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美龍德宮
講美龍德宮(臺灣話:Káng-bí liông-tik kiong),或作港尾龍德宮,台灣澎湖縣白沙鄉講美村公廟,全澎湖唯一主祀玉皇三公主的廟宇[1][註 1],法師流派為普庵派。[2]:60–6223°37′57″N 119°35′56″E / 23.632555°N 119.598901°E 沿革「講美村」在清領時期稱作「港尾社」,乃取社區聚落分布於北山嶼「鎮海港」尾端而得名;日治時期延續其名,作「港尾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民國44年(1955)經村民大會決議,易名「講美」,沿用迄今。[3] 港尾村落公廟龍德宮的建立時間不詳:根據廟中敬獻匾額「僊度蓮胎」中,落款「康熙庚子楊敬脩虔立」窺知,龍德宮約莫在康熙59年(1720)便已存在。[4]此外,「僊度蓮胎」係根據《封神榜》中,哪吒割肉削骨,以還父母恩,再化作蓮藕復活的典故,殆可推論龍德宮最初奉祀的主神並非玉皇公主,而是三太子哪吒。[4] 「玉皇三公主」原先僅為龍德宮陪祀神明之一,今神像前端懸掛一公主梳妝所用的銅鏡,根據村民郭宗力落款的敬獻時間判斷,約莫在嘉慶25年(1820)之前,該村落便已有祭祀三公主的習俗。[註 1][4] 關於三公主信仰緣由,依〈講美龍德宮整建碑記〉記述:相傳有清之際,有村民乘載貨船往來於港尾與唐山之間,航行過程中遭遇颱風,幸賴神明保佑,安抵唐山,船甫上岸,便見玉皇七公主廟,旋即入內膜拜並獲得開示,村民知曉航程乃蒙玉皇三公主顯靈搭救,遂恭請三公主分身至港尾以供奉香火,順利獲得神明應允。玉皇三公主安座於港尾社廟宇後,因其靈驗非常,且有求必應,香客絡繹不絕,港尾村民為叩謝神恩,便再遠赴唐山,敬邀玉皇大公主、二公主、四公主和五公主悉數分香來澎,五尊玉皇公主便自此齊奉於港尾村宮廟中。[註 1][5] 講美龍德宮改奉玉皇公主為主神時間不詳,根據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的調查,龍德宮在當時便將玉皇公主登記為主神,故1937年即為主神確切變動的年份。[4] 整建紀錄迄今龍德宮可考有七次整建的記錄,分別是清季兩次:道光30年(1850)與光緒16年(1890)、日治時期一次:大正九年(1920)、戰後三次:民國53年(1964)與民國63年(1974)與民國77年(1988)[4][6];第七次整修工程的時間為民國94年(2005),當是時,龍德宮廟身已不堪多年寒暑易節,乃至屋頂漏水嚴重,遂訂於該年正月重啟整建,並於同年十二月落成,此次工程總共耗資新台幣1428萬元整。[註 1] 獅怪軼聞講美村早期是澎湖當地有名的「石匠村」之一[7],往昔廟宇石雕工作多由村中師傅負責[6]。 民國53年(1964)龍德宮正進行修建之際,廟前石獅採以泥塑而非傳統石雕方式製作,當時延請的泥塑師傅技術不佳,施作獅子過程中頻頻發生失誤,導致泥塑石獅完工後,外型失真,甚為難看。嗣後,廟宇竣工,講美村村境極為不寧,意外事故接連不斷,甚至傳出村民死亡之情事,只得請示廟中神明,始知是泥塑石獅化作獅怪,現身騷擾村民而致。當時為了妥善解決此事,特地商請有交陪廟之誼的後寮威靈宮幫忙,威靈宮蔣府王爺順利收伏獅怪之後,再雕作一雙新的石獅安置廟前[6]。 柳青薰對「獅怪作亂」的口述版本,另外補充「講美龍德宮的石獅跟著三公主久了所以成精,趁三公主不在宮內時,於晚上幻化成人形騷擾村人。」一事。[6] 圖輯講美龍德宮正廳門兩側楹聯,乃近代知名書法家于右任之墨書。[註 1] 文物
相關條目註釋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