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10.70″N 121°4′54.10″E / 25.0363056°N 121.0816944°E / 25.0363056; 121.0816944
觀音區(客家话:Kôn-yîm-khî,海陸腔客拼:gonˋ rhimˋ kiˋ,饒平腔客拼:guanˇ rhimˇ kiˇ;臺灣話:Kuan-im-khu),舊稱「石觀音」[1],前身「觀音鄉」,位於臺灣桃園市西部沿海。東臨大園區、中壢區,南邊與新屋區相臨,西濱臺灣海峽。區內人口約7.5萬人[2],人口主要分布於觀音市區、草漯及新坡三大聚落中,居民大多屬客家族群。當地原為農業鄉鎮,1970年代以後隨著臺灣工業的蓬勃發展而設立工業區。境內有規模大的觀音工業區和新創的桃園科技工業園區。觀音區每年夏天會舉辦蓮花季,2017年經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劃定「觀音蓮花園休閒農業區」,配合觀音區蓮花產業、蓮花農場、休閒農場及古厝等農村景點進行整體規劃及行銷[3]。
歷史
觀音區舊稱「石觀音」[1],係於1860年一名竹北二堡石牌嶺庄(今屬新屋區)的農民往返耕作途中,在當地的小溪中撿到一顆酷似觀音佛的天然石,供奉瞻拜,故名。直至1920年設庄時,石觀音改稱「觀音」[4]:51。
日治時期,1895年,觀音屬臺北縣新竹支廳,一部份隸屬桃澗堡,一部份則隸屬竹北二堡。1896年3月,全臺設3縣1廳,觀音隸屬臺北縣[5]:308。1901年11月改為20廳,屬桃園廳[5]:309。1920年改訂地方制度,廢廳置州,全臺灣設5州2廳3市,觀音庄隸屬新竹州中壢郡[5]:310。
二戰後1946年,隸屬新竹縣中壢區觀音鄉[5]:312。1950年,桃園立縣,與新竹縣分治,觀音鄉改隸桃園縣[5]:313。之後境內村數歷經兩次變更[5]:314,至2014年1月1起,觀音鄉共轄24個村;12月25日因應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觀音鄉改制為「觀音區」[1]。
地理
地形
觀音區屬於桃園沖積扇的一部分。
水文
- 河川:富林溪、大堀溪、觀音溪、新屋溪。
- 灌溉系統:桃園大圳(大漢溪)。
人口
历史人口年份 | 人口 | ±% |
---|
1946 | 27,040 | — |
---|
1951 | 29,951 | +10.8% |
---|
1956 | 33,454 | +11.7% |
---|
1961 | 38,317 | +14.5% |
---|
1966 | 44,283 | +15.6% |
---|
1971 | 47,698 | +7.7% |
---|
1976 | 47,408 | −0.6% |
---|
1981 | 45,758 | −3.5% |
---|
1986 | 44,069 | −3.7% |
---|
1991 | 43,911 | −0.4% |
---|
1996 | 49,808 | +13.4% |
---|
2001 | 54,227 | +8.9% |
---|
2006 | 58,901 | +8.6% |
---|
2011 | 61,676 | +4.7% |
---|
2016 | 65,555 | +6.3% |
---|
2021 | 69,995 | +6.8% |
---|
來源:
- 謝公倉 1986,第128頁
- 內政部統計月報-各鄉鎮市區人口數. 內政部. [2019-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10).
|
根據桃園市政府觀音區戶政事務所統計,2024年底觀音區戶數約3萬戶,人口約7.6萬人,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草新里與新興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8,276人與885人[2]。2024年底,觀音區人口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有12.64%,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有72.45%,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約有14.91%,是桃園市青壯年人口佔比最高的行政區[6]。
觀音區歷年人口變化(1946年-2030年)
[7]:128[8]
政治
歷任首長
鄉長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1 |
古萬桂 |
|
2 |
黃阿壁 |
|
3 |
廖德景 |
|
4 |
廖德景 |
|
5 |
許金燦 |
|
6 |
許金燦 |
|
7 |
廖運清 |
|
8 |
黃金春 |
|
9 |
黃金春 |
|
10 |
李文貴 |
|
11 |
李文貴 |
|
12 |
郭榮宗 |
|
13 |
郭榮宗 |
當選立委
|
13 |
張永輝 |
|
14 |
張永輝 |
解職
|
14 |
黃茂實 |
補選
|
15 |
黃茂實 |
|
16 |
歐炳辰 |
|
區長(指派)
任次 |
姓名 |
備註
|
1 |
洪清淵 |
|
2 |
林國甯 |
|
3 |
劉草典 |
現任
|
區政組織
觀音區公所是桃園市政府在觀音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桃園市政府。区长由市長任命,其任期為無任期保障。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5課4室等9個內部單位[9]。觀音區為桃園市議會第十二選區,在市議會的63席市議員中,觀音區共選出2席區域市議員(不含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議員)[10]。
