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魂翼龙属
夺魂翼龙(学名:Keresdrakon,或译克蕾丝翼龙)是神龙翼龙超科翼龙已灭绝的一个属,来自巴西的果伊厄热组,该地层的年龄可追溯至1.25至1.005亿年前的早白垩世(阿普第阶至阿尔布阶)时期。属下仅含单一物种维尔森夺魂翼龙(Keresdrakon vilsoni)。[2] 发现1971年,亚历山大·杜布罗斯基(Alexandre Dobruski)和儿子若昂·古斯塔夫·杜布罗斯基(João Gustavo Dobruski)在巴拉那州西克鲁赛罗附近发现一化石遗址。古生物学家保罗·塞萨尔·曼泽格(Paulo César Manzig)和路易斯·韦恩舒茨(Luiz C. Weinschütz)仅于2011年造访过此地点。一个尸骨层被证明存在数百件翼龙标本,此物种于2014年被命名为凯瓦神翼龙。其中一些骨骼属于第二种翼龙。包括凯瓦神翼龙和新分类单元在内的遗骸均由志愿者维尔森·格林内特(Vilson Greinert)进行清修。[2] 模式种维尔森夺魂翼龙(Keresdrakon vilsoni)由亚历山大·维尔海姆·阿明·克尔纳(Alexander Wilhelm Armin Kellner)、路易斯·卡洛斯·韦恩舒茨(Luiz Carlos Weinschütz)、博里亚·霍尔加多(Borja Holgado)、雷南·阿尔弗雷德·马卡多·班廷(Renan Alfredo Machado Bantim)和尤莉娅娜·曼索·萨雅奥(Juliana Manso Sayão)等人于2019年命名并描述。属名组合希腊神话中的邪灵克蕾丝及希腊语drakon(龙)。种名致敬维尔森·格林内特。由于此名是发表在电子出版物上,故需要生命科学标识符以确保其有效性。属和种的标识符分别为E26A65E0-2859-4CD3-B773-B99D568D366C及8358C917-6C12-4390-AAB8-37D82723BBCD。[2] 正模标本CP.V 2069发现于砂岩地层尸骨层C中。该地层即发现化石的地质单元最初被认为属于里约巴拉那组但后来归入果伊厄热组。该地层的地质年龄存在争议——最早可能为阿普第阶,最晚却可能为森诺曼阶。正模标本由含有颅骨的部分骨骼组成,包括吻部、一个隅骨、下颌骨、两节颈椎、四节背椎、胸骨、腹肋骨、右肩胛骨、两个肱骨、一个股骨、左髂骨、右耻骨及左坐骨。该骨骼已经脱节。这些骨头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三维立体状态保存的,但有些轻度压扁,代表了一只亚成体。同一尸骨层发现的额外材料作为副模标本及归入材料而归入该分类单元。[2] 种系发生学描述中的系统发育分析将夺魂翼龙恢复为一种古神翼龙形态类神龙翼龙超科并作为该演化支其余部分的姐妹群。[2]
罗德里格·佩加斯(Rodrigo Pêgas)和同事2022年一项研究将夺魂翼龙恢复为不死鸟翼龙的姐妹群而置于神龙翼龙超科基干位置。[3]
古生态学夺魂翼龙化石被发现与古神翼龙科的凯瓦神翼龙和西北阿根廷龙科兽脚类西向龙有直接联系,证实这些物种是同域的。这是第一个翼龙同域的直接证据,即存在直接关联而非发现于同一地质单元中。尸骨层发现的三个分类单元中,凯瓦神翼龙最常见,夺魂翼龙最不常见。蜥蜴类的古飞蜥可能也是该古群落的一部分。沉积学数据表明果伊厄热组环境是一片沙漠,而夺魂翼龙类似神龙翼龙科的喙暗示它可能是该环境中的机会主义掠食者。[2] 图片
参见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