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條目介紹的是黑龙江省的县级市。关于同名者,请见「
安达 (消歧义)」。关于1960年至1979年存在的安达市,请见「
大庆市」。
安达市是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与大庆市毗邻。安达各民族居民通用语言为汉语,属黑龙江省次方言,北方方言规范,接近普通话。面积3586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驻安达镇。
安达市是全国著名的奶牛之乡和肉牛基地。草原面积272万亩,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同属于世界三大优质草场,以培育了中国黑白花奶牛而闻名遐迩。年产优质牧草2亿公斤,植被构成以驰名中外的羊草为主,是亚洲东部特有的建群植物种,素有"世界明珠"之称,富含奶牛所需的20多种微量元素,其粗蛋白含量比国内外同类型牧草高出2和3个百分点,大量出口日本、南韩等国。安达火车站建有黑龙江省第一个粮食外运战略装车点。
地理
位置
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位于东经124度53分-125度55分,北纬46度01分-47度01分之间。南距哈尔滨120公里,北至“鹤城”齐齐哈尔160公里,与石油名城大庆毗邻接壤,周围与青冈、兰西、肇东、肇州、林甸5个县市为邻,位于哈大齐经济带上的黄金地段,是哈大齐工业走廊上的节点城市。
地貌
地貌类型属松花江、嫩江冲积一级阶地。全市地势平坦开阔,由东北向西南逐渐低下,海拔由212米降至134米,相对高差78米,地面坡度1/600-1/300。苗家围子、十八里、扬青屯、高子和屯到三井子一线,为两个地貌单元的分界线。以东属小兴安岭山前冲积、洪积倾斜高平原区,海拔180-210米;以西属乌裕尔河、双阳河冲积泛滥低平原区,海拔130-180米。高原区属剥蚀堆积地形,低平原区属堆积地形。东部低平原区泡沼较多,为浅洼地。
气候
地处中纬度北温带亚欧大陆季风气候区内,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冬季寒冷、干燥,时间长达200天以上;夏季雨热同期,时间短,约120天。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比值为1:3.7,气候干旱,受季风环流和狭管效应影响;春秋季风大,频率高。
气温
年平均气温为3.2℃。年际间气温差异不大。受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响,境内西南部气温略高。年内1月气温最低,平均-19.9℃,最低-25.4℃;7月气温最高,平均22.8℃,最低17.9℃。近百年来,安达地区气温逐渐升高。相距50年,平均气温上升0.8℃ 平均最高气温上升0.6℃ ,平均最低气温上升1.1℃。
日照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59小时,年辐射量125.77千卡/平方厘米。年内5-9月日照时数1245.6小时,占全年的46.85%,光能资源比较充足,适宜农作物生长。
降水
受季风影响,平均雨量各季节不均。历年平均降雨量为419.7毫米,年内各月降水量分配不均,降水量集中在6-9月,降水量区域分布不均,东北地区降水较多,在430毫米以上;西南地区偏少,低于400毫米。
风向
风向比较稳定。受季风环流和狭管效应影响,全年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西南风,春秋两季西北和西南风交替出现,是黑龙江省多风地带。年风速3.2-5.2米/秒,平均风速为3.9米/秒。年内1月、8月风速最小,平均为3.2米/秒;3月-5月、10月风速较大,平均为4.65米/秒。
数据
安达市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历史最高温 °C(°F)
|
1.6 (34.9)
|
11.4 (52.5)
|
21.7 (71.1)
|
31.4 (88.5)
|
35.5 (95.9)
|
38.7 (101.7)
|
38.2 (100.8)
|
36.9 (98.4)
|
33.5 (92.3)
|
27.0 (80.6)
|
16.6 (61.9)
|
6.6 (43.9)
|
38.7 (101.7)
|
平均高温 °C(°F)
|
−12.3 (9.9)
|
−6.3 (20.7)
|
2.7 (36.9)
|
13.6 (56.5)
|
21.4 (70.5)
|
26.6 (79.9)
|
28.0 (82.4)
|
26.6 (79.9)
|
21.0 (69.8)
|
11.8 (53.2)
|
−0.8 (30.6)
|
−10.0 (14.0)
|
10.2 (50.4)
|
日均气温 °C(°F)
|
−18.7 (−1.7)
|
−13.3 (8.1)
|
−3.8 (25.2)
|
7.1 (44.8)
|
15.1 (59.2)
|
20.9 (69.6)
|
23.1 (73.6)
|
21.4 (70.5)
|
14.8 (58.6)
|
5.7 (42.3)
|
−6.3 (20.7)
|
−15.7 (3.7)
|
4.2 (39.6)
|
平均低温 °C(°F)
|
−23.8 (−10.8)
|
−19.2 (−2.6)
|
−9.9 (14.2)
|
0.4 (32.7)
|
8.4 (47.1)
|
15.0 (59.0)
|
18.4 (65.1)
|
16.6 (61.9)
|
9.1 (48.4)
|
