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美莎克 (2020年)
颱風美莎克(英語:Typhoon Maysak,國際編號:2009,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102020,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Julian)是2020年太平洋颱風季第9個被命名的風暴。「美莎克」(高棉語:ម៉ៃសាក់)一名由柬埔寨提供,即柚木,屬於脣形科柚木屬,闊葉喬木植物的一種,原產於南亞、東南亞等地,是世界知名的珍貴硬木,有「萬木之王」的稱號[1][2]。 氣象歷史初期滯留西北太平洋8月26日,一個熱帶擾動在帛琉北方海域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上午3時30分,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中」。 8月27日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3]。下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評級提升為「高」,並對其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4]。 8月28日凌晨2時,日本氣象廳對其發布烈風警報。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給予編號TD11。香港天文台在凌晨1時45分表示「位於菲律賓以東海域的低壓區正逐漸增強,一個熱帶氣旋似乎在形成中」。[5]上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給予熱帶氣旋編號10W [註 1]。上午11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給予國際編號2009,並命名「美莎克」[註 2]。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輕度颱風。下午5時,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6]。晚上9時45分,香港天文台跟隨將其升格。[7]各大數值預報對美莎克的預測頗為一致,均預測美莎克向偏北方移動,靠近南韓或日本九州北部一帶[8]。此時美莎克在缺乏引導氣流的情況下,它在原地停留不動。 受惠於攝氏30度的炎熱海水及垂直風切變微弱的環境,美莎克的強度穩步上揚。8月29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強烈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在上午5時跟隨將其升格。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颱風。同時,台灣中央氣象局將其升格為中度颱風[9]。 穩定增強橫越琉球8月30日上午3時1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升格為颱風[10]。 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上午5時跟隨將其升格[11]。因應副熱帶高壓脊加強和向西伸延,美莎克在30日早上開始北移,時速20公里,至31日加速轉向西北偏北,時速25公里。同時美莎克的強度亦持續上升,深厚對流雲團圍繞低層環流中心,捲出雲捲風眼。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晚上8時半將美莎克升格為強颱風,香港天文台在31日凌晨3時半亦作出此項升格。 31日日出後衛星雲圖上顯示出美莎克的風眼結構,其眼壁漸變渾圓和清晰可見。香港天文台和中國國家氣象中心接連在晚上9時45分和9月1日凌晨2時25分把美莎克升格為超強颱風。 緩慢減弱,接近朝鮮半島隨後美莎克移動速度逐漸減至時速15至20公里,維持西北偏北路徑,在1日凌晨經宮古島和沖繩本島之間海域進入東海。而同時美莎克開始出現雙眼牆結構,代表開始進入眼牆置換循環。 然而,美莎克開始進入垂直風切較強的區域,加上進入眼牆置換循環,美莎克強度開始下降。2日上午9時45分,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強颱風。不過,美莎克所在附近的海溫仍達攝氏28度,故其減弱趨勢相對較慢。美莎克加速至時速40公里,繼續向東北偏北推進,韓國氣象廳表示美莎克先在3日凌晨12時40分橫越慶尚南道巨濟島,再在凌晨1時20分登陸釜山。凌晨2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颱風。上午4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發布最後警告。上午11時,朝鮮宣布美莎克由咸鏡北道金策市登陸。中國氣象局表示美莎克已於13時40分前後进入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境内。下午2時,日本氣象廳表示美莎克已轉化為溫帶氣旋,同時香港天文台將其降格為熱帶風暴,隨後於晚上8時表示美莎克已轉化為溫帶氣旋。美莎克在14日凌晨採取西北路徑,時速15到20公里,中午進入內蒙古,深入中國東北地區並持續減弱,中國國家氣象中心在下午7時對美莎克停止編號。 防災措施及影響中国大陆
国家气象中心于8月31日6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12],9月4日6时取消。 9月1日17点50分许,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有4人掉入海中被海浪卷走,2人死亡、1人失联。[13] 9月2日11时18分,上海中心气象台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4]。 吉林省
吉林省气象台9月2日9时53分发布台风黄色预警信号。[15]
遼寧省
日本9月1日,冲绳气象台向部分地区居民发出避难警告[16]。沖繩縣內逾1.7萬戶停電,至少8人在風暴中受傷[17]。 9月2日,一艘载43人的货船因遇到美莎克而在日本奄美大岛附近海域失踪[18]。 9月3日,日本九州岛有至少18人因受美莎克影響而受伤[19]。 韓國和北韓9月2日上午9时起,韩国政府将国家灾难危机预警级别从“警戒”上调至4个预警级别中的最高级别“严重”[14]。美莎克登陸釜山時,造成1人死亡12人受傷[20]。美莎克吹襲期間,北韓電視台罕有地24小時報道風暴消息。 這起事件的源頭,要追溯至 8 月 28 日於菲律賓東方海域上生成的梅莎颱風。梅莎颱風汲取大量來自溫暖海水的熱能,在太平洋高壓的導引之下,向北移動,陸續侵襲日本沖繩、九州、韓國後,在中國東北上空,轉變為溫帶氣旋,並逐漸消亡。 美國科羅拉多州首(消亡以後)由於梅莎颱風輸送大量暖空氣至較冷的中高緯度區域,促進南北冷暖氣團的熱量交換,也就是冷空氣南下至低緯度,暖空氣北上至高緯度,因此加速兩極暖化現象,破壞了南北冷暖氣團之間原有的平衡,最後使大量來自北極的寒冷空氣迅速往北美洲移動,造成加拿大及美國內陸的氣溫驟降,並伴隨了強風及降雪。[21]。 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中國大陸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