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葦昀(英語:Kuo Wei Yun,1981年10月2日—),台灣男歌手、演員、創作人和製作人,藝名Toro,舊名郭一雋,為男子團體Energy成員之一。曾經淡出演藝圈幕前,建立個人事業並出任亞洲網路媒體公司總裁顧問等職務,也是Energy發起人及創團成員。原為團體內人氣最高、粉絲最多和曝光度最高的成員[1],轉任幕後工作之後鮮少曝光和受訪[2]。2024年,Toro以Energy團員身分再戰樂壇。
演藝生涯
Toro來自台南的紡織世家,他在17歲、高中時曾參加日本傑尼斯事務所舉辦的全球海選活動,獲得「近畿小子」團員堂本光一評選為第一名,原先預計加入「小傑尼斯」到日本發展,最後因語言隔閡等因素放棄簽約[3][4]。之後,Toro認識Energy成團時的經紀人,成為團體的首位團員;而Energy的另一團員坤達和他是新店高中的同校好友[4],透過他引薦加入團體[1]。2002年7月,他以創團人身份成立Energy後正式出道,擔任團內詞曲創作,Energy創下出道剛發行首張專輯便完成舉辦萬人演唱會的紀錄[5]。亞洲演唱巡迴期間,2003年7月因經紀人和其他團員糾紛而離開團體、加入喬傑立娛樂,隨即在三立電視台偶像劇擔任《雪天使》男主角[3],也是台灣第一位包辦片頭曲和片尾曲詞曲創作並演唱的男主角[6][7]。之後,Toro以半自傳方式出版個人圖文集《打開鮪魚罐頭》,於金石堂、博客來的排行榜蟬連兩週全國冠軍。
2004年,他出演新加坡電視劇《任我遨遊》同樣擔任男主角、片頭和片尾曲創作及演唱,該劇成為新加坡同時段收視紀錄第一的作品,同年主持台視節目《嘻哈披頭四》,與出任MTV音樂台日韓節目的VJ。同年創下新加坡、馬來西亞簽名會人潮紀錄,並於年底成立視覺系舞蹈團體台風,團體於2006年正式解散後,赴美國紐約攻讀舞台表演。
2008年成立「Toro production」及發佈搖滾樂團Overdose,擔任其經紀人與製作人[6],並啟發香港Bro5組合和培訓OMG舞蹈團體。2009年加入日本吉本興業,期間演出日本電影《友友友友友》及三立《我們發財了》電視劇。2012年擔任香港林建岳公司「寰亞電影集團」台灣區總監,同時在時尚雜誌Men's Uno擔任專欄作者。2016年創立電影公司[6],並出任網路媒體平台總裁。在此期間,Toro擔任亞洲網路媒體公司的總裁顧問,為嘻哈唱片公司「Def Jam」提供服務[3]。2020年以製作人身份整合溫昇豪、是元介、紀言愷、藍鈞天成立「男人KTV」組合,於台北舉辦演唱會。2021年創作《火神的眼淚》影集片尾曲《繞》,該曲成為當季音樂點擊冠軍。2023年,Toro參演戲劇《百味小廚神 中元大餐》,他扮演引導主角與親人見面的「土地公」[3],並擔任戲劇原聲帶音樂統籌[8]。
直到2024年,Toro以Energy團員身分加入相信音樂、再戰樂壇[9]。
演出作品
電視劇
電影
微電影
音樂作品
專輯
年份 |
專輯
|
2002 |
Energy 《Come on》
|
2003 |
Energy 《無懈可擊》
|
2003 |
Energy 《E3》
|
2004 |
《雪天使》電視原聲帶
|
2004 |
《紫禁之巔》電視原聲帶
|
2005 |
《愛的奇蹟》
|
2005 |
台風 《天大地大》
|
2006 |
《愛的奇蹟2 - 跳舞吧J-star》
|
2024 |
Energy 《HERE I AM》
|
創作作品
演唱人 |
作品類型 |
歌名
|
黃曉明 |
作詞 |
你說的對
|
台風 |
詞曲 |
破浪號
|
詞曲 |
狂愛戰隊
|
詞曲 |
西風的話
|
詞曲 |
吸血鬼
|
作詞 |
傷心的石頭
|
台風、顏行書 |
作詞 |
任我遨遊
|
台風、許孟哲 、祝鏘博 |
作詞 |
神槍手 Sniper
|
顏行書、郭葦昀 |
作詞 |
對手
|
張智成、郭葦昀 |
詞曲 |
謝謝
|
郭葦昀 |
詞曲 |
暴風雨
|
作詞 |
