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永豐 |
---|
性别 | 男 |
---|
出生 | (1964-01-02) 1964年1月2日(61歲) 中華民國臺灣省高雄縣美濃鎮(今高雄市美濃區) |
---|
国籍 | 中華民國 |
---|
职业 | 詩人、作詞人、音樂專輯製作人、文化行政工作者 |
---|
家乡 | 臺灣高雄市美濃區 |
---|
政党 | 無黨籍 |
---|
|
- 高雄縣政府機要室秘書(1999年-2000年)
- 高雄縣政府水利局局長(2000年)
-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2001年)
- 台南縣政府新聞室主任(2002年2月1日-2002年4月1日)
- 台南縣政府機要祕書(2002年4月1日-2003年4月30日)
- 嘉義縣政府文化局局長(2003年7月1日-2008年1月16日)
-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處長(2008年1月16日-2009年12月20日)
- 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2014年12月25日-2016年10月24日)
-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2016年10月25日-2018年12月24日)
|
- 第11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 第16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作詞人獎
- 第18屆金曲獎演唱類最佳作詞人獎
- 2022年台灣文學金典獎
|
鍾永豐(1964年1月2日—),臺灣高雄美濃客家裔詩人、作詞人、音樂專輯製作人及文化行政工作者。曾參與美濃反水庫運動、擔任過高雄縣政府水利局局長等職,後擔任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任委員,2016年底接任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局長,現任臺北藝術大學主任秘書。
生平
鍾永豐出身於種植菸草的農家[1]。
學歷
經歷
作品
書籍
作詞
(待補充)
書寫風格
為左派語言作為文學起點,一場對於鍾永豐的訪問報導是這樣說的:
1988年,從成大退學的鍾永豐,重考上淡江大學土木學系,卻仍舊上街頭、參加讀書會、近身觀察左翼運動。這個文學少年為馬克思《資本論》、《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的文采所吸引:「你無法想到事情可以這麼看,這些精采觀點,竟能用這樣的文字呈現。[5]
正因這份對於左派思維的理解與出發點,往往並不會膝跳反射式轉出對於資本主義的信任,反而會對於資本主義的反思,進入對於社會學的關懷與觀察。而鍾永豐保持與書寫對象具有距離——社會學家之眼,其也在新書《菊花如何夜行軍》的序中如此寫道:
「彼時,菸草經濟褪消、家族社會解離、勞動青年返鄉、幾年内數百位東南女性嫁進美濃、中央政府計劃在平原頂端建一座水庫;它們似乎來自某些相互關聯動力;但我明白以前胡亂抓讀的文學不足以幫助我理解這一切。我們幾位回鄉青年成立工作隊、訪談家戶,並以農民、農村、農業為題,組織讀書會、籌辦營隊,邀請人類學者、社會學家、政治經濟學者分享研究心得。我們乃逐漸形成認識身世與處境的方法。」[5]
他的寫作手法不單單只陳述社會的流變、關心社會事件,也重視內心的精神思考和女性的相關議題。在一次訪談下,他提到關於「女性」的書寫,闡述關於女性書寫的想法。
他說:「我就覺得,我身體跟心理,其實很多女性,所以我其實就想要寫我身體裡面的女性。」
鍾永豐對他所尊敬的音樂人、詩人Leonard Cohen是這樣說的「他不是寫女性而已,我覺得他跟我一樣,有認識到他身體裡面的女性。他寫女性的方式,跟一般人刻意響應女性主義的號召所寫的女性不一樣。」在此之後,他又解釋到:「我們這種被女人疼的男性,其實更要珍惜自己身體裡的『女性』,否則就會變成另一個被女性養大的父權主義者,如果這樣,你怎麼可以原諒自己呢?」[6]
爭議
2017年媒體接獲民眾投訴,鍾永豐任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期間,北市府客委會2015至2016年間有6件標案皆由大大樹音樂圖像得標,且皆由鍾永豐、曾年有擔任評審,總經費達新臺幣1199萬元。由曾年有接任客委會主委後又招標「2017台北市客家文化節-蕭如松紀念音樂委創及展演」一案,該案企劃書為大大樹音樂圖像策劃,其企劃書內所載預定邀約之作曲者早川徹為生祥樂隊貝斯手,鍾玉鳳為生祥與瓦窯坑3琵琶手,鍾永豐是生祥樂隊長期配合之作詞人,而大大樹曾為生祥樂隊發行公司。依《政府採購法》規定,負責設計企劃書之廠商不具備投標資格,更不得作為決標對象;然而客委會以「經審查無不公平競爭」為由,同意大大樹投標。曾年有表示,該標案確實有疏失之處,已廢標再重新招標。此舉遭投訴人再質疑是為大大樹解套,讓大大樹重新獲得招標資格。[7] 大大樹隨後於官方網站刊登回應[8],鍾永豐、曾年有亦公開說明回應[9][10]。
參考
外部連結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 時屆最佳國語歌曲作詞人獎 # 時屆最佳方言歌曲作詞人獎 |
|
---|
2000年代 | 流行類 |
- 2008 從缺
- 2009 李雙澤《敬!李雙澤 唱自己的歌》
|
---|
傳藝類 |
- 2007 《台灣鐵道聲音紀實》
- 2008 林煜智《67.5公分的天空》
- 2009 東埔國小合唱團《唱歌吧!》
|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