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飾百合花飾(法語:fleur-de-lis、fleur-de-lys,復數fleurs-de-lis、fleurs-de-lys)是一種自鳶尾所設計出的符號。百合花飾既可作為純粹的裝飾品使用,但在作為紋章使用時,也含有「政治的、王權的、藝術的、象徵性的」等意義,同时百合花也是法国的国花。百合花飾在與法國王室有關的旗幟及紋章上尤其多見,被視為法國象徵之一。魁北克省的旗幟上就有百合花飾的圖案。此外世界各地童軍的標誌就是以一個大百合花飾作為童軍隊的會徽。 其Unicode編碼是U+269C(⚜)。 起源Fleur-de-lis在法语意为“鸢尾花”,也被广泛认为是鸢尾花的一种形式化,鸢尾花饰早在文明初期就开始出现于工艺品之上。 具有象征性、装饰性的鸢尾花通常被称为Fleur-de-lis,在所有时代和文明中都有着共同之处,在美索不达米亚圆筒印章、埃及浅浮雕、希腊迈锡尼陶器、萨珊纺织物、加利亚硬币、马穆鲁克王朝硬币、印度尼西亚服装、多贡族图腾上面可以看到类似百合花飾的影子。 百合花飾一直以来是法国王室的象征,但不同文化对其意义的解释不一。最早的百合花飾原型出现在高卢的硬币上,1180年卡佩王朝国王腓力二世的御玺也有百合花饰图案。 使用法国王室百合花饰与法国王室的渊源,起源于公元496年法兰克王国克洛维一世加冕之时,及后皈依基督教,受洗典礼上使用鸢尾花油。相传天使翩然降临,蘸一点小瓶中的鸢尾花油为他膏抹,自此之后,鸢尾花油变成圣洁的标志。后来受膏的法国国王,如公元8世纪时的查理大帝,均深信他们和克洛维国王一样,拥有上帝赋予的神圣权力。位于罗马的圣乔瓦尼教堂内,一幅完成于公元9世纪的嵌花图案,描绘了圣彼得将军旗递给胜利归来的查理大帝,军旗上旗杆尖顶类似百合花飾,故此百合花饰图案变成了法国王室的象征。此后,百合花饰一跃成为法国纹章中的重要图形,具有宗教、政治、王室、徽章、象征等多重意义的图案。[1] 1364年至1790年间存在的法兰西王国国旗采用了百合花饰图案点缀,其中1643-1790年间使用了缀有86朵百合花饰的白底旗帜,1814年波旁复辟也是如此,最初一开始使用纯白旗,后于1815年恢复使用缀有86朵百合花饰白旗,直至1830年七月革命。 法国在王室时期的历代国徽均有百合花饰图案,直至从1831年路易-菲利普一世上台以后不再采用。 前法国殖民地随着17世纪法国在海外开拓殖民地,百合花饰也作为其背景的舶来品。即便如此,百合花饰仍然存在于前法国殖民地区的旗帜与纹章,例如加拿大魁北克省省旗、蒙特利尔市旗,美国圣路易斯、底特律、新奥尔良和巴吞鲁日亦以百合花饰为市旗、市徽装饰。 其它
采用百合花饰的旗帜与徽章徽章
旗帜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