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
草鱼(学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a),又称 特征本魚體側扁且延長,吻短而圓鈍,口大,無鬚,特徵是具2排梳狀咽頭齒。魚體背部青褐色而略帶黃色,腹部乳白,鱗片大且具黑緣;側線完整,側線鱗38-42枚,胸鰭與腹鰭略帶黃色,尾鰭淺叉形,背鰭硬棘3枚; 背鰭軟條7至8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7至11枚,體長可達1.5公尺。 分布本魚原產於中国各大江河水系至俄羅斯西伯利亞東部均有分布,已作为水产生物廣泛引進世界各地。但它的繁殖条件比较苛刻,所以只在很少的几个国家成功繁衍出自然种群[2]。 习性本魚為初級食草性淡水魚,生活于水深5至30公尺。棲息於河川、水庫、湖泊的中下水域,游泳迅速,性情活潑,常成群觅食。3至4岁成熟,成長迅速。体长15毫米左右时,食底栖无脊椎动物;20毫米后,开始摄食植物的幼嫩部分和浮萍;30~32毫米时,转换为以周丛生物为主食;50~55毫米时完全转为草食,如食苦草、马来眼子菜等,以及象草、苏丹草、 稗草、瓜类的叶、藤等。 记载晋朝郭璞在《尔雅注》中写道,“鯇,今鯶魚,似鱒而大”[3]。 到了十世纪的晚唐,已有记录珠江三角洲以西的西江下游地区养殖鲩鱼[4][5]。 而明朝的《本草纲目》有更为详细的介绍,“时珍曰∶鲩又音混,郭璞作。其性舒缓,故曰鲩,曰闽畜鱼者,以草饲之焉。”“藏器曰∶鲩生江湖中,似鲤。”“其形长身圆,肉浓而松,状类青鱼。有青鲩、白鲩二色。白者味胜,商人多之。” 用途为中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四大家鱼之一,肉质细嫩,骨刺少,营养丰富;鳞、皮可制胶,適合各種烹飪方式食用。其中,喂食蚕豆的脆肉鲩因肉质结实脆口久煮不烂而在粤菜中备受推崇。民間錯誤傳說草魚膽具「清肝明目」療效,事實上草魚膽有毒,易導致急性肝腎衰竭,尤不宜生食。 控制水草1966年新西兰引进草鱼以控制水草生长[6][7],1973年荷兰效仿了这一做法。由于不符合草鱼的繁殖条件,在这两个国家草鱼并没有成为入侵物种[7],但一些国家仍只引进无繁殖能力的三倍体品种。[8] 参见脚注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外部連結[在维基数据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