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倫·悉尼·派翠克·烈卡文 (英語: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 ,1946年2月21日—2016年1月14日),英國 男演員 及導演 。烈卡文以其深沉而慵懶的聲音而聞名,他於倫敦 的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接受培訓,並成為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RSC)的成員,在不少現代和古典戲劇作品中演出。他在1985年於RSC的舞台製作《危險關係 》中飾演凡爾蒙子爵(Vicomte de Valmont),後來於1986年轉到西區劇院 ,並在1987年轉至百老匯劇院 演出後,他獲得了東尼獎最佳戲劇男演員 的提名。
烈卡文的首個電影角色是在他獲選在1988年的《虎膽龍威 》中飾演反派人物漢斯·格魯伯 。後來他於1991年的《羅賓漢:盜賊王子 》裡飾演諾丁漢郡長 ,並憑此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他在1991年演出的電影《未了阴阳情 》中的主要角色而備受關注,因而首次獲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的提名,及後他在1995年的《理性與感性 》中對布蘭登上校 的詮釋和演譯,以及1996年《傲氣蓋天 》中的埃蒙·迪·華理拉 等配角角色廣受讚譽,並開始受到國際影壇矚目。後來他還因在1999年的《軟硬天使 》、《星河救兵 》和2005年的《星際快閃黨 》中的喜劇角色而聞名。
烈卡文於2001年—2011年這10年間為《哈利波特電影系列 》飾演神祕陰沉的賽佛勒斯·石內卜 一角而再度廣為人知,期間他還為2003年的《真的戀愛了 》、2007年的《魔街理髮師 》和2010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 》演出了。其最後的電影角色為2015年的《天眼狙擊 》及2016年的《愛麗絲夢遊仙境2:穿越魔鏡 》。
烈卡文也曾經參與許多舞台劇 和音樂劇 的演出,他於1978年作為《BBC 》的《莎士比亞劇集 》的一部分,以《羅密歐與朱麗葉 》裡作電視劇的首次演出,飾演泰伯爾特 一角。他的突破性角色是來自1982年《BBC》電視改編的《巴切斯特傳 》,他於當中飾演俄巴底亞·斯洛佩(Obadiah Slope)。後來他參演了電視電影,在1996年的《魔僧 》中飾演主角。
他所演出的角色曾獲《金球獎 》、《艾美獎 》、《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 獎》和《美國演員工會獎 》的榮譽,獲得眾多獎項的肯定。2009年,《衛報 》把他評為從未獲得《奧斯卡金像獎 》提名的最佳演員之一[ 1] 。
2016年1月14日,烈卡文因胰臟癌 去世,享年69歲[ 2] [ 3] 。
早年生活
阿倫·悉尼·派翠克·烈卡文 (英語: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 )於1946年2月21日出生於倫敦 的阿克頓 地區[ 4] [ 5] [ 6] ,其父親伯納德·威廉·烈卡文(英語:Bernard William Rickman )是一名前二戰 飛機裝配 工,戰後成為了工廠工人,房屋油漆工和裝修工,而母親瑪格麗特·多琳·羅斯(英語:Margaret Doreen Rose ),其娘家姓氏為巴特利特(英語:Bartlett )[ 6] [ 7] [ 8] [ 9] [ 10] [ 7] [ 8] [ 9] 。生於工人家庭 的烈卡文,其父母分別具有愛爾蘭 裔和威爾斯 裔的移民 背景。烈卡文後來於2015年4月說:「我正在跟莎琳·斯皮特里 談論成為凱爾特人 的事,你們如何互相聞出來,因為我母親的家人是威爾士人。我身上並沒有多少英國血統[ 11] 。」他的父親是個天主教會 的信徒,而母親信奉循道宗 [ 12] 。他家中有兩個分別名為大衛(David)和米高(Michael)的兄弟,還有一個名叫希拉(Sheila)的妹妹[ 6] ,他在四名兄弟姊妹裡排行第二。