0.5 (32.9)
|
−10.9 (12.4)
|
−20.4 (−4.7)
|
−1.3 (29.6)
|
历史最低温 °C(°F)
|
−39.3 (−38.7)
|
−35.9 (−32.6)
|
−29.4 (−20.9)
|
−14.6 (5.7)
|
−6.9 (19.6)
|
2.4 (36.3)
|
8.0 (46.4)
|
4.5 (40.1)
|
−5.2 (22.6)
|
−16.6 (2.1)
|
−28.1 (−18.6)
|
−35.5 (−31.9)
|
−39.3 (−38.7)
|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
1.7 (0.07)
|
1.5 (0.06)
|
5.7 (0.22)
|
17.3 (0.68)
|
31.7 (1.25)
|
74.7 (2.94)
|
142.3 (5.60)
|
97.3 (3.83)
|
36.5 (1.44)
|
15.9 (0.63)
|
5.0 (0.20)
|
2.9 (0.11)
|
432.5 (17.03)
|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
2.4
|
2.9
|
3.2
|
4.9
|
8.5
|
12.4
|
14.4
|
12.1
|
8.5
|
5.6
|
3.7
|
3.8
|
82.4
|
平均相對濕度(%)
|
69
|
63
|
50
|
47
|
48
|
61
|
75
|
76
|
67
|
59
|
62
|
69
|
62
|
月均日照時數
|
182.7
|
202.8
|
254.3
|
251.1
|
279.8
|
269.5
|
254.1
|
256.3
|
242.1
|
220.0
|
176.6
|
156.2
|
2,745.5
|
可照百分比
|
66
|
70
|
69
|
62
|
61
|
57
|
53
|
59
|
64
|
65
|
62
|
58
|
62
|
数据来源: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间的降水天数和日照数据)[2][3]
|
水文
属松花江北岸、嫩江东岸的“江北湿地”。境内无自然江河,水不外泄,呈现闭流状态。区内沼泽、湿地相接,泡沼零星分布,呈季节性变化。水资源有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地表水补给源主要是降水,积蓄在自然泡泽中;地下水补给源主要是降水补给形成的潜水和双阳河、乌裕尔河侧向补给的承压水。
土壤
土壤处在东亚大陆地带性土壤-黑钙土带内。在形成过程中,受周围自然条件影响,又发育了较大面积的隐域性土壤-盐碱化草甸土、沼泽土和风沙土。全市土壤面积503.57万亩,大体上可分为6类。
- 黑钙土类。俗称“黑土”,包括碳酸盐草甸黑钙土和粘底草甸黑钙土,面积为10.35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31.03%,其中耕地169万亩,是安达市主要的农业用地。全市各乡、镇、场均有分布。
- 草甸土类。主要分布在冲积湖积平原低洼地带,面积为17.22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1.62%,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汇集中心,土壤溶液中所含矿物质养分较丰富。这类土壤由于所处条件的不同,分别发育为碳酸盐草甸土、碳酸盐潜育草甸土、盐化草甸土和碱化草甸土。
- 沼泽土类。主要分布在平原低洼地区或水泡子周围,与盐渍化土壤组成复区。面积为1.23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09%。因地势低洼,雨季常有积水,排水不畅,盐分易于聚积;土壤水分过多,通气不良,不适宜耕作。
- 盐土类。面积2.01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6.03%,遍布全市各乡、镇、场。盐土类可分为草甸盐土、碱化盐土、沼泽化盐土。
- 碱土类。面积1.81万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5.43%。广泛分布在平原低洼地带,与盐土、盐化草甸土呈复区分布。
- 砂土类。砂土属黑钙土型,常见为固定已久的砂丘,面积4133公顷,占全市土壤面积的1.24%。主要分布在几个蓄水泡沼沿岸,土质瘠薄,风蚀严重。
地质
地质构造上属松辽盆地的一部分,全境处于长期缓慢下降作用为主的松辽中断陷中央拗陷期东部。1.4亿年以来,这里积累了厚达6000多米的沉积物,从古生界开始,以上覆盖有层次清晰的侏罗纪、白垩纪、第三纪和第四纪岩层。主要地质岩层由新到老可分为:第四纪全新统淤泥质亚粘土及砂砾石,上更新统黄土状亚粘土、淤泥质亚粘土、细粉砂、沙砾石,中下更新统林甸组、荒山组亚粘土夹砂砾石及砂砾石;第三纪渐新统依安排组泥岩、砂质泥岩及砂岩;白垩纪上统明水组泥岩、泥页岩、砂质泥岩、砂岩及砂砾岩。
人口
根据(黑龙江省)2020年绥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全市常住人口357535人。[4]
行政区划
安达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3个镇、1个乡[5]:
铁西街道、新兴街道、安虹街道、安达镇、任民镇、万宝山镇、昌德镇、升平镇、羊草镇、老虎岗镇、中本镇、太平庄镇、吉兴岗镇、卧里屯镇、火石山镇、古大湖镇、先源乡、安达畜牧场、原种场、红旗泡水库管理所和东湖水库管理站。
交通
物种分布