你應該知道
|
作詞 |
Give It Up
|
作詞 |
忘了愛
|
BRO5、郭葦昀 |
作詞 |
愛鬥idol
|
BRO5 |
作詞 |
Kiss Enough
|
作詞 |
Vinaka!斐濟大作戰
|
作詞 |
瘋悲催
|
BRO5、Octobeez |
作詞 |
暴走NaNa
|
許孟哲 |
作詞 |
沒有不可能
|
Energy |
作詞 |
7Days
|
作詞 |
末日秀
|
作詞 |
金銀島
|
作詞 |
Get Away
|
作詞 |
極度危險
|
作詞 |
只有我
|
作詞 |
One Last Chance
|
作詞 |
Oh!Yes
|
詞曲 |
二次西遊
|
Energy (Ft. T-rush) |
作詞 |
Live It Up
|
5566 |
作詞 |
不辣不辣
|
作詞 |
Easy Come Easy Go
|
作詞 |
One More Try
|
作詞 |
For You
|
作詞 |
最後一秒
|
作詞 |
Bounce
|
作詞 |
It's Our Party Time
|
5566、K One
|
作詞
|
風雲變色
|
王少偉、許孟哲 |
作詞 |
誤會大啦
|
明道、祝釩剛 |
作詞 |
不後悔的決定
|
183club |
作詞 |
感情線
|
劉偉德 |
作詞 |
不夠勇敢
|
劉偉德、祝鏘博 |
作詞 |
怎麼了 What's Wrong
|
台風、183club、 LaLa、七朵花 |
作詞 |
愛的奇蹟(樂園Paradise)
|
K One |
作詞 |
Look Into My Eyes
|
作詞 |
浪漫舞會
|
作詞 |
Gossip
|
作詞 |
討好
|
R&B |
作詞 |
1000個你
|
作詞 |
我的花木蘭
|
作詞 |
接力賽
|
作詞 |
Tell Me Why
|
作詞 |
愛的Bubble
|
T-rush |
作詞 |
新生活運動
|
陳冠希 |
作詞 |
Angel
|
作詞 |
夏夜神話
|
作詞 |
就是要
|
何嘉莉 |
作詞 |
未來
|
JPM |
作詞 |
笑自己
|
黃齡 |
作詞 |
原諒
|
江美琪 |
作詞 |
繞
|
七朵花 |
作詞 |
Say You Love Me
|
周籽言 |
作詞 |
百味
|
作詞 |
迷路三煩市
|
翁航融 |
作詞 |
航融
|
Sam Lin |
作詞 |
終遇見
|
韓庚 |
作詞 |
還跟在你身邊
|
梁永泰 |
作詞 |
女孩
|
莫凡新 |
作詞 |
工具人
|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2020年代 | |
---|
註:2010年起Hito男團體獎、Hito女團體獎合併為「Hito團體獎」,2011年改辦 全球流行音樂金榜,2012年此獎項改為「Hito最佳團體」,2020年未頒發該獎項。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註(1):1993-2004年僅頒發“最佳組合獎”,包含所有團體。2005年一分為二,頒發“最佳組合獎”及“最佳樂團獎”。 註(2):2014年第19屆因最佳團體獎與最佳樂團獎報名件數較少,故將兩個獎項合併為最佳團體獎頒發。 |
|
---|
1990年代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註(1):2000-2003年將“最佳新人獎”擴增區分為金、銀、銅獎,以鼓勵更多樂壇潛力新進歌手。 註(2):2008-2010年更改獎項名稱為“優秀新人獎”,以鼓勵更多樂壇潛力新進歌手,2011年再度更回名稱為“最佳新人獎”。 |
|
---|
2000年代 | |
---|
2010年代 | |
---|
註:新城國語力頒獎禮自2016年起結束,此獎項亦由此停止頒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