烈卡文在出生時下巴緊繃,有助於他能以深沉的嗓音和慵懶的語調說話,這使他聲名鵲起[ 13] [ 14] 。烈卡文自己曾說過,一位聲樂教練告訴他,指他有一個「痙攣的軟齶」[ 15] 。他的父親在他八歲的時候因癌症去世,遺下他的母親獨力養育他和三名兄弟姐妹。根據傳記作者莫琳·帕頓(Maureen Paton)的說法,這個家庭被議會重新安置並搬到HM監獄苦艾灌木叢 以西的阿克頓村(Acton estate),他的母親在那裡努力透過郵局的工作獨自撫養四個孩子[ 6] [ 16] 。烈卡文的母親後來於1960年再次結婚,但三年後跟烈卡文的繼父離婚[ 6] [ 12] [ 17] 。
烈卡文於16歲的時候遇到他的長期伴侶瑞瑪·赫頓 之前,他指自己的第一次暗戀是在10歲的時候,當時他在學校的運動會上愛上了一個名叫阿曼達(Amanda)的女孩[ 18] 。小時候的烈卡文就讀於西阿克頓第一學校[ 19] ,隨後入讀阿克頓的德文特沃特小學(Derwentwater Primary School),當時他擅長於書法 及水彩 繪畫,其造詣十分出色。後來他透過直接資助系統 到倫敦的拉提默中學 就讀,期間他取得獎學金 並在那裡開始涉足於戲劇 演出。中學畢業後,烈卡文從1965年至1968年繼續升讀至車路士藝術與設計學院 [ 20] ,並立志成為一位平面設計師 。後來他獲得獎學金 ,從1968年至1970年就讀於皇家藝術學院 [ 21] ,期間他獲得皇家藝術學院的獎學金繼續進修。他的訓練讓他成為皇家藝術學院校內雜誌《ARK》、《諾丁山先驅報(Notting Hill Herald)》的平面設計師,他認為這是比表演更穩定的職業;他後來指,「戲劇學校不被認為是18歲的時候所做的明智之舉[ 22] [ 23] [ 24] 。」此後,烈卡文成為了英國裡最傑出、最多才多藝的舞台演員及影視演員之一。
畢業後,烈卡文跟幾個朋友開了一家名為「Graphiti」的平面設計工作室,但經過三年的成功經營,他決定要追求表演事業上的專業。因此他寫信要求參與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RADA)的試鏡[ 25] ,隨後他從1972年到1974年於RADA就讀[ 26] 。在那裡,烈卡文開始研讀莎士比亞 的作品,並於在校期間曾經贏得幾項戲劇方面的獎項,他還透過替奈傑爾·霍桑 爵士和拉爾夫·理查森 爵士等知名英國演員擔任梳妝台 ,從事化妝師 的工作來支持自己的生活[ 27] 。在求學階段,烈卡文於RADA接受正式的戲劇和歌唱訓練,也有參與音樂劇 的演出。
演藝生涯
1980年代
烈卡文從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RADA)畢業後,他跟英國話劇團及一些實驗劇團作廣泛的合作,他們在皇家宮廷劇院 演出的作品包括了契訶夫 的《海鷗 》,以及斯努·威爾遜 的《草寡婦(The Grass Widow)》,並三度於愛丁堡國際藝術節 上出現。1978年,他跟宮廷劇團一起於演出,並得到《羅密歐與茱麗葉 》和《橋上的風景 》等戲劇中獲得角色。在跟皇家莎士比亞劇團 (RSC)合作時,他獲選進入《皆大歡喜 》的劇目。他的突破性角色是在1982年的《巴切斯特傳 》中,那是《BBC 》對特洛勒普 的首兩輯《巴切斯特》小說的改編,烈卡文於當中飾演牧師俄巴底亞·斯洛佩(Obadiah Slope)[ 13] [ 28] [ 29] 。
阿倫·烈卡文唯一一位兩次入選《最偉大反派》名單的演員,這不足為奇——他如此熱衷於做壞事。傳說他一直拒絕諾丁漢警長的角色,直到大家一致同意他可以利用它做任何他喜歡的事情——據傳聞這讓凱文·科斯特納(Kevin Costner)感到懊惱的是,其中包括偷走了整個該死的節目。每個冷笑,每次翻白眼,每次憤怒的怒火都令人賞心悅目。無論他是取消聖誕節或是以勺子切開你的心,烈卡文取悅觀眾的啞劇反派是徹頭徹尾的英雄。
