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小僊
顏小僊(1925年—2020年),字小仙,號二僊[5],又號無猜老人,江蘇揚州人,花卉寫意國畫家,顏二民孫女、顏裴仙女兒,曾擔任中華民國書畫學會理事一職。[6][7][8]其於師專畢業後曾在江蘇省鎮江小學執教。顏小僊先於1949年隨夫至臺灣,定居高雄[9],並在此之後繼續從事繪畫及教學[10][11][12],同時也與沈耀初、姚夢谷、喻仲林、臺靜農、陶壽伯、葉醉白、傅狷夫、吳平一同活躍於臺灣書畫界[13]。1961年,其與楊作福、陳大川、王廷欽、韓石秋等人在高雄一同創立「海天藝苑」(今高雄市中國書畫學會),為高雄市最早成立的書畫社團[14][15][16]。其擅花卉[17],作品入藏國立歷史博物館[17]、國立臺灣美術館、國立國父紀念館、北京大学、中国美术馆、揚州美术馆、杭州美术馆。 顏小僊曾在1987年6月獲得中華民國書畫學會「國畫金爵獎」[4][18]、在1993年至1995年擔任臺北縣國際崇她社社長,於1998年1月獲得「傑出國際婦女獎」,並曾在臺灣舉辦過三次個展,日本、韓國、美國及揚州各一次,另曾有多次聯展。 生平1925年,顏小僊在江蘇揚州出生。其自幼隨祖父、母親學習詩書畫藝。1949年,受國民政府遷臺影響,顏小僊隨夫至臺灣,定居高雄。[9]1977年,其夫離世,舉家北遷。[9]1978年7月,顏小僊於日本東京第14屆《東京亞細亞美術展》參展,並出席東京美術館揭幕典禮。1987年2月1至7日[19][20],顏小僊應華僑文教服務中心[20]、洛杉磯華人藝術家雅集[20]、中國文化服務中心[20]、北美事務協調會駐羅安琪辦事處[21]邀請於美國洛杉磯華僑文教中心舉辦個人展覽。1987年6月,顏小僊獲中華民國書畫學會「國畫金爵獎」。顏小僊曾在1993年至1995年擔任臺北縣國際崇她社(今新北市國際崇她社)社長,大力推廣公益,於1998年1月27日崇她社30週年大會獲頒「傑出國際婦女領袖獎」,中華民國前總統馬英九親臨頒獎[22]。1998年4月,其受北京大學邀請參與《北京大學百年校慶書畫邀請展》,展出其《歲寒三友圖》。[23]2002年11月,其於江蘇揚州參加《揚州八怪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其作品於江蘇揚州《顏二民暨後裔書畫展》與其家族四代的作品一同展出[24]。2005年5月,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顏小僊國畫個人80回顧展》。2006年8月,揚州日報於江蘇揚州舉辦創刊50週年書畫作品展《歌詠是揚州》,其中包含顏小僊作品。2007年4月 《中國優秀女畫家展》於中國杭州展出[25]。2011年4月,國立國父紀念館展出《慶祝建國百年百家萬歲書法展》,其中包含顏小僊作品。2014年,顏小僊於《中國美術報》在杭州市舉辦的《中國優秀女畫家作品展》展出其作品。2020年,顏小僊逝於臺灣。[來源請求] 作品顏小僊對藝術的看法
評價1987年,中國書畫學會金爵獎評選委員對顏小僊的評語:「小品重雅趣,大幅重氣勢,查其畫面,覺其真情,其意得,其筆墨爽朗,其設境遼闊,非倖進者可及也!」[4] 藝術評論家,臺北故宮的馬晉封1991年評曰:「目下畫壇,花卉作者甚火,其中卓然有成者,丹徒顏小僊女士尤為最。」[24][3] 臺灣書畫歷史評論家鍾弘年曾評顏小僊曰:「女史畫家氣韻厚潤生動,毫無閨閣胭脂之氣,放筆縱逸,沉著酣暢,雖是丹青點染,卻不落俗妍,狀物寫神之外,尤有像外之妙趣。」[24][3]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筆名石坡)曾寫道:「嘗與國畫家,顏小僊女士研討繪畫之道,就其所做花鳥中經驗中體會,她曰:『繪畫製作之條件,乃在於作者將思想,情感,寄寓在素材應用,無分何類方法,均已能表現出作者深切的感動為尚』。」[28][29] 藝術歷史評論家薛鋒曾在《濃彩淡抹顏家風》一文評論:「(顏小僊)用筆小寫意,但在奔放中自有矩獲,嚴謹中不失隽逸,表現出更獨到的造詣。」[3] 揚州文化研究所所長韋明鏵在《揚州煙花臺北雨》寫到:「颜小僊除了遵循颜氏家学之外,她在用色上受到了海上画派和岭南画派的影响。她画的向日葵,甚至令人想到梵高。」[30] 李奇茂曾評論:「由形到神,由神到法」、「她的畫,立基於她的書法。她以寫字的筆法,帶入畫中的線條,用筆大膽而豪俊、雅而逸。書及畫,由於勁道十足,顯現活躍的生命力。」[31] 揚州顏門四代家系參見注釋參考資料
相關文獻書籍
期刊
新聞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