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历史先秦时代
秦汉时代
两晋南北朝时代
隋唐五代
宋金元参见:熙河开边
明朝清朝
近现代1913年1月全国改革道制,1月20日北洋政府任命任命甘肃省西宁道观察使。4月30日,北洋政府国务院批复西宁府裁撤,附郭西宁县保留;原西宁道改称海东道,辖7县:西宁、大通、碾伯、循化(循化厅改)、贵德(贵德厅改)、巴戎(巴燕戎格厅改)、湟源(丹噶尔厅改)。 1914年6月全国重划各道辖区,6月2日,北京政府大总统申令:“兹制定《各省所属道区域表》公布之”,其中海东道改西宁道,辖西宁、大通、碾伯、循化、贵德、巴戎、湟源7县,治西宁县。 1915年4月24日,北京政府大总统申令玉树地区仍归甘肃省 :据蒙藏院呈“准甘肃巡按使咨称:玉树等土百户以归川边为苦,归西宁为便等语,玉树等番族向由甘肃管辖,相安已久。自近年川边多事,遂生争执。前经电令仍归甘肃西宁管辖,应即遵照;前令办理川边不得再行干涉,著甘肃巡按使张广建会同西宁办事长官查明宁属各番族应得千户、百户、百长、什长等职,先照旧例请给号纸,咨由蒙藏院呈发。该处所征额银,著仍照旧额征收。” 1927年(民国十六年)撤西宁道,设西宁行政区长官。1929年9月5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第153次会议议决:“准热、察、绥、西康、青海改省”“青海省会暂设甘肃西宁,省制同西康”。9月7日国民政府第92次会议通过“内政部审议各特别区改省案”,决议:“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均改为省”“五省省政府之组织,委员暂定五人,设民政、财政二厅,并得酌设教育厅、建设厅,余照省政府组织法办理”。9月17日国民政府令:“统一告成,训政开始,边远地方行政区域亦应分别厘定,肇启建设宏规。所有热河、察哈尔、绥远、青海、西康各区均改为省,依照法令组织省政府。所有热河、青海、西康三省区域均仍其旧”。 10月20日,国民政府令:“青海改建为省,前经明令公布。兹查甘肃省旧西宁道属各县与青海现势毗连,应即划入青海省,并定西宁为青海省治”。 12月29日,经宁夏、甘肃、青海3省政府会呈,国民政府准予备案:“旧西宁道属计西宁、湟源、贵德、循化、大通、巴戎、碾伯7县,兹经遵照明令,各依其固有区域分别划归”。1929年1月26日,青海省政府成立——据1928年9月24日国民政府令:孙连仲、林竞、黎丹、马麒、郭立志5人组成青海省政府委员会,孙连仲兼青海省政府主席;1929年10月31日,增加班禅额尔德尼为委员。 中原大战后,1931年1月6日,国民政府令:青海省政府主席孙连仲离任,委员马麒代理主席职务。 3月28日,国民政府备案队行政院3月24日第17次国务会议议决“照准转呈”:青海省增设共和、亹源、同仁、互助、民和及玉树、都兰等7县。 1938年3月5日,国民政府令:免马麟的青海省政府委员兼主席职,委员兼代主席马步芳接任(至1949年未变)。 1939年10月16日,青海省增设兴海、祁连、通新3设治局。 1943年1月27日青海省设置西乐、和兴、和顺三设治局。1943年5月1日增设海晏设治局。1943年10月26日增设香德设治局。1945年11月21日设置西宁市。1946年3月11日西宁县更名湟中县。 现代
参見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