— 《帝國雜誌 》對於烈卡文的演出,把他對諾丁漢郡長 (第14位)和漢斯·格魯伯 (第4位)的演譯列入他們的《最偉大反派》的名單[ 30] 。
1985年,由皇家莎士比亞公司(Royal Shakespeare Company, RSC)製作,由霍華德·戴維斯 執導,基斯杜化·咸頓 改編自《危險關係 》的戲劇中,烈卡文被賦予飾演男主角—凡爾蒙子爵(Vicomte de Valmont)[ 31] 。RSC製作於1986年轉至西區劇院,烈卡文所扮演的角色予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評論界和大眾稱為「雅而無情的感情騙子」。該戲劇後來於1987年飄洋過海來到百老匯之後,烈卡文憑著他於戲劇中的出色表現,他首次獲得《托尼獎 》及《戲劇桌獎 》的提名[ 32] 。
1988年,烈卡文在動作驚悚片《虎膽龍威 》中飾演德國恐怖分子頭目漢斯·格魯伯 ,那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電影 。跟布斯·韋利士 主演的烈卡文,他的演譯為他贏得了好評,並在《AFI百年百大英雄與反派 名單》中,位列電影史上第46位的最佳反派人物[ 33] 。烈卡文後來透露自己由於不認為《虎膽龍威》是他想要拍的那種電影,因此他幾乎沒有接下該角色[ 34] 。
1990年代
1990年,烈卡文於《捍衛遊俠 》中飾演跟湯姆·塞立克(Tom Selleck)對立的澳洲人艾略特·馬斯頓(Elliot Marston)。翌年,烈卡文於凱文·雷諾茲 執導,在改編電影《俠盜王子羅賓漢 》中飾演諾丁漢郡長 ,並在片中跟奇雲·高士拿 及摩根·費曼 演對手戲。《娛樂週刊 》稱,雖然羅賓漢「讓評論家和電影觀眾未能留下深刻印象,但烈卡文的興高采烈邪惡惡棍卻成為這個夏季最受關注的演出」[ 35] 。對於他的表現,使他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烈卡文於獲獎後稱:「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健康的提醒,微妙並不是一切[ 36] 。」儘管他在電影中扮演反派角色的能力獲得了媒體的讚譽[ 37] [ 38] ,然而他對作為反派的分配扮演同一類型角色 提出了質疑。在這10年裡,他參演了一系列挑戰媒體認知的角色[ 39] 。
烈卡文很快就踏上了主角之路,例如在1991年的獨立愛情電影《未了陰陽情 》中飾演浪漫的主角占美(Jamie)。該電影由安東尼·明格拉 執導,事實證明由烈卡文與茱麗葉·史蒂文 主演的電影取得了重大的成功。烈卡文獲得了另一項《英國電影學院獎 》的提名,並獲得《標準晚報英國電影獎 》的最佳男主角,及《倫敦影評人協會年度男演員獎 》。對於烈卡文能夠打破電影反派的模式,評論家羅渣·伊拔 表示:「這個人是烈卡文,你會在銀幕上看到他,你並且知道自己在某個地方見過,並在電影中一直擾亂你的記憶,卻沒有把他是《虎膽龍威》中的反派聯繫起來[ 40] 。」
幾年後,在李安 改編自珍·柯士甸 的小說的1995年電影《理智與情感 》,烈卡文於當中獲選飾演布蘭登上校 。該電影的主演還有愛瑪·湯遜 、曉·格蘭特 及琦·溫斯莉 。湯普森指出,烈卡文能表達那種「其本性的非凡甜美」,就像他在其他電影中演譯過「如此有效的馬基雅維利類型」一樣[ 41] 。由於其表現,烈卡文獲得其第三個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男配角 的提名,以及他的首個《美國演員工會獎 》的提名。次年,烈卡文於尼爾·喬丹 的時代劇《傲氣蓋天 》中飾演埃蒙·迪·華理拉 ,該片的主演還有里安·納遜 、茱莉亞·羅拔絲 和斯蒂芬·瑞 。烈卡文第四次獲得《英國電影學院獎 》的提名。
