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衛宸威殿
西衛宸威殿(臺灣話:Sai-uē Sîn-ui-tiān),初作宸威廟,台灣澎湖縣馬公市廟宇,西衛里公廟,主祀玄天上帝,隸屬東西澳角頭廟,媽宮三甲七保之一,亦為澎湖天后宮交陪廟成員。[1][2]法師流派為「普庵派」之「玉皇勅令雷令支派」。[3]:60–62 沿革西衛地名源自為軍事據點,可追溯至明鄭東寧王國時期,鄭成功攻佔澎湖之後,任命將領張在戌守媽宮港西北後方的港口,故稱「西衛」,清領時期後延續此名迄今,隸屬「東西澳」管轄,而有清澎湖廳十三澳之「東西澳」澳名[4],便係取自「東衛」和「西衛」兩處媽宮港後方的防守據點地名之故。[5][6] 西衛宸威殿開基年份不詳,據傳為康熙38年(1699年)八月間所建,初奉劉府元帥。乾隆25年(1760年)廟宇重建,增祀池府王爺、配奉池夫人像,始改稱「宸威廟」。乾隆56年(1791年),宸威廟新雕真武大帝軟身像,並奉為鎮殿主神,升「宸威廟」為「宸威殿」。西衛宸威殿復於嘉慶十年(1805年)進行第二次重修;同治三年(1864年)進行第三次重修,並於翌年仲春落成,該次為宸威殿在清領時期最後一次重修紀錄。[1][注 1] 日治時期初期,日本政府推行戒鴉片煙運動,澎湖地區透過媽宮一新社的鸞堂信仰大力響應,不乏有請神明敕賜甘露水、協助百姓戒除鴉片煙癮之情事[7][8],西衛宸威殿遂於明治34年(1901年)間,新雕鸞堂主神文衡聖帝金身(另雕真武二帝),響應一新社「清水解煙毒」之舉,並於寺廟東廂增祀觀音佛祖像,供女信徒誦經修行。明治42年(1909年),西衛宸威殿重修擴建,特迎王船,恭請代天巡狩的白、秦、朱、溫、趙五府千歲入殿;大正13年(1924年),王駕恭送離去後,又增祀白王爺金身供奉。[1] 二戰結束後,西衛宸威殿於民國53年(1964年)再起重建,重建之時,宸威殿內神明暫移至西衛金龍殿福善堂奉祀。民國90年(2001年),西衛宸威殿老舊傾圯,里民再起集資重建之議,遂成立重建委員會,並聘請高雄市金城寺廟設計事務所負責設計監造、洪添來承造,同年九月神明出火,移奉至西衛里活動中心,後拆廟夷平,另起新廟,於民國92年(2003年)10月22日竣工、10月30日入火安座,廟身坐北朝南,即為今貌。[1][9][注 1] 分火民國37年(1948年),移居高雄市苓雅區的西衛里民陳祐返澎,求取西衛宸威殿真武二帝香火,並雕鑄金身於家中奉祀,民國39年(1950年)其他旅高雄的鄉親商議之下,決議集資建廟,民國41年(1952年)起建「高雄宸威殿」,並於同年農曆三月初三入火安座,廟址位於高雄市新興區南華路127號。民國77年(1988年)、民國91年(2002年)間另有重建紀錄。[10][11] 圖輯
相關條目23°34′47″N 119°34′50″E / 23.579839°N 119.580478°E 注釋參考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