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号
徽號,是後宮女性所使用的尊號,皇后除了極少數例子以外,一般不上徽號。 中國后妃的徽號使用,隨著中國歷代後宮典制的演變,都有不同的變化。 明朝以前在明清兩朝以前,嬪妃的稱號是將她的姓氏加上她的位號而成的,如唐朝唐玄宗寵妃—楊貴妃,她本姓楊,貴妃則是她在宮中的位號,她的姓氏後面加上她在宮中的位號即成為她的稱號。 明清兩朝以前,徽號的使用沒有很嚴密的規制,常常出現許多模稜兩可的稱號和徽號,如;
明清两朝皇后就理論上而言,後宮皇后只能有一位,因為已經地位極尊,所以皇后生前一般是不用上徽號區分的(皇后崩逝後,才需加上謚號)。 基本上,當皇后會被恭上徽號,有兩種狀況:
上述是明清兩朝的情況,而在明清兩朝以前,為了使先朝皇后和當朝皇后之間有所區別和,多會以大行皇帝的最後一個年號來稱呼該皇后。
此外,在元朝時期,皇后可以有十數位之多,眾皇后之間的等級和身分貴賤是以斡兒朵(宮帳)來區別,一座斡兒朵裡面會同時居住好幾位皇后和妃子,在眾多斡兒朵之中,是以第一斡兒朵中的第一皇后為所有皇后之尊。 嬪妃皇后以下的妃嬪眾多,皆以徽號區分辨別。(除了清朝的皇貴妃以外,因為只有一名以示尊貴,則不用加徽號區分,皇貴妃崩逝以後才加謚號)
太妃當繼任皇帝登基之後,有部分前任皇帝的遺孀,能有幸的被尊封為太妃。 清朝一般在尊封前朝妃嬪為太妃的時候,多會一同加上徽號,而太妃的徽號一般多為兩字,如清朝光緒帝的妃子瑾妃,她在宣統朝被尊封為太妃,同時她的徽號是端康二字,因此她的全稱為端康皇贵太妃(可簡稱為端康太妃)。 而未被尊封為太妃的先朝嬪御,在新皇帝登基后,依然保有和使用她們原本的舊稱號,如清朝康熙帝的妃子定妃,她在康熙帝生前所冊封到最高階的位號只有妃,而她長壽地一直活到乾隆年間,這期間她除了被雍正帝尊封為皇考定妃之外,沒有更高階的尊封。 皇太后當女子成為皇太后時,大多是因她們的皇帝丈夫駕崩,因而被繼任的皇帝依之間的輩分關係及當時的局勢而被尊為皇太后,當被尊為皇太后時,繼任皇帝都會恭上徽號。
太皇太后一般而言,能夠成為太皇太后並非易事,因此中國歷朝所出現的太皇太后之人數並不多,而能夠成為太皇太后,在這之必先經過皇太后這一階級,因此待成為太皇太后時,並未再恭上新的徽號,而是在原本的皇太后徽號加上新字,如清朝開國皇帝清太宗之妃(同時也是清朝首位皇太后及太皇太后[a])—孝莊文皇后,她在順治朝被尊為皇太后,而一直到順治帝駕崩前,她所受尊封的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皇太后,之後在康熙朝,她被尊為太皇太后,並加新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太皇太后,此後一直到她死前,她所受尊封的徽號為—昭聖慈壽恭簡安懿章慶敦惠溫庄康和仁宣弘靖太皇太后。 嫡庶之分皇位的繼承,有時會因為皇帝非前任皇帝之皇后所生、乃為前朝嬪御所生,因而出現一朝兩太后並尊(或稱兩宮並尊)的情形,及一位是先朝皇后(繼任皇帝需認這位先朝皇后為嫡母),另一位為自己的生母(即大行皇帝的遺孀之一),這時,先朝皇后為嫡、皇帝生母為庶,因此在徽號和諡號的使用也有區別。 在清朝,兩宮並尊時的兩宮太后,會將; 先朝皇后為母后皇太后;庶出的繼位皇帝,需認先朝皇后為嫡母,因此稱母后 皇帝生母稱聖母皇太后;皇帝為天之子、是聖人,因此皇帝生母當然也是聖母
明朝宮制,繼位皇帝需尊先朝皇后為皇太后,但若是以庶出身份繼位的話(及先朝皇后非繼任皇帝生母,繼位皇帝生母乃先朝的普通嬪御),則將皇帝生母及先朝皇后並尊為皇太后,再為先朝皇后恭上徽號(皇帝生母無徽號),以區嫡庶。 不過在明神宗朝,因明神宗生母—明穆宗朝李貴妃並非皇后,而先朝皇后—陳皇后仍在,所以出現兩宮並尊的情形,原本神宗生母是無徽號的,但當時的太監馮保欲討神宗生母之歡心,因此和張居正連同,由張居正上奏章,請神宗為生母恭上徽號,之後神宗生母為慈聖皇太后、陳皇后為仁聖皇太后,從此皇太后徽號再也無嫡庶之分。 清朝時,兩宮並尊的皇太后,並沒有以徽號來區別兩宮太后之間的嫡庶。 朝鲜半岛朝鲜王朝古代朝鮮為中國附屬國,君主正妻只稱王妃而不稱后,過世後被追諡為王后,高宗宣佈獨立之後,追封先代王后為皇后。 王妃朝鮮王朝的王妃過世後被追諡為○○王后之外,也會上徽號、陵號,而且,每個字都有它的含意。例如定順王后,諡號是定順(純行不爽曰定, 和比于理曰順。),徽號是端良齊敬(守禮執義曰端, 中心敬事曰良, 執心克莊曰齊, 夙夜儆戒曰敬。)。 嬪御朝鮮王朝時期嬪御的正式稱號是位號再加上姓氏某氏,例如中宗的熙嬪洪氏、淑媛李氏,但有時在非正式文書中會先稱姓氏再加位號,如張禧嬪。 此外,除去嬪以外的其餘位號之女子沒有徽號,如李淑媛,李是她的姓氏,淑媛是位號。而嬪的徽號是由王妃所擬定的。 王大妃日本日本後宮並沒有像朝鮮王朝或中國後宮一般,有完整的宮制在使用徽號,相反的,日本後宮眾后妃的稱號有著相當大的彈性。
在比較不正式的情況之下,為了將眾多的后妃有所區別,後人還是會直接稱呼該后妃的本名,或是先稱本名、再於名字後面加上位號(也有反過來的情形),如白河天皇中宮藤原賢子,就可被稱為賢子中宮或中宮賢子。 越南越南阮朝國王的妻子在國王生前不能封后,只能封為妃嬪,由最高級的一階妃(越南文:nhất giai phi)至第九級的才人(越南文:cửu giai tài nhân,漢字:九階才人)[1],有些亦有徽號。保大帝的正妻南芳皇后是第一位君主在位就封后的君主配偶。「南芳」就是她的徽號。 注释参考文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