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沙皇!
《上帝,保佑沙皇》,又譯作《天佑沙皇》(俄语:Боже, Царя храни!,拉丁轉寫:Bozhe, Tsarya khrani!)是俄罗斯帝国第三首国歌,於1833年至1917年3月15日期間使用。 歷史《天佑沙皇》是從一場在1833年的徵樂比賽中選出,由小提琴家阿列克谢·利沃夫作曲,瓦西里·安德烈耶维奇·茹科夫斯基填詞。在1917年二月革命爆發,3月15日俄羅斯帝國傾覆以前,一直是俄羅斯的國歌。[1]帝國滅亡之後由《工人马赛曲》取代並成為臨時政府非正式國歌,直至十月革命爆發,臨時政府被布爾什維克推翻為止。 自從《天佑沙皇》成為國歌以後,有很多俄羅斯作曲家都有採用此歌曲主旋律來作曲,最著名的例子包括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斯拉夫進行曲》以及丹麥國歌序曲。[2]但在苏联時期,《1812序曲》及《斯拉夫進行曲》中的《天佑沙皇》部分被其他歌曲所代替。[3] 1998年,俄羅斯作曲家、蘇聯時期著名搖滾樂手亚历山大·圭蒂斯基曾提倡再次使用《天佑沙皇》成為俄羅斯國歌,但其歌詞並非是原本茹可夫斯基的版本。 改編歌曲1842年,英国作家亨利·卓萊將《天佑沙皇》改編並填上新詞,定名為《全能全權之神》(God, the Omnipotent!),並以《俄羅斯詩歌》之名義,在19及20世紀的詩歌集內發佈。[4][5]《俄羅斯詩歌》的曲調至今仍收錄在部份英語教會詩歌集內,包括聯合衛理公會詩歌集、美國長老會詩歌集、美國路德會崇拜聖詩集及美国圣公会的《1982聖詩集》(The Hymnal 1982)的〈俄羅斯章〉內。[6] 《天佑沙皇》的旋律亦被應用在美國部份院校的校歌及制服團體的官方歌曲,並填上新詞。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校歌《歡呼,賓夕法尼亞!》(Hail, Pennsylvania!)、麥卡萊斯特學院的《親愛的老麥卡萊斯特》(Dear Old Macalester)、美國童軍聖劍盟的官方歌曲、玛丽昂泰伯学院校歌及奧勒岡州波特蘭格蘭特高中校歌等。 由莫里斯·賈爾配樂的1965年電影《齊瓦哥醫生》曾多次採用《天佑沙皇》歌曲,尤其在序幕部份。[7] 歌詞
參考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