演而優則導,烈卡文於1995年在倫敦阿爾梅達劇院 執導了《冬日訪客 》,並於1997年上映了同一戲劇的電影版,由艾瑪·湯普森 跟她現實生活中的母親菲莉達·勞 主演,烈卡文在當中自編自導並客串演出[ 42] 。1996年,烈卡文在《HBO》的電視傳記片《魔僧 》中,飾演「魔僧」拉斯普京。他憑藉該角色,獲得黃金時段艾美獎有限或選集系列最佳男主角 、美國演員工會迷你劇或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和金球獎迷你劇或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 [ 43] 。
1997年10月,烈卡文獲英國的《帝國雜誌 》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出色的100位影星」的第59位,以及「50歲以上在世的最偉大影星」的第19位。同年,由烈卡文在當中自編自導並客串演出的電影版《冬日訪客》上映,該片一舉攬獲了1997年的《芝加哥國際電影節 》金雨果獎最佳電影獎、1998年的《克羅魯迪斯獨立電影協會 獎》最佳導演的提名、1998年《布魯塞爾國際奇幻影展 》的觀眾選擇獎、1999年《捷克獅獎 》的最佳外語片...等多項殊榮。烈卡文在1990年代的舞台表演還包括1998年的《安東尼與克麗奧佩托拉 》中飾演馬克·安東尼 ,跟海倫·美蘭 飾演的埃及妖后 一起演出,該戲劇由皇家國家劇院製作,於1998年10月至12月在倫敦皇家國家劇院 的奧利維爾劇場(Olivier Theatre)演出。
在烈卡文作為演員的職業生涯中,他所扮演喜劇角色,包括在1999年的邪典經典科幻電影《星河救兵 》中戲仿亞歷山大·戴恩爵士(Sir Alexander Dane)/拉撒路博士(Dr. Lazarus),同片的演員還有提姆·艾倫 、薛歌妮·韋花 、森·洛維爾 及托尼·舍盧卜 。洛維爾指烈卡文在「他在確保劇本符合戲劇性的角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而且一切背後都有很強的邏輯和理由[ 44] 。」他還在奇雲·史密夫 的《軟硬天使 》中飾演天使梅塔特隆 ,以及上帝的聲音[ 45] 。
雖然烈卡文在電影領域取得了極為光輝耀眼的成就,然而烈卡文更鍾情於舞台劇 演出,他曾編、導、演過多部知名舞台劇,並多次因為要進行舞台劇演出而推卻眾多出色的電影劇本。
2000年代
烈卡文出席2007年的翠貝卡電影節 。
2000年,烈卡文出現於BBC第一台 與維多利亞·伍德 的聖誕節特備節目《維多利亞·伍德與所有鑲邊飾物 》,烈卡文飾演於滑鐵盧戰役中的一位年邁的上校,他跟密銀·域斯 角色被迫解除訂婚的婚約[ 46] 。
2001年,烈卡文首次在《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 》中飾演魔藥大師賽佛勒斯·石內卜 ,他在整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2001年 - 2011年)中對其角色有著深沉的刻畫,但在該系列的早期,其角色的動機並不明確[ 47]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 於2007年出版,那時世人才知曉石內卜背景)。
2002年,烈卡文於諾爾·克華德 的浪漫喜劇 《私生活 》的舞台劇上表演。在西區的諾埃爾·科沃德劇院 成功演出後,該劇移師至百老匯演出,並於2002年9月結束;他在《羅蘭士·奧利花獎 》及《東尼獎 》的獲獎作品中,跟《危險關係 》中的聯合主演琳賽·鄧肯 與導演侯活·戴維斯 重聚[ 48] 。同年,烈卡文成為了皇家藝術戲劇學院的副主席。此外,他繼上一次於《托尼獎》獲得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後,他於2002年因《私生活 》中的角色而再度獲得該獎項的另一次提名。
