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橋梁重建工程 是臺灣鐵路管理局 於1983年7月至1992年5月間辦理的一項鐵路橋梁改建工程。
工程背景
臺灣鐵路 肇建於清朝 後期,並於日本時代 由臺灣總督府 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 的前身)予以改建、延伸路線。囿於當時施工技術,多數鐵路橋梁之橋台 、橋墩 材料為石砌或磚砌,橋基採用松木樁或擴大基礎,部分採用沉箱基礎的橋梁,植基亦不深。這些鐵路橋梁使用至二戰前、後年代許多已不符設計或載重標準,加以長年受河流沖刷,使橋墩 覆土更淺,危及橋梁與行車安全,甚而發生橋梁遭洪水沖毀致路線中斷之事故[ 4] [ 5] ,因此,臺灣鐵路管理局 決定改建這些老舊橋梁。該局計畫重建的鐵路橋梁,除了已重建完成、或已局部改建、或將來另有重大路線工程計畫需配合重建者[ 註 1] 之外,計羅列出29座橋梁,分別納入「五大橋梁重建工程」及「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 」兩項計畫[ 2] 。
五大橋梁由南而北分別為大肚溪橋 、下大甲溪橋 、下大安溪橋 、第二大嵙崁溪橋 、新店溪橋 ,分別屬於縱貫線及山線鐵路 ,原橋上部結構計畫改建為上承式或半穿式下承式預力混凝土 梁,下部結構設計為鋼筋混凝土 橋墩 ,基礎則採用反循環基樁、圓形沉箱或楕圓形沉箱興建[ 1] 。
五大橋梁重建前及重建情形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大肚溪橋」,1988年2月通車。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大肚溪橋」,為海線 (圖左)、山線 (圖右)各1座雙線橋梁並列,皆為上承式橋。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下大甲溪 橋」,1987年6月通車,為下承式預力梁橋。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下大安溪 橋」(圖右),建於舊大安溪橋 (圖左)上游側(東側),1987年1月通車。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第二大嵙崁溪橋」,為下承式預力梁橋,1991年8月通車。
下大安溪橋 :位於海線 日南車站 至大甲車站 間,重建前舊橋為單線46孔上承式鐵公路共構橋墩 之鋼鈑梁橋(即「舊大安溪橋 」)。新橋建於舊橋上游18公尺處,為雙線31孔32.1公尺之下承式U型(半穿式)預力梁橋,全長995公尺[ 2] ,於1987年1月20日完工通車[ 1] (鋪設傳統道碴式軌道)。本橋梁雖為雙線橋,但日南 ~大甲 間尚未擴建為雙線鐵路,故迄今為止該橋僅鋪設單線軌道。
第二大嵙崁溪橋 :位於縱貫線浮洲車站 至樹林車站 間,跨越大漢溪 ,重建前舊橋為上、下行單線橋梁各1座。下行線(東正線)舊橋原為北端8孔上承式鈑梁及南端4孔下承式桁梁,1953年7月完成加建橋墩及撤除桁梁,改建為20孔上承式鈑梁橋[ 7] ;上行線(西正線)舊橋係日本時代台北 ~竹南 間雙線工程中於1931年2月竣工之21孔上承式鈑梁橋[ 2] [ 15] 。本工程計畫之新第二大嵙崁溪橋,建於原上行線舊橋下游15公尺處,原設計長度460公尺,1984年4月9日中華民國經濟部 核定需配合防洪計畫,應予增加橋長,故該橋重建工程變更設計,橋位提高3.21公尺,橋梁長度增為802.5公尺,為雙線25孔32.1公尺之下承式U型(半穿式)預力梁橋[ 2] ,於1991年8月28日完工通車[ 16] (鋪設傳統道碴式軌道)。
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之「新店溪 橋」,1992年5月雙線通車。
新店溪橋 :位於縱貫線萬華車站 至板橋車站 間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的新店溪 上,重建前舊橋為上、下行單線橋梁各1座。下行線(東正線)舊橋為1901年2月20日竣工之14孔上承式鈑梁橋[ 17] ;上行線(西正線)舊橋係日本時代 台北 ~竹南 間雙線工程中於1932年竣工之上承式鈑梁橋[ 2] [ 18] 。新的新店溪橋 建於原上行線舊橋下游17公尺處,1983年12月26日開工[ 19] ,橋位配合防洪計畫提高3.54公尺,為全長701公尺之雙線橋梁,下部結構為大口徑反循環基樁與ㅠ型橋墩,上部結構分別為跨度26公尺上承式預力梁19孔、14.2公尺上承式預力梁10孔、13公尺上承式合成梁5孔[ 2] 。新橋開工後因水中基樁打設困難及障礙物清除不易[ 1] ,復又經過4次變更設計,並衍生長期停工,最終於1992年1月27日切換上行線(西正線)[ 16] 通車,並於同年5月31日完成下行線(東正線)切換通車[ 19] (鋪設傳統道碴式軌道),耗時八年餘,為五大橋梁重建工程中最後完工通車的鐵路橋梁。
五大橋梁現況
註釋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引用資料
各時期鐵路 營運管理工程機構
事件
列表 文化資產
相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