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生命

死後生命(英語:afterlife、life after death 或 the world to come 等),有時被稱作來世,是指個體個人身份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概念[1] 根據這類想法,死後倖存的部分可能是保留個人身份的靈魂精神等;涅槃等概念可能與之相對。對該概念的信念,可以是自然主義的或超自然的,與死後遺忘的信仰形成對比。證據指出意識仰賴大腦,且不支持量子意識,更無證據指出人類的意識在死後可能繼續存在。

在某些觀點中,這種存在往往發生在精神領域。在另一種流行的觀點中,這個人重生在今世,從頭開始生命週期,可能不記得他前世做了什麼。根據後一種觀點,這種重生和死亡會不斷發生,直到個人進入精神領域。有關的重要觀點可以在宗教神秘主義形而上學中找到。

根據一些信仰體系,例如亞伯拉罕傳統,死者在死後會根據他們在世時的行為和信仰,由上帝或其他神聖審判決定,在死後進入特定的存在層次。相比之下,在輪迴系統中,如在多種印度宗教中,直接取決於個人前世的行為,而不是其他神靈的決定。

死後生命的問題是一個哲學、宗教和靈性主題。有多種方法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包括:

  • 拒絕:隨著死亡,人類個體的存在結束。死者不會作為一個主體繼續存在;只有在比喻的意義上繼續生活,作為在人類同胞的記憶中繼續存在。[2] 拒絕死後生存的一個特例是完全死亡理論(德語:Ganztodtheorie),這是基督教神學學說,根據該學說,死亡可能會結束人類的整個存在,但可以期待未來的復活[3]
  • 假設來世被認為是最終狀態。在許多宗教中,地球上的人類生活被分為不同階段。人死後,最終轉變為另一種存有狀態(接續生活在冥界、來世、復活、天堂長生不老地獄靈薄獄等)。
  • 輪迴:根據一些接受重生的模型,人類的精神部分,即其靈魂,在身體死亡後倖存下來。這部分是個性的載體。他後來出現在另一個身體裡。有許多化身(incarnations)。

研究

除了宗教信仰外,不少人均聲稱有瀕死經驗,看到自己瀕死前如何被接上天堂,或看見自己的親友,或看到醫護人員在拯救自己等,一些人也有靈魂出體經驗。有些人有通靈經驗,聲稱可與神靈靈界對話,並聲稱靈界說來世。一些人聲稱有前世記憶,另外一些心理學家也嘗試以催眠記憶回溯方式進行前世回溯,也有一些學者嘗試進行輪迴研究。還有一些人聲稱有其他的宗教經驗、成功靠信仰治療危疾、超自然經驗、或神秘經驗,這一般被學者歸入為超心理學研究領域中。

參考資料

  1. ^ Ferraro, Gary; Andreatta, Susan. Cultural Anthropology: An Applied Perspective. Cengage Learning. 2014-01-01 [2021-12-22]. ISBN 978-1-305-1628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2) (英语). 
  2. ^ Hansjörg Schneider: Nachtbuch für Astrid: Von der Liebe, vom Sterben, vom Tod und von der Trauer darüber, den geliebten Menschen verloren zu haben, Diogenes Verlag, 2000, S. 12 [1]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3. ^ Christian Brouwer: Abschied von Dir, in: Thomas Klie, Martina Kumlehn, Ralph Kunz, Thomas Schlag: Praktische Theologie der Bestattung, Walter de Gruyter, 2015, S. 234 [2]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參見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