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棨
钱棨(1743年—1799年),字振威,號湘舲(有曰一字湘舲),江苏省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無錫錢氏後裔,清朝狀元,政治人物,善書法,官至從二品的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銜。由於錢棨得罪了和珅,在乾隆帝晚年曾被革職留任達8年之久,復職之初最高也只擔任了從四品的侍讀學士,但等到嘉慶帝親政,他在一年之間就升任了從二品的內閣學士,但他在雲南不幸受瘴濕成蠱疾,不久病逝。[1][2][3] 钱棨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六元状元”,即县试、府试、院试、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均为第一名;除此之外據傳同樣達到此成就的另一人是明朝的黄观,但黄观的“六元”身份有所争议。 生平乾隆時期钱棨先获得童子试中长洲县县试第一、苏州府府试第一、江苏学政院试第一,又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以乡试第一中解元。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连续摘下会元和状元,連中三元。至此,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极罕见的连中六元者。從明朝正統十年(1445年)乙丑科商輅三元及第到錢棨連中三元已相距336年,乃清代第一人,乾隆帝亲自作《御制三元诗》以示庆贺。曾充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兼任太子師傅,在上書房行走。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50歲的錢棨因革職留任已經八年,被准許開復職位。同年擢升從六品的右贊善。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以右贊善的身分充任廣東鄉試副考官。 乾隆六十年(1795年),52歲的錢棨先是被拔擢為正六品的春坊中允。而後又被升任為從五品的翰林院侍讀,並充任日講起居注官。 嘉慶二年(1797年),54歲的錢棨擢升為正五品的春坊右庶子,後又轉任左庶子。 嘉慶三年(1798年)三月,55歲的錢棨升任從四品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後又轉任侍讀學士,五月,充任雲南鄉試的正考官。七月,被命令以侍讀學士的身分提督雲南學政。 嘉慶時期嘉慶四年正月初三日(1799年2月7日)辰刻,太上皇乾隆帝駕崩後,嘉慶帝親政。 嘉慶四年三月,錢棨升任從二品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仍留任提督雲南學政之職。同年,按試雲南澂江、臨安等府,卒于云南。歸葬苏州府吴县(今苏州市)胥口镇香山。有《湘舲詩稿》。 評價
家族钱棨為吳越王錢鏐之後,出身書香門第。高祖钱中谐,順治十五年(1658年)進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列一等。曾祖錢源肇(字文海,號謹軒,錢中諧長子),祖錢嵎(字曰暘,錢源肇第三子),父錢效書(字舜達,號椒軒,錢嵎次子)。有二子:長子錢喬雲 (字鹤夫,號子卿),四川候補縣丞[6]; 次子錢閬雲 (字鹿賓,號芝谷)為國子監生[7]。 纪念钱棨当年学习的地方——苏州府学建立了“三元坊”,以表达对他的纪念。 相關參考文獻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