競速滑輪分項則屬於「時尚運動」類[10]。
表演賽比賽場館本屆世運在高雄縣市23個場館進行比賽[11]。其中開閉幕式主場館國家體育場是由日本知名建築師伊東豊雄設計,為台灣第二座國際足總認可之足球場,也為世界首座「開口式」現代體育場。 大部分場館均在尚未合併的高雄市,只有3個場館是在前高雄縣設置,分別是鳳山市的高雄縣立體育館、鳥松鄉的澄清湖與大樹鄉的義守大學體育館。 值得注意的是,高雄市和高雄縣已於西元2010年12月25日合併升格為高雄市,高雄縣也正式走入歷史,所以原高雄縣鳳山市高雄縣立體育館更名為高雄市鳳山區高雄市立體育館,而鳥松鄉和大樹鄉更名為鳥松區和大樹區。
參賽隊伍與人數本屆世界運動會參賽隊伍為102個國家和地區。參賽人數內的數字為包括運動員和教練等在內的代表團總人數:
1 中華民國(臺灣) 使用 「 中華臺北」 的名稱參加國際運動賽事,而國際組織,如國際世界運動總會也因政治因素稱呼中華民國(臺灣)為「中華台北」,至今兩岸對於主權仍有爭議,請參見海峽兩岸關係。 獎牌榜資料來源:[12]
邀請賽獎牌榜主辦國
開閉幕典禮本次世運的開閉幕典禮設計於2008年6月24日到8月7日進行招標,8月15日進行審查,最終結果由安益國際展覽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設計權,並和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進行合作[13]。開閉幕晚會經費約為新台幣一億四千萬元,動員4000人次以上表演者參與。 2009年7月16日舉行的開幕典禮,以海洋意象、蝴蝶王國、原住民文化、廟會文化等主題,呈現台灣的自然生態及多元文化,並由紐西蘭歌手海莉、英國歌手華生、台灣歌手信、黃小琥帶來一系列演唱。 2009年7月26日舉行的閉幕典禮,音樂大師史擷詠擔任閉幕典禮製作人,除了由歌手陳昇及伍佰帶來演唱外,主秀表演內容以呈現「高雄意象」為主軸,透過跨界、數位、當代流行的手法,呈現高雄的昔日與現代風華。 比賽歷程以下列表為2009年世界運動會所有比賽項目的賽程表。藍色方格代表該項目在當天有比賽進行,黃色方格代表該項目在當天進行決賽階段,方格內的數字代表該項目在當天頒發的金牌數目 [14]。
花絮
參考資料
備註參見外部連結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2009年高雄世界運動會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