2003年,烈卡文在閱讀過一位在加沙走廊 被以色列推土機壓死的美國行動主義 者——若雪·柯利 所發表的電子郵件後,烈卡文跟凱瑟琳·維納 一起撰寫了《我的名字是雷切爾·科里 》的戲劇劇本,此作品是講述一名年僅23歲的美國女孩,她在2003年3月16日被以色列 的武装推土機碾斃,這也是他產生了製作該戲劇的動機。烈卡文跟科里一家成為了朋友並贏取得他們的信任,根據是雷切爾·科里的日記和來自加沙(Gaza)的電郵等書信文字進行改編,該劇並由烈卡文執導。該戲劇於2005年4月開幕,烈卡文並於倫敦的皇家宮廷劇院 執導了首映式。此戲劇於2006年的《戈爾韋國際藝術節 》和《愛丁堡藝術節 》中上演,並於同年的3月至6月在倫敦西區 的劇場劇院 上演。該戲劇受到熱烈的歡迎[ 49] [ 50] [ 51] ,烈卡文更憑此獲得《劇迷選擇獎(Theatre Goers' Choice Awards)》的最佳導演。然而到了翌年,它最初轉到紐約劇院工作室 的時候,因為由於可能會遭到那些認為它是「反以色列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宣傳鼓動部 」的抵制和抗議而被無限期「推遲」。烈卡文譴責那是「出於恐懼而產生的審查制度」。英國製片人譴責這一決定是審查制度並撤回該劇的演出。東尼·庫許納 、哈羅德·品特 與雲尼莎·烈姬芙 等人批評了無限期推延演出的決定。它最終於外百老匯 開放,並於同年10月15日在另一家劇院作首次進行了48場演出。這部單人劇的評論褒貶不一,此後該劇一直在世界各地的場地上演出[ 52] 。儘管此劇在親以色列團體的反應不佳,但它非常受歡迎,尤其是在倫敦。「我從沒想過這部戲會引起如此激烈的爭議」,烈卡文說。他補充指,「很多猶太人支持它。紐約製片人也是個猶太人,我們在每次演出後都進行了討論。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參與了討論,劇院裡沒有叫喊聲。人們只是在互相傾聽[ 53] [ 49] 。」
同年,烈卡文主演了以聖誕節為主題的浪漫喜劇《真的戀愛了 》,他飾演愛瑪·湯遜 角色的愚蠢丈夫哈利。該電影由李察·寇蒂斯 編劇和執導,獲《獨立報》稱為「現代經典」[ 54] 。2005年,他在科幻喜劇《星際快閃黨 》中替偏執型機器人馬文 配音,該片由馬田·費曼 、森·洛維爾 和素兒·達莎妮 主演。
2004年,烈卡文因在HBO的《天賜良醫 》中飾演阿爾弗雷德·布萊洛克醫生的工作而獲得《黃金時段艾美獎 》的提名。他還與薛歌妮·韋花 及嘉利-安·慕絲 一起為2006年的獨立電影《雪花糕療情 》演出,以及湯·泰華 執導的《香水:一個殺人者的故事 》(2006年)。後來,他跟尊尼·特普 一起參演廣受好評的添·布頓 電影《魔街理髮師 》,他在當中擔任杜平法官 一角,同片的還有跟他們於《哈利波特》中聯合主演的海倫娜·寶咸·卡特 和提莫西·史波 [ 55] 。
2007年,烈卡文於黑色喜劇《諾貝爾贖金 》中飾演自負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父親。
2009年,烈卡文獲都柏林大學 (愛爾蘭國立大學) 及文學和歷史學會 授予《詹姆斯·喬伊斯獎 》[ 28] 。
2010年10月和11月,烈卡文與琳賽·鄧肯 及費歐娜·蕭 在都柏林 的艾比劇院 演出了亨里克·易卜生 的《約翰·加布里埃爾·博克曼 》的同名角色[ 56] 。《愛爾蘭獨立報 》稱烈卡文的表現令人嘆為觀止[ 57] 。
2010年代
2011年,烈卡文出席於約翰黃金劇院 的活動。
2010年,烈卡文跟愛瑪·湯遜 一起演出BBC 的電視製作《午餐之歌 》。同年,他在添·布頓 的2010年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中為智蟲 一角獻聲[ 58] 。
烈卡文以賽佛勒斯·石內卜 的角色再次出現於《哈利波特 》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作品——2011年的《死神的聖物2 》之中。烈卡文在整個系列中對石內卜的演譯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59] 。《洛杉磯時報 》的肯尼斯·圖蘭 指烈卡文「一如既往地給人留下最持久的印象」[ 60] ,而《滾石雜誌 》的彼得·崔維斯 則稱烈卡文為「崇高在終於讓我們看到了那顆秘密的養育之心......石內卜帶著冷笑把它掩飾[ 61] 。」媒體報導把烈卡文的表現描述為值得提名至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 62] 。2011年,烈卡文最後一次被看見以石內卜的身份出現於獲得獎項的提名,包括在《第38屆土星獎 》以及《尖叫獎2011 》[ 63] 。
