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龍屬
稚龍(屬名:Iyuku,發音:eye-yoo-koo,在科薩語意為「幼雛」)是種禽龍類的鳥腳類恐龍,化石發現於南非早白堊世的科特伍德層,為一個主要由剛孵化的幼體及年輕個體構成的屍骨層,2022年發表為新屬新種:模式種拉氏稚龍(Iyuku raathi)。[1] 發現及命名雉龍的化石是一個屍骨層,其中包含至少27隻(從不重疊的左股骨判斷)剛孵化的幼體及年輕個體,是前所未見的情況。這些標本分別於1995至199年間的三次考察中挖掘出來。至少自2012年起這些標本就被非正式的稱作「科克伍德物種」(Kirkwood taxon),直到2022年正式命名為拉氏稚龍(Iyuku raathi)。[2] 屬名在當地科薩語中的意思是「孩童、幼年」,代表這些標本的幼年狀態;種名以南非古生物學家邁可·拉斯(Mike Raath)為名。正模標本AM 6150是不完整、關節部分相連的身體骨骼,包括部分頭骨、脊椎、肩胛骨、骨盆、後肢、肋骨。[1] 分類之前2015年的支序分類學研究曾提及當時尚未命名的科克伍德物種,將之納入基礎禽龍類,並作為橡樹龍科底下坦尚尼亞難捕龍的姊妹分類單元。[3]2022年的描述研究引用前者的論點,但指出標本的幼年狀態造成分類上的困難,而在沒有給出任何分析依據的情況下暫歸入禽龍類。[1]
古生物學雉龍的化石至少涵蓋了四個尺寸級別,前三個是幼年發育階段,其中最小的可能剛孵化,及第四個較大型的階段,也許是亞成體。從科克伍德懸崖未知地點發現的一個亞成體的不完整脛骨標本,推測出兩種不同的身長估計:35公分或至少42公分,相當於屍骨層中最大型幼體脛骨的四至五倍。屍骨層的化石分布於20至30公分厚的水平沉積岩,不同個體的骨頭各自單獨保存,僅有五個關節相連。[1] 2022年的研究指出雉龍的發現與奔山龍、慈母龍、亞冠龍幼體遺骸保存的情況類似,可能代表著築巢地點附近的高死亡率。雖然這些雉龍遺骸沒有發現關聯的蛋殼或巢穴,但研究認為高密度的幼體可能反映了巢穴附近的季節性選汰,而骨頭的零散狀態則由埋葬前被踩踏或埋葬後的生物擾動所造成。多個年輕個體的骨骼組織分析呈現出多道生長停滯線,也許是其發育階段早期反覆經歷的環境壓力所致,如經常發生的間歇性乾旱或極端高溫事件。[1] 古生態學對正模標本所在的科特伍德層進行沉積學分析,顯示出一條乾燥氣候的過渡帶。同地層其他恐龍還有蜥腳類阿爾哥龍、劍龍類似花君龍、獸腳類恩奎巴龍、以及更多未命名物種。[1] 參考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