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道安
釋道安(312年—385年),俗姓衛,出生於常山扶柳縣(今河北冀州區小寨鄉扶柳城),晉朝時期的佛教僧人,廬山慧遠之師,是般若學在中國的先驅,對中國佛教的發展有開創性的貢獻。鳩摩羅什譽為「東方聖人」,在當時有「彌天釋道安」的美譽。 生平事跡貌醜聰穎道安於西晉永嘉六年,生于常山。家中為儒学世家,但其父母早死,由表兄孔氏扶養長大。其貌醜陋但極為聰敏,7歲便開始讀書,讀兩遍即可背誦,展現出他過人的記憶能力[1]。 暫露崢嶸道安12岁出家。初始,其师父以貌取人,并不器重他,而让他从事田间劳作[2]。过了三年,道安要求阅读佛经,师父随便给了他一卷约五千字的《辨意经》(即《辨意长者经》)。道安利用劳动休息时间,读了这部经,而且背诵了下来。傍晚回来,以经还师,要求另换一部。师父责问他,道安回答说:昨天那部经,已经背诵下来了!他师父虽然不太相信,还是又给了他一部近万字的《成具光明经》,道安仍用田间休息时间阅读,并且也背诵了下来。傍晚回来,将经还师,他师父感到有些意外,并且当面让道安背诵一遍,果然一字不差。师父大为惊异,这才发现他这位徒弟原来很不寻常。不久,他为道安授“具足戒”,使道安成为一名正式僧人;接着,就让道安外出游学,冀以深造[3]。从此,道安就开始了他出家以后的參学生涯。 梵僧器重晉成帝咸康元年,石虎遷都於鄴,佛圖澄隨至。道安至鄴都入中寺,師事佛图澄,佛圖澄極為欣賞他的才華,但眾人見道安相貌不揚,颇有輕視之意。佛图澄每次讲经,都要道安为大家再复述一遍,道安辞锋锐利,屡释群疑,众人这才大为叹服。于是遂有“漆道人,惊四邻”之赞[4]。后来,道安又到了泠泽(今山西晋县)。不久,又来到河北飞龙山、太行山、恒山,并在这里创立塔寺。于是,“改服从化者,中分河北!”。这时的道安已经是相当知名。 漂泊修學道安45岁时,又返回邺都,住受都寺,徒众数百。这时,石虎已亡,冉闵作乱。道安乃西适牵口山,不久又率众到了王屋、女林山(今属山西)。佛图澄圓寂(348)后的十五年中,道安(及其徒众)一直辗转活动于河北、山西一带,一边禅修,一边讲学。后来,他又避乱渡河而到了陆浑(今河南嵩县),“山栖,木食,修学”。尽管这个时期,道安颠沛流离,住無宁处,但他仍然乱中求静,于奔波中聚众讲学。此时追随道安的门徒已有法汰、慧远等五百多人。 南下安居道安到陆浑不久,慕容氏劫掠河南,安乃率众南下,行至新野,后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年)到达襄阳,乃“复宣佛法”,而“四方学士,竞往师之”。后镇守江陵的征西将军桓豁,邀安移住江陵,而西镇襄阳的朱序又请道安回住襄阳。道安先住襄阳白马寺,因寺狭窄,难以容众,乃在顯贵们的赞助下,另建了一所有四百多间僧舍的檀溪寺,与此同时还修建了一座五层高的佛塔。从此,道安结束了长期的颠沛流离生活。 千軍一人晋孝武帝太元四年(379年),前秦将苻丕攻陷襄阳,戰火迫使道安移居长安。[5] 道安的弟子慧远则定居庐山,名振一时。道安到长安后,秦主苻坚說:我以十万之众攻襄阳,结果止得了一个半人,“安公一人,习凿齿半人也。”。 安然而逝晋孝武帝太元十年(385年)二月八日,道安大師忽告眾曰:“吾當去矣。”是日齋畢,無疾而終。享年74岁。 上生兜率道安修習彌勒淨土法門,曾於彌勒像前立誓,願生彌勒淨土所處的兜率天內院,將來參與彌勒佛的龍華三會,護持佛法廣度眾生。道安生前曾向異僧詢問來生處所,“彼乃以手虛撥天之西北,即見雲開,備睹兜率妙勝之報,爾夕,大眾數十人悉皆同見。”[6] 貢獻及影響道安在漢傳佛教史上,有極重要的地位。
研究方法道安一生以《般若經》的研究為重心,他在當時能取得重大成果,研究方法的改進是重要因素。道安捨棄以格義的方式訓解佛典,採取多本對讀的方法——合本。正因為如此,道安特重不同譯本的蒐集,因而有《綜理眾經目錄》的撰述,以及入長安後組織譯場的作為。 佛学思想在佛學思想上,道安依據《大品》《小品》不同譯本的對讀,整理並組織《般若經》的理論體系,僧叡稱為「性空之宗」,劉宋·曇濟《六家七宗論》則稱為「本無宗」。「本無」一語,梵語作 Tathatā ,譯作「如」。道安《道行經序》謂:「執道御有,卑高有差,此有為之域耳,非據真如、游法性,冥然無名也。據真如,游法性,冥然無名者,智度之奧室也。」《合放光光讚略解序》云:「般若波羅蜜者,無上正真道之根也。正者等也,不二入也。