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地鐵13號線
巴黎地铁13号线(法語:Ligne 13 du métro de Paris)为法國巴黎地铁路网之一,于1911年通车。本线自巴黎西北郊的阿尼耶-热讷维利耶,以及北郊的圣但尼起,向南合并穿过巴黎市区中西部,穿越塞纳河,最终到达巴黎南郊的沙蒂永-蒙鲁日,线路长度居巴黎地铁之首。 历史13号线并非是巴黎地铁一期路网的一部分。但在巴黎城铁公司修建一期路网时,另一家地铁公司--北南地下电气铁路公司同时参与了地铁路网的竞争。1910年代初,城铁公司的一期路网完工之际,北南公司规划和修建的地铁A线和B线也相继完工,1930年北南公司被城铁公司收购,AB两线分别改名为12号线和13号线。
车站列表
车站设施13号线除最南部两个车站和西北支線过塞纳河一段位于地面之外,其余路段位于地底。大部分车站都设有两个侧式月台,右上左下。唯独沙蒂永-蒙鲁日站、瓦雷纳站、荣军院站和普莱耶尔十字路站设置了一岛一侧混合式月台供列车掉头,存放或返回车厂。另外列日站由于地面马路狭窄,两个月台呈交错式,北行月台在南、南行月台在北。岔路口站则设有侧式叠式月台,所有北行列车均在上层东侧月台月台停靠,从西北支線(阿尼耶-热讷维利耶)返回的列车在上层西侧月台停靠,从北部支線(圣但尼)返回的列车在下层月台停靠,之后上下层的南行轨道上下并行,至南边克利希广场站附近汇合。克利希门站为旧终点站,存在一终点环形軌道,故两个侧式月台相隔且不平行。 全线车站都设有自动售票机、咨询处及列车即时资讯显示器,部分车站设有残障人士设施和升降机。 舊站名
车站特色
13号线北部(圣拉扎尔-圣旺门/克利希门)最初由北南公司运营,北南公司的很多艺术装饰都保留了下来。比如:公司的陶瓷标志「NS」,车站名的马赛克装饰,车站站牌外框的颜色随车站而变化,转乘站为绿色,非转乘站为栗色。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车站隧道口的上方会用马赛克雕刻隧道前方的方向(包括一个箭头指向右边月台)。而13号线其他大部分则由城铁公司,以及后来的大众运输公司修建,在左岸的不少车站,站牌还保留着城铁公司的马赛克装饰。而1970年代以后修建的车站,则拥有更加现代的箱式结构,更加宽敞和大气。因此13号线的车站建筑风格具有高度多样性。 使用车型通车初期直至1930年,13号线使用经过优化的斯普拉格-汤姆森列车,列车为完全的金属材质,长度均一,颜色为柔和的浅蓝色而非常见的深绿色,车门布局更加平衡。另外南北公司给其配备了架空电缆和集电靴。1930年南北公司被并购,架空电缆被拆除。 1952年2月至1953年6月,3号线的用车更换为更加现代化和更高性能的MA 51列车。而1976年13号线和14号线合并后更换为MF 67列车,固有的MA 51则转交给10号线使用。然而到了1978年9月为了适应客流增长,MF 67列车开始被当时最新的MF 77列车替换,5节一组,至1982年12月完成替换工作. 2007年,13号线的部分MF 77列车进行过一次翻新,车厢设备进行过改善,并配备了自动音视讯系统(ASVA)。 使用状况13号线是巴黎地铁系统其中一条繁忙的线路,其客流量达到1号线的2/3,且接近10号线3倍。从1992年到2004年,其客流量稳定的增长了10.8%。
其中, 圣拉扎尔站和蒙帕纳斯-比安弗尼站的客流量分别达到3453万人和2946万人,高于线上其他站点。 客流饱和问题13号线近几年由于高峰期的客流饱和问题而饱受诟病,特别是在圣拉扎尔站以北。由于分为两个分支,发车频率被大大限制,造成这样一种局面。现人流密度每平方米达到4.5人,已超过4人的设定上限。2003年12月14号线(不是上文所说的旧14号线)延长至圣拉扎尔站,使得13号线的饱和现象更加严重。另外巴黎北郊发展迅速也是导致13号线客流持续增长的原因。 缓解措施2006年12月起当局将每日运作在13号线上的列车增加至超过80辆,吞吐量因此增大了10%,南部沙蒂永终点自2008年6月起也更新为自动返回系统,以增加发车频率和缩短延误时间。自此高峰期的发车频率达到了95秒。相应地从沙蒂永站开始,13号线作为首条巴黎地铁线路(新14号线除外)开始安装月台闸门。预计到2010年底,将有10个车站率先安装月台闸门。当局已经和Kaba集团签署了一份关于此方面的合同。 未来计划
分支拆分大众运输公司时下正在研究13号线的拆分问题。當時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把新14号线向北延长,取代一个分支;二是把一个分支独立成一个支线13bis,独立运作,並在2015年之前完成。而之前法兰西岛规划办(SDRIF)已经于2006年11月提出计划要将新14号线延长行走圣但尼分支預計在2020-2030年之间完成。 然而法兰西岛运输联合会(STIF)经过仔细研究后,于2007年10月27日表示不赞同大众运输和SDRIF的计划,STIF认为:
最终经过多番讨论,当局决定将14号线向北延长,经过13号线西北分支的克利希门站,之后拐向东北,经过北分支的圣旺镇站,和未来4号线北延段相交,预计总共耗资8.9亿欧元,2017年完成。但此计划遭到了民众代表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14号线的北延段只和13号线相交两个站,而13号线还要以两个分支运行下去,而且新终点站的地底已经遭到严重污染,如果方案实施则还要追加额外费用。克利希市政厅官员则于2008年1月29日同意该方案,但要求增加一个中间站"百姓居站"(Maison du Peuple)以改善周边公共交通. 另外一个解决方案即是计划中的大巴黎快线,虽然成本较高,但可以比较彻底的解决巴黎西北部的轨道交通问题。 北延段由SDRIF提议,并由法兰西岛委员会在2008年9月25日通过了13号线北分支向北延长至"斯坦樱桃园站",和未来的法兰西岛北环轻轨相交,预计在2014-2020年之间完成。 西北延段2008年13号线西北分支延长至莱库尔蒂耶站之后,线路还将延长至热讷维利耶港,这里是法兰西岛通往大西洋的交通要道。 周边主要旅游景点但13号线经过北部治安不佳的地区,对此造成了一些不良影响。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