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 talk:中華民國行政區劃
怎麼多了「{{{1}}}」這些亂碼啊?—洋淏 (留言) 2009年8月7日 (五) 11:56 (UTC) 請不要再改制前貿然更動,畢竟現狀仍是兩省兩直轄市。Ernestnywang (留言) 2009年11月5日 (四) 04:00 (UTC)
太過複雜這個template竟然有9個註釋,比本文還長!難道沒人想過這裏頭塞了很多冗餘資訊嗎?例如釣魚台、東沙南沙這種雞皮蒜毛的小細節,實在沒必要也在縣市等一級行政區域當中輒一腳。所以我將之全部取下,細節還是留給條目本身發揮吧!--Koika (留言) 2009年11月10日 (二) 20:26 (UTC) 直轄市的部分我想,既然本模板是在表達現況,新北市這些直轄事根本就還沒成立,實在不宜現在就放在其中,造成版面的混亂。至於台北縣、台中縣、台南縣、高雄縣這些要加底色我是覺得OK,但直轄市還是放台北市和高雄市就好了。等到明年改制後,在一併刪除和新增會比較好。否則就會像現在的模板中同時有兩個台中市、台南市這種奇怪的現象。Forju (留言) 2009年11月11日 (三) 13:58 (UTC)
問題其實很簡單把行政區劃分成三個時段即可:一個現在式和兩個未來式 -- 新竹 (民進黨) 2009年11月13日 (五) 12:00 (UTC)
更改底色的原因黃底顏色不太明顯,綠底顏色非常明顯。 -- 新竹 (民進黨) 2009年11月13日 (五) 14:00 (UTC)
自由地區自由地區確有必要。就法律層面來看,中華民國底下還是有廣東省、浙江省…,也沒有說他們現在不存在了,只是無法管轄,就像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的模板上也有臺灣省一樣。至於莆田縣、長樂縣及羅源縣,個人傾向不放,但感覺「自由地區」及「現狀」均不構成理由,畢竟烏坵鄉、莒光鄉及東引鄉都只是被「代管」,或許仍有加註必要。Ernestnywang (留言) 2009年11月12日 (四) 21:27 (UTC)
廢省李政府時期省級虛級化,扁政府時期完全廢省,省轄縣市改名為院轄縣市,直轄市又名府轄市。關於這一點,總統府和行政院的相關資料都可以查到。此外,本著模板簡化的原則,把早就不存在的“省”拿掉並不是壞主意。
請問哪個更簡明扼要一些? --新竹人 (台灣話) 2009年11月27日 (五) 12:00 (UTC-5)
告密狀如果有人看我這樣修改很不順眼的話,可以去中文維基百科管理員那裡告密狀,這樣那些喪心病狂的非人類就有理由將我永久封禁。 --新竹人 (台灣話) 2009年11月27日 (五) 12:00 (UTC-5) 原模板的附注以下附注因为字节数太多,而且不适合放在模板的正文里,故移至此。--长夜无风(风过耳) 2009年12月12日 (六) 04:16 (UTC) 其他未來的行政區,僅供參考。俟行政區正式改制後再行變動: 相關條目
如題,由於User:Ernestnywang堅持加註,理由為「有助世界上來自其他地方的人了解我國行政區劃」(見本人之對話頁),但User:Koika認為「省仍然存在,僅是功能調整」,加註此類過於繁瑣、非切合模板主題之註釋,除徒增困擾外、也不符研議中模板方針中「簡潔」之要求。為此特別邀請臺灣維基人投票就此案進行投票。--Koika (留言) 2010年6月13日 (日) 14:06 (UTC)
反對加註
支持加註
台北市是否要加註「中央政府所在地」之前關於台北市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的標示,是寫在below欄位,但有維基人認為應該直接加註在主欄位內。不知道大家的意見如何?—大摩 —脳内活化中— 2012年11月7日 (三) 15:59 (UTC)
南京市是否要加註「中央政府所在地」、「首都」
User:Koika過去聲稱有關烏坵鄉、東引鄉及莒光鄉「顯然沒有代管的成份在,而是的的確確改隸了」,不過最近看到一些資料似乎與User:Koika所說不符。首先,2008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連江縣選舉區候選人、已故前立委林惠官在選舉公報上之出生地為「福建省長樂縣」。然林惠官生於中華民國46年(1957年)10月17日,當時東莒、西莒以劃給連江縣「代管」。若這樣的劃歸是永久性的,何以出生地是長樂而非連江?又選舉公報上幾乎都是寫出生地的現屬行政區劃,這部分從2010年中華民國縣市改制直轄市後舉行的2012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與2012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各選舉公報都是寫新行政區可以看出。(而這部份與維基百科出生地依照出生時所屬行政區來寫的習慣不同。)雖然很可能不是所有選舉公報都是這樣寫,但可以看出至少部份政府文件仍將莒光鄉視作長樂縣的一部份,只是行政上暫由連江縣代轄。另一方面,金門縣政府數週前仍在官方網站上的烏坵天然紫菜促銷活動稱「烏坵鄉位處福建省莆田縣,目前由金門縣政府代管」。是故,至少應該可以合理說有一部份政府文件是表示有關烏坵、東引及莒光之行政管轄只是「暫時性」的因應措施,類似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也是以國家未統一為前提所訂之規範。Ernestnywang(留言) 2014年7月3日 (四) 23:38 (UTC) 建議改名:“Template: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行政區劃”→“Template:中華民國行政區劃”“Template: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行政區劃” → “Template: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整併此模板、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行政區劃、中華民國原法理行政區劃等三大中華民國行政區劃模板,請求移動至適當名稱。——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3日 (一) 13:59 (UTC)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