等道有三義焉,法身也,如也,真際也。故其為經也,以如為始,以法身為宗。如者爾也,本末等爾,無能令不爾也。佛之興滅,綿綿常存,悠然無寄,故曰如也。法身者,一也,常淨也。有無均淨,未始有名,故於戒則無戒無犯,在定則無定無亂,處智則無智無愚,爾忘,二三盡息,皎然不緇,故曰淨也,常道也。真際者,無所著也,泊然不動,湛爾玄齊,無為也,無不為也。萬法有為而此法淵默,故曰無所有者是法之真也。」可說深得般若經旨。這一見解,由道安高足弟子慧遠繼承,慧遠並汲取鳩摩羅什「非有非無」的中觀系理論,而於其《大智論抄序》中進一步推向以「法性」為主的理論高峰。 然而,羅什高足僧肇,於其《不真空論》中評述「本無宗」謂「本無者,情尚於無,多觸言以賓無,故非有有即無,非無無亦無。尋夫立言本旨者,直以非有非真有,非無非真無耳,何必非有無此有,非無無彼無。此直好無之談,豈謂順通事實、即物之情哉?」引發後世注疏家及近代學者對「本無宗」之倡說者及其基本主張為何的討論。 翻譯道安大力提倡佛教三藏的翻譯事業,在長安組織譯場,曾聚集僧伽跋澄、曇摩難提、僧伽提婆、鳩摩羅佛提、耶捨、曇摩蜱、曇摩侍等外國僧人,以及本地的譯經僧、義學僧,傳出《摩訶缽羅若波羅蜜經抄》、《中阿含經》、《增壹阿含經》、《二眾從解脫緣》(鼻奈耶)、《十誦比丘戒本》、《比丘尼大戒》、《阿毘曇》(發智論)、《廣說》(大毘婆沙論)、《阿毘曇心論》、《婆須蜜集》、《三法度論》等佛教經、律、論,以及佛傳類的《僧伽羅剎集經》[7]。 道安對經典的翻譯非常重視,提出五失本、三不易的著名論斷,五失本指:
三不易指:
經斟酌、比較,道安更傾向直譯,主張譯文應力求質樸,不令有損言逰字,這一觀點對後代佛經翻譯產生積極作用。 著作遺失專著《實相義》,佚。收錄於劉宋·陸澄《法論·法性集》。目前僅存目錄,見僧祐《出三藏記集》卷十二。 《綜理眾經目錄》,佚,僧祐《出三藏記集》卷二、卷三、卷四中保存了道安录的基本情况,可供参考。日人常盘大定曾作过《综理众经目录》的恢复目录。 眾經序言《安般注序》、《陰持入經序》、《人本欲生經序》、《了本生死經序》、《十二門經序》、《大十二門經序》、《道行經序》、《合放光光讚略解序》、《增一阿含經序》、《道地經序》、《十法句義經序》、《阿毘曇序》、《十四卷鞞婆沙序》、《漸備經十住胡名并書序》,僧祐《出三藏記集》標為「未詳作者」,近人湯用彤則主張係道安所作。 以上作品均存世,收錄於僧祐《出三藏記集》。 來往書信道安回答同學竺法汰詢問有關「三乘」、「六通」、「神」的書信,均已佚失。 影響三分科判道安以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部分來科判經文,時人對此頗有異議,認為他私自杜撰、標新立異,後來《佛地經論》傳譯漢地,內有三分科判之說,始證道安先見之明、契入佛法之深。這一模式自然成為後代規範。 確立釋姓佛教最初傳來中國,出家者,俗姓不改,如嚴浮調,朱士行等。後來,魏晉沙門,競以所拜的外國之師為姓,如姓支(月氏)、竺(天竺)、安(安息)、康(康居)、白/帛(龜茲王室),故姓各不同。道安以為,根本導師乃釋迦世尊,故“以釋命氏”。 有人認爲後來譯出的漢譯《增一阿含》,有“四河入海,無復河名;四姓出家,同稱釋氏”之语,因與經典相符,故中國僧人以“釋”為姓遂成定制,至今已一千六百余年。不過這只是後人誤解, 因經中說的是“無復本姓,但言沙門釋迦子”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意思是出家人此後是「釋迦弟子」或「沙門釋迦的追隨者」,不再屬於原本的種姓,而非改掉姓氏的意思。而且當時從印度前來中土的僧人沒有人冠以「釋姓」,菩提達摩、佛圖澄、鳩摩羅什…等等皆是。是故,出家人改姓為釋應該是道安大師個人的創見,並不是佛陀當時的作法。 自晉宋以後,僧人以釋為姓,漸漸流行,但寶唱《名僧傳》目錄用釋姓者不多,且多為道安弟子輩。直到唐末五代時的敦煌僧人,也是以俗姓為姓。以釋為姓,是由於慧皎、道宣、贊寧等《高僧傳》撰寫者的強烈提倡,而逐漸變成定式。 佛經目錄漢、魏至晉,譯經已多,然翻譯者,多未署名,後人追尋,難辨真偽,莫測年代,道安首編《綜理眾經目錄》,確定年代,注明譯者,辨別真偽,簡評優劣,開創體例,為後代經錄所效法。 評價道安對中國佛教的貢獻可謂功高蓋世,德被四海。
註釋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