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東廳管內圖(1938年)
鹿野庄為臺灣日治時期1937年至1945年間存在之行政區,轄屬台東廳關山郡。今台東縣鹿野鄉和延平鄉鸞山村。
行政區劃
鹿野地區在清治時期至日治初期隸屬南鄉,臺東廳在1897年6月成立後,南鄉隸屬「卑南辨務署」。1898年7月31日,臺東廳公告劃設為25區,鹿藔社、義安庄、擺仔擺社、巴那叭社、大埔尾社被劃為「第4區」[1]。1900年5月3日,新鄉改隸「卑南出張所」[2]。1901年11月11日,卑南出張所改為「臺東廳直轄」[3]。1905年7月17日,臺東廳改劃設為以地名稱呼的20區,鹿藔社、義安社、擺仔擺社、大埔尾社、老吧老吧社、新良庄被劃為「鹿藔區」[4]。1909年12月3日,鹿藔區下新設「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社 」(新七腳川社)[5]。1911年8月21日,公告鹿藔區設立移民村──鹿藔村(包含擺仔擺社、老吧老吧社)、大原村(包含義安社、大埔尾社、新良庄)[6]。1914年5月23日,臺東廳施行街庄整併,擺仔擺社併入老吧老吧社,新良庄併入大埔尾社[7]。1915年11月13日,里壠區、新開園區、鹿藔區三區獨立合併為「里壠支廳」。1919年1月15日,鹿藔區更名為「鹿野區」,並在大原村北側增設「月野村」,以及裁撤鹿藔社、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社、大埔尾社、老吧老吧社[8]。鹿野地區在此時的街庄如下:
1920年10月1日,原堡里鄉澚之行政區廢除,街庄社改為大字,臺東廳直轄及里壠支廳合併為「臺東支廳」。1923年5月2日,復設「里壠支廳」[9]。鹿野地區在此時的大字如下:
1937年10月1日,臺東廳實施街庄制,改支廳為郡、改區為街庄;里壟支廳改為「關山郡」,鹿野區改為關山郡「鹿野庄」,月野劃入關山庄,原里壠區的雷公火則劃入鹿野庄;鹿野庄轄域內分為鹿野(Shikano)、大原(Ōhara)、雷公火(Raikōka)等3個大字;鹿野大字下有「鹿野」、「鹿寮」、「擺子擺」、「老吧老吧」小字名,雷公火大字下有「上野」、「中野」、「下野」小字名,大原大字下有「大埔尾」、「新良」、「バロハイチカソワン」小字名[11]。
二戰後,鹿野庄改為臺東縣關山區「鹿野鄉」,而雷公火南側劃為延平鄉鸞山村。
鹿野庄行政區劃變遷一覽
1905年[4]
|
1920年[10]
|
1937年
|
現在
|
區
|
街庄社
|
街庄區
|
大字
|
街庄
|
大字
|
鄉鎮
|
鹿藔區
|
義安社、大埔尾社、新良庄
|
鹿野區
|
月野村
|
關山庄
|
月野
|
關山鎮
|
大原村
|
鹿野庄
|
大原
|
鹿野鄉
|
鹿藔社、老吧老吧社、擺仔擺社
|
鹿野村
|
鹿野
|
里壠區
|
雷公火社
|
里壠區
|
雷公火
|
雷公火
|
鹿野鄉、延平鄉
|
區、庄長
- 第四區長
- 徐阿福:1898~1900年
- 鄭清貴:1901~1905年
- 鹿藔區長
- 鹿野區長
- 張之遠:1919~1920年
- 卓石龍:1921年(里壠區長兼任)
- 齋藤與五郎:1922~1933年(原任臺東支廳警部補)
- 安田勝之助:1934年(曾任鹿野尋常高等小學校長)
- 森正計:1935~1937年(原任里壠支廳警部補)
- 鹿野庄長
設施
參考來源
|
---|
關山庄 | |
---|
池上庄 | |
---|
鹿野庄 | |
---|
蕃地 |
- 丹那社(大埔)
- パリラン社(1933年併入大埔)
- マンテウ社(網綢/錦屏)
- ダイロン社(大崙,1937年~1938年併入網綢)
- カウトウ社(坑頭,1937年~1938年併入網綢)
- ササビ社(1935年廢)
- トコバン社(1934年廢)
- ブラクサン社(無樂散,1934年廢)
- シンブロ社(新武路)
- ハビ社(1943年併入新武路)
- サクサク社(1938年~1939年併入新武路與海卓端)
- エバコ社(下馬谷)
- ブルブル社(霧鹿)
- バカス社(1932年~1933年併入霧鹿)
- リト社(利稻,包括10社)
- マスボル社(麻須保留,1933年~1940年併入利稻)
- ハイトトワン社(海卓端/海端)
- パラクタウ社(1934年廢)
- 楠社(紅石)
- マハブ社(1933年併入楠)
- 里壠山(崁頂,1941年~1942年由部分マカリワン、拉庫拉庫與ハイオン建立)
- マカリワン社(1941年~1942年併入里壠山與加拿典)
- ラクラク社(拉庫拉庫,1941年~1942年併入里壠山與加拿典)
- ハイオン社(1941年~1942年併入里壠山與加拿典)
- カナロク社(加奈鹿/加樂,由部分ササビ建立)
- カナテン社(加拿典)
- ボクラブ社(布谷拉夫/武陵,1931年~1942年由加拿水、カルカラズ與內本鹿建立)
- カナスオイ社(加拿水,1931年~1934年併入布谷拉夫)
- カルカラズ社(1931年~1934年併入布谷拉夫)
- スンネンスン社(蘇儂頌/永康)
- カアルマン社(1943年併入蘇儂頌)
- タルナス社(太魯那斯/鹿鳴)
- パシカウ溪社(北絲鬮溪/桃源,1931年~1942年由內本鹿建立)
- 紅葉谷社(紅葉,1941年~1942年由內本鹿建立)
- ナイホンロク社(內本鹿,包括14社)
|
---|
|
---|
1897年-1909年 | |
---|
1909年-1920年 | |
---|
1920年-1937年 | |
---|
1937年-1945年 | |
---|
註1:1915年自廳直隸析出 註2:1931年自臺東支廳析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