行政區
沿革
現今觀音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20年,日本將臺灣十二廳改為五州二廳,設觀音庄屬新竹州中壢郡。觀音庄轄茄苳坑、大潭、觀音、三座屋、坑尾、坡寮、白沙屯、樹林仔、新坡、上大堀、下青埔、草漯、塔子腳、崙坪、下大堀、苦苓腳等16個大字。1945年,改為「觀音鄉」,屬新竹縣中壢區。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並裁撤區署,觀音鄉改隸新成立的桃園縣[11]:84。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觀音鄉改組為市轄區「觀音區」,隸屬桃園市[1]。
觀音區共轄24里,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12][13]:
次分區 |
里名
|
觀音區
|
觀音里 |
廣興里 |
白玉里 |
武威里 |
保生里 |
坑尾里 |
三和里 |
新興里 |
大潭里
|
草漯區
|
草漯里 |
富林里 |
樹林里 |
保障里 |
塔腳里 |
草新里 |
|
|
|
新坡區
|
新坡里 |
大同里 |
崙坪里 |
廣福里 |
上大里 |
藍埔里 |
富源里 |
金湖里 |
大堀里
|
次分區
- 觀音次分區指大堀溪以南,坑尾以西地帶,包括觀音、白沙屯、大潭、茄苳坑、三座屋、坑尾地段及坡寮一部分。早年移墾較其他二區有成就故庄役場設於觀音次分區。但日治時代後,交通改道,發展變緩[7]:48。
- 草漯次分區位於觀音區東北角,指大堀溪以東地帶;範圍最小,是觀音區開發最早的地區。草漯素來與大園區有深厚感情,因其居民大多同為台灣閩南人,而觀音區則以台灣客家人為主,位於草漯村內,供奉主神為媽祖的草漯保障宮更是香火鼎盛,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當地居民信仰中心,而且廟內建築格局奇特,參拜時不需爬高爬低,僅需要一炷香就能拜眾神,因此,草漯保障宮有「通天香」的美名。而現今草漯里由於農地重劃,釋出150公頃的建地,成為桃園航空城被徵收戶的標的,房價已大幅攀升[14]。
- 新坡次分區包括新坡、上下大堀、苦練腳、下青埔、崙坪及坡寮一部分。發展迅速是在日治時代以後,尤其大正十三年(1924年)桃園大圳完成後,農村的繁榮,使其與觀音次分區立於分庭抗禮之地位;觀音次分區雖為行政中心,但全區的農會和郵局卻在新坡。公路交通發達後,新坡以接近中壢,地當中壢往觀音中途,且為南北往新屋、大園道路交會點,市況繁榮超過觀音。此次分區因毗鄰中壢,富源里部份區域被劃入中壢都會區都市計畫區。
文化
藝文活動
宗教信仰
語言
觀音的本土語言以臺灣客家語海陸腔及臺灣閩南語偏漳腔為主。
教育
大潭發電廠坐落於觀音區,桃園市政府以發電廠回饋金實施國中、國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15]。
大專院校
觀音區現有為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桃園觀音校區)一校,於2018年11月1日揭牌[16]。
公立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交通
省道
市道
公車
- 桃園客運觀音站
- L512愛心福利專車長庚B線(觀音、高鐵桃園站到長庚)
- L513愛心福利專車長庚C線(白玉、藍埔到高鐵桃園站)
- L515愛心福利專車長庚D線
(埔頂、觀音工業區、草漯到高鐵桃園站)
- L516免費公車草漯線
- L516A免費公車草漯線延駛高鐵桃園站
- L516B免費公車草漯線延駛觀音高中
- L517免費公車新坡線
- L517免費公車新坡線延駛蘭亭集序社區
- 5032中壢-新屋-石橋-觀音
- 5033中壢-新屋-保生-觀音
- 5039中壢-觀崁(先進觀音、永安)
- 5039中壢-崁觀(先進新屋、永安)
- 5040桃園-大園-草漯-觀音
- 5040A桃園-大園-草漯-觀音(繞駛大園國中)
- 5040B桃園-大園-草漯-觀音(繞駛開南大學)
- 5041中壢-觀音工業區-白玉-觀音
- 5042中壢-新坡-觀音
- 5043中壢-草漯-樹林新村-觀音工業區
- 5043A中壢-草漯-樹林新村-觀音工業區(延駛回觀音)
輕便軌道
觀音區曾有輕便軌道的舖設,目前均已拆除,而當年的輕便軌道是由中壢軌道公司經營,共有二條路線分別如下[7]:224:
- 中壢-觀音:1918年營運,1953年廢除
- 新坡-草漯:1918年營運,1935年廢除
自行車租賃系統
桃園市公共自行車租賃系統至2020年7月,在觀音區設有4站:
- 觀音高中
- 觀音國小
- 觀音中興停車場
- 觀音區棒壘球場
旅遊
參考資料
- 引用來源
- 書籍
- 謝公倉等編纂. 《觀音鄉志》. 桃園縣: 觀音鄉公所. 1986 (中文(臺灣)).
- 施添福等編纂. 第三章·觀音鄉. 《臺灣地名辭書》. 卷十五·桃園縣(上). 南投縣: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9. ISBN 978-986-01-8864-6 (中文(臺灣)).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
---|
|
市轄區 | | |
---|
歷史沿革 | 明鄭 | |
---|
清治 | |
---|
日治 | |
---|
民國 | 新竹縣西元1945-1950年(中壢區 · 桃園區 · 大溪區) → 桃園縣西元1950年-2014年12月25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