植物
草原辽阔,植物种类繁多。据1981年调查,草原上的野生植物有50科、136属、143种以上。大体可分为2类、5组、10型。
上述两类中,均含有中草药材,主要有甘草、防风、茯苓、桔梗、川芎、柴胡等;食用野菜主要有金针菜、小蓟、蒲公英等。
动物
安达市境内生存的野生动物主要有4类。
历史
古代
- 据历史文献和境内发现的遗址、文物资料证实,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安达就有人类活动,并以渔猎为业。
- 商至周代,这里属黑龙江地区三大族系之一的濊貊族活动地方。至周穆王时(公元前950年前后),为濊貊族系的北支-北夷索离人的活动区域。
- 秦、汉至晋代,属濊貊族的后裔夫余族人建立的夫余国。战国后期,索离首领之子东明南渡淲水(今松花江),建立夫余国。于汉武帝时(公元前100年前后),进入松嫩平原。东晋安帝时(410年),夫余国被鲜卑族所亡,其部分遗人北渡那河(今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一带建立豆莫娄(亦称大莫卢、达莫娄、大莫娄)部。
- 南北朝至隋代,属豆莫娄。南北朝时,豆莫娄人继承古夫余文明,又逐渐改变了历来游猎的单一生活方式,开始了亦牧亦耕或狩猎与畜牧相兼的新生活。至隋朝,豆莫娄地域缩小,东部被勿吉所融合,西部受强大的室韦所控。
- 唐代,安达地方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归河北道室韦都督府管辖,活动在这里的民族仍然是达莫娄部。
- 辽代,属东京道秦州管辖。
- 金代,属上京泰州、肇州管辖。
- 元代,属辽阳行省开元路管辖。土地属元太祖孛儿赤斤铁木真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领有封地。
- 明代,属奴儿干都指挥司朵颜卫管辖。土地仍属哈布图·哈萨尔后裔的领有地。
- 清代,现辖境大部属內札薩克蒙古哲里木盟杜尔伯特旗,土地属哈布图·哈萨尔十八代世孙色棱之封地;南部属内蒙哲里木盟郭尔罗期后旗;东部属黑龙江将军衙门管辖的区域。
- 安达的建置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经历清朝、中华民国、满洲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个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
-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在蒙属杜尔伯特旗和黑龙江将军属地交界处设置安达厅。
近代
- 中华民国2年(1913年)2月,安达厅改为安达县。
- 满洲國期间沿称安达县。
现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安达县。
- 1960年5月26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1次会议决定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地级),后改为大庆市。
- 1965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54次会议决定恢复安达县建制。
- 1984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达县,设立安达市(县级)。
教育
高级中学
- 安达市高级中学
- 安达市第七中学
- 安达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安达市育才中学)
初级中学
- 万宝山镇第一中学
- 万宝山镇第二中学
- 安达市第一中学
- 安达市第二中学
- 安达市第三中学
- 安达市第六中学
- 安达市第七中学
- 安达市第八中学
城市建设
- 人均公共绿地:3.67平方米
- 绿地率:28.50%
- 绿化覆盖率:30.85%
- 自来水管线长度: 41公里(D100MM以上)
- 自来水普及率: 15万人
- 日供水能力: 目前,该市正在建设引嫩入安工程,2006年年末竣工后将达到日供水能力4万吨
- 燃气储备能力: 120吨
- 燃气普及率: 74.86
- 公交车: 45辆 每万人拥有公交车2.2辆
- 立交桥: 2座 ;人行天桥:1座
- 城区道路: 总长度90公里 面积120万平方米
- 人行路: 52.9万平方米
- 路灯: 1000盏
- 城区环卫垃圾车53辆 公厕76座(其中:水冲式18座);城区清扫保洁人均8400平方米
- 排水管道长度: 90.7公里
- 泵站: 94座
- 排水管道密度: 3.55公里/平方公里
资源
矿藏
境内石油、天然气、地热、沙石资源比较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5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262亿立方米,升平镇境内地热资源丰富,地下水温度达90℃。
耕地
安达市是绥化市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和东北地区蔬菜生产基地,拥有耕地169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大豆、谷子和薯类、蔬菜等作物。
泡泽
市大小泡泽、水库总面积38万亩,野生芦苇面积16.5万亩,年产芦苇1400万公斤。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