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北琵琶湖號列車
SL北琵琶湖號(日语:SL北びわこ号 SL Kitabiwakogou */?)列車是由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營運,行走於北陸本線米原站至木之本站之間的臨時列車[注 1]。該列車由蒸氣機車(SL) 牽引。 概要為了振興滋賀縣湖北地區的觀光經濟,以及讓SL動態保存,因此在1995年(平成7年)8月19日開設「SL北琵琶湖號」列車[2]。在開始運行至2010年(平成22年),累積乘車人次達25萬人,於米原市的便當店「井筒屋」推出了紀念便當[4][5]。 運行概況「SL北琵琶湖號」一般在2月、10月和11月的星期日,以及公眾假期及黃金周期間行走[注 3]。在不同季節,「SL北琵琶湖號」頭牌的設計也有所不同。 在開始行走當初至1997年(平成9年)11月24日前,「SL北琵琶湖號」會設有1或2個往返班次[6],所有班次行走於米原至木之本之間(1個往返班次的班次編號為3、4號[7])。在1998年(平成10年)5月3日至2003年(平成15年)8月前,「SL北琵琶湖號」設有下行2班(1號、3號,米原→木之本),上行1班(4號,木之本→米原)[8]。同年11月8日起只有下行2班[注 4]。另外,隨著於2018年(平成30年)開始使用D51形蒸氣機車200號機車,使3號被廢除,只剩下1號班次。 由於木之本站內沒有轉車盤,因此在設有上下行班次的時候,上行班次到達終點站後,SL會在站內行走機走線,隨後以逆機的方式[注 5]牽引客車。但是在逆機的最高時速只限45km/h(正方向時為75 km/h)。由於北陸本線本身較多定期列車班次,因此在逆機行駛時的時間表受到限制,以及影響其他定期列車班次[注 6]。因此在2003年(平成15年)11月8日起,在整抽列車的靠近米原一方連結了宮原綜合運輸所(現時:網干綜合車輛所宮原分所)所屬的DD51形柴油機車,當列車到達木之本站後,SL不再行走機走線,而DD51形機車在此刻開始運作,以不載客列車的名義牽引客車和蒸氣機車回到米原站。在2007年(平成19年)10月21日起,DD51形機車被下關車輛管理室(現時:下關綜合車輛所運用檢修中心)所屬的EF65形取代[10]。另外在2016年(平成28年)度的春季首日行走日期5月8日,使用了EF65 1124「黃昏特快」色牽引列車回到米原[11]。 在2020年(令和2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JR西日本公布暫停開辦「SL北琵琶湖號」。在翌2021年(令和3年)5月21日,JR西日本發表「SL北琵琶湖號」不會再開辦,理由是客車的通風量不足與客車老化[3]。在2019年(令和元年)11月10日便成為了最後一天設有「SL北琵琶湖號」班次的日子。 在2021年(令和3年)9月30日至10月5日,於京都鐵道博物館內透過SL蒸氣號,使用了C56 160行走「SL北琵琶湖號」的最後班次[注 7]。在10月3日,「SL北琵琶湖號」的頭牌使用了於2020年(令和2年)為了紀念「SL北琵琶湖號」開設25周年,公開邀請了當地小學生設計3款頭牌。
停車站停車站參考資料[9]。 米原站 - 長濱站 - 虎姬站 - 河毛站 - 高月站 - 木之本站 使用車輛通常,「SL北琵琶湖號」的機車使用了梅小路運輸區所屬的C56 160。當該機車因需要進行檢査或發生故障等時,使該機車不能行走「SL北琵琶湖號」時,或者於3月上旬行走時,會使用梅小路運輸區所屬C57 1。而C57 1在1996年(平成8年)1月27日已經開始行走此列車。曾經在1996年(平成8年)、1997年(平成9年)和1998年(平成10年)的冬季期間,C56 160和C57 1會進行機車重聯。另外,C57 1在2015年(平成27年)2月17日試車時發現問題,因此需要進行修理,隨後在同年3月1日再次行走[12]。C56 160在2018年(平成30年)5月27日起不再使用[13]。同年夏天計劃使用D51 200牽引[14][15][16][17],可是受到2018年7月西日本豪雨等影響,在該月15日起至該年內改用C57 1牽引[15][18]。在2019年(平成31年)3月10日,開始改用D51 200牽引[19][20]。 客車方面,「SL北琵琶湖號」使用了網干綜合車輛所宮原分所所屬的12系客車,以5卡編成[注 8](在2010年〈平成22年〉3月13日,客車的所屬車廠轉為京都綜合運輸所〈現時:吹田綜合車輸所京都分所〉)。「SL北琵琶湖號」與「SL山口號」曾經使用的12系客車有所不同,「SL山口號」的12系客車是「復古客車」,「SL北琵琶湖號」12系客車是原裝款式[15]。所有車廂都是座位指定席[15]。 注腳注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