烈卡文跟琦·溫斯莉 出席2014年多倫多國際影展 。
2011年11月,烈卡文在百老匯的約翰黃金劇院 演出杜麗莎·瑞貝克 的新戲劇《研討會 》開演[ 64] 。然而烈卡文在獲得Broadway.com的《觀眾選擇獎》的「最喜愛戲劇男演員」[ 65] 及得到戲劇聯盟獎 的提名後,他於翌年4月份離開了製作[ 66] 。後來烈卡文跟哥連·費夫 與金美倫·戴雅絲 於2012年米高·荷夫曼 的《神偷艷賊 》中一起演出,那是1966年神偷艷賊 的重製版[ 67] 。
2013年,烈卡文與魯拔·格連特 合作《CBGB 》的電影中,他飾演東村朋克搖滾樂隊CBGB 的創始人喜力·克里斯托 [ 68] 。
2014年,烈卡文執導並共同主演了由琦·溫斯莉 、詹妮弗·艾莉 及史丹利·特治 主演的古裝劇情電影《凡爾賽的小風波 》。該電影於《2014年多倫多國際影展 》上首映。這部電影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評論家的一致共識寫道:「時尚而出色的演技卻從未發揮其戲劇性的潛力,《凡爾賽的小風波》是由一群才華橫溢的演員們付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所承擔的[ 69] 。」隨後那年(2015),他演出了基雲活 的《天眼狙擊 》,同片的演員有海倫·美蘭 、亞倫·保羅 和巴克哈德·阿卜迪 。這是烈卡文最後一次的銀幕表演。這部電影在《2015年多倫多國際影展 》上作首映並大獲好評,在《爛番茄 》根據175位評論家的意見而給予95%的評分,當中的關鍵共識寫道:「《天眼狙擊》既緊繃又適時,為現代戰時政治驚悚片提供了一種強有力的表演——而且異常理智——旋轉為現代戰時政治驚悚片[ 70] 。」
個人生活
2009年,烈卡文出席哈德遜聯合協會的活動。
1965年,19歲的烈卡文遇上當時18歲的瑞瑪·赫頓 ,後者於1970年代初成為他的伴侶,後來赫頓於1986-2006年成為了肯辛頓和切爾西倫敦自治市議會 的英國工黨 議員,以及倫敦金士頓大學 的經濟學 講師[ 71] [ 72] 。2015年,烈卡文坦承並證實他們已於2012年在紐約市舉行的私人儀式上結婚。二人從1977年開始便共賦同居,直至烈卡文於2016年去世。這對夫婦膝下並無子女[ 73] 。
烈卡文的兄弟米高是英國保守黨 萊斯特郡的區議員[ 74] ,而烈卡文是同為英國演員——湯姆·伯克 的教父[ 75] 。
烈卡文是英國研究基金會「Saving Faces」的積極贊助人[ 76] ,和世界表演者支援信託基金(International Performers' Aid Trust, IPAT)的榮譽主席,那是一個致力為世界各地的表演藝術家當中爭取基本的經濟所得和消除貧困的慈善機構[ 77] 。在討論到政治的話題時,烈卡文指自己「生來便是工黨的持牌成員」[ 29] ,是個正牌的黨員。根據烈卡文的日記,他於2008年婉拒了大英帝國的司令(CBE)勳銜 [ 78] 。
他去世前最後錄製的短片作品是為了幫助牛津大學 的學生為救助兒童會 和難民委員會 籌集資金和提高人們對難民危機 的認識[ 79] 。
烈卡文直到臨終前都是政黨的人物。他最後一次的銀幕演出是跟海倫·美蘭 於電影《天眼狙擊 》裡出現,他把它描述為「一部關於政府在使用無人機使用方面面臨的道德責任的電影」。
媒體形象
1993年,烈卡文於皇家戲劇藝術學院 (RADA)當選為理事會成員;隨後,他成為RADA理事會的副主席,也是其藝術顧問、培訓及發展委員會的成員[ 26] 。
1995年,烈卡文獲《帝國雜誌 》選為「電影史上100大性感男星」之一(排名第34位),並於1997年10月獲同一雜誌選為「史上