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面龙属
饰面龙(属名:Ornatops,意为「有装饰的面孔」)是鴨嘴龍科栉龙亚科短冠龙族的一属恐龙,化石發現於美国新墨西哥的梅尼菲组。模式种兼唯一種迷人饰面龙(O. incantatus)發表於2021年。[1] 發現及命名2018年,西部科學中心(Western Science Centre)、祖尼恐龍地科研究所(Zuni Dinosaur Institute for Geosciences)與西南古生物學會(Southwest Paleontological Society)的挖掘團隊,在美國新墨西哥州梅尼菲组的艾莉森段(Allison Member)地層(晚白堊世坎潘階中期,約7850萬年前)中,發現了一隻相對完整、關節仍連接的鴨嘴龍科骨骼。是為正模標本WSC 10058,包含:保存良好的頭骨、兩個背椎、一個肋骨、骨化肌腱、右肩胛骨、右肱骨尺骨橈骨的大部分、右掌骨以及不完整的髂骨和坐骨。[1] 發現標本3年後的2021年,由古生物學家安德魯·麥當勞(Andrew T. McDonald)、道格拉斯·沃夫(Douglas G. Wolfe)、伊莉莎白·福里曼福勒(Elizabeth A. Freedman Fowler)、泰瑞·蓋茲(Terry A. Gates)將其正式命名、發表為新屬新種迷人飾面龍。属名Ornatops意为「有装饰的面孔」,指其复杂的鼻额结构;种名incantatus意为「迷人的」,指新墨西哥州的别称“迷人之地”。[1] 2021年的敘述論文對已知的頭骨進行鑑定描述,並預告後續將有進一步的數位顱內掃描成像、顱後骨骼解剖學、正模標本骨組織學研究等待發表。[1] 敘述飾面龍與原短冠龍、短冠龍共有特徵為額骨末端擴張的鼻骨-額骨縫線,但同時亦顯示出一些自衍徵,包括鼻骨-額骨縫線形態,前部水平、後部升起,帶有兩個突出的副矢狀隆起,與其他短冠龍族標本都不同。[1] 分类麥當勞等人将饰面龙分類於栉龙亚科的短冠龙族,在其中與原短冠龍、短冠龍一同構成三分支,而始無冠龍、慈母龍則被排除在外。支序图如下所示:[1]
古生態學發現飾面龍的梅尼菲組,在研究拉臘米迪亞恐龍群早期演化情況,是充滿前景的地區之一。其年代約介於8400萬至7800萬年前,早於其他北美西部產出豐富恐龍的地層(如新墨西哥州的科特蘭組、猶他州的凱帕羅韋茲組、亞伯達省的恐龍公園組等)。儘管梅尼菲組在新墨西哥州西北部的整個聖胡安盆地廣泛分布,但過去只有發現一些很破碎的恐龍化石。 直到最近由幾個科學機構展開的聯合挖掘計畫,才逐漸揭開梅尼菲組艾莉森段的恐龍景觀。從結節龍科的堅堡龍開始,到暴龍科的力怖龍,再來到現在的飾面龍,為該地層首個鑑定出屬種的鴨嘴龍科標本,也是新墨西哥州首次有短冠龍族物種的紀錄,同時還是該演化支已知分布最南端的物種。[1]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