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
老木(1963年—2020年11月27日),本名刘卫国,江西萍乡人,1984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89年因参与八九民运而流亡法国,2016年被送回国,2020年在家乡江西萍乡逝世。他主编的《新诗潮诗集》曾作为哥伦比亚大学参考书。 生平老木本名刘卫国,1963年生于江西省宜春专区萍乡市,197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进入北大就读以后,老木很快成为学生中的一名活跃分子,曾担任中文系学生会主席、学校“五四文学社”副社长等职务,[4]后来以该社的名义编写了《新诗潮诗集》和《青年诗人谈诗》,又和中文系同学周立文、胡春华等创办了校园文学杂志《启明星》。[2][5]西渡称:“《新诗潮诗集》迄今仍然是‘朦胧诗’的历史成绩最好的检阅和总结。”此外,他本身亦是一名诗人,并取了“老木”这一笔名,他创作的诗集《你在火的上面歌唱》在当时也流传甚广,有观点将他与西川、海子、骆一禾并称为“北大诗歌四才子”。 1984年大学毕业后,老木被分配至北京市委党校工作。1986年开始的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运动中,老木编写的《新诗潮诗集》被批判为反面教材,这导致他不得不离开党校,前往《文艺报》担任记者。[4]这一时期,他也开始介入政治运动。 1989年2月,老木协助陈军、北岛等知识分子共同推动了声援方励之的《北京文化界33人公开信》的联署,为当年的学生运动提供了先声。学生运动开始后,老木最开始曾与其他知识分子一同参与声援、劝阻等活动。5月,知识界开始参与运动,老木曾担任以陈子明、王军涛等人为首的“首都各界爱国维宪联席会议”宣传部长,后来又兼任“天安门广场绝食指挥部”宣传部副部长。[4][6] 流亡法国6月六四事件发生,以司徒华为首的香港人发起“黄雀行动”以营救遭中国政府通缉的学运领导人,老木成为了“黄雀行动”的第一批受助者之一。他在香港停留一段时间后抵达法国,并在当地参与了民主中国阵线的建立,当选为其总部监事会监事。 1993年1月,民主中国阵线和中国民主团结联盟在美国华盛顿召开大会,成立了中国民主联合阵线,简称“民联阵”。但民联阵自成立之日起就因内部政治分歧而处于事实上的分裂状态,许多原民阵、民联代表不承认合并后的新组织,转而重新组织了民阵线,而老木承认的是合并后的新组织,因而他继续留在民联阵之中。同年,老木的女友突然去世,此事对老木的影响极大,他一度因女友的离世而处于精神失常的边缘。[6] 1995年,行为失常的老木曾在其朋友家小住,却给朋友带来了许多困扰。有人劝老木回国,但老木因不愿去大使馆写悔过书而无法回国。此后,老木开始在法国街头流浪,但这一时期,并没有与流亡群体完全失联。[7] 被送回国2000年以后,由于老木的精神状态日渐恶化,他逐渐和流亡群体完全脱离联系,混迹在巴黎的流浪者之中。2013年9月,北大中文系79级召开本科毕业30年同学会,老木同班同学高远东教授在网上发表《刘卫国,你在哪里?》,以寻找老木。[8]2014年起,老木朋友及家人开始一同寻找老木。老木的北大同学捐款数十万人民币,组织起了一个庞大的寻人网络,并委托六四事件时的中央戏剧学院学生、后来同样流亡至法国的王龙蒙等人协助寻找。帮忙寻找的汉学家潘鸣啸等人一度找到并跟踪了老木,可老木总是逃脱了。老木的亲人赶到巴黎,可老木已不认识他们。 2015年12月,老木二弟和王龙蒙及其他几位朋友,在巴黎的一处爱心食堂再次找到老木[9],并凭借中法两国使馆认证的亲属关系公证书,把他送至巴黎二十区的精神病院(Etablissement public de santé Maison Blanche)。 2015年12月20日,记者韩荣利采访刘卫国时[10],刘卫国在视频中明确声明:“我是refuge(庇护难民),不能回中国,除非习近平担保,除非平反‘六四’之后我可以回国,否则我回中国会坐牢!”同时亦有声音认为,老木不应该被送回他曾逃离的中国,然而寻找老木的亲友团体则认为,老木作为一名患有精神疾病的病人,在国内可以得到比在国外更好的帮助和照料,因而引发了“被回国”争议。[5] 2016年5月9日,老木在亲人的陪伴之下回到中国,并亲自签字确认放弃了法国难民身份。同时,中国政府也限制了他接受记者采访的自由,同时剥夺了他的医保和低保。[6] 去世回到中国之后,老木多数时间待在家乡江西萍乡,神智恢复得不错,有时还在家乡的图书馆担任义工。受长期流浪生活的影响,老木患有肝病,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患上肝癌。26日晚,老木不慎跌倒,因戳破肝部肿瘤而去世,享寿57岁。由于老木一生并未婚娶,也没有子女,他的遗体翌日早晨才被其家人发现,王丹、廖亦武等人在社交媒体发文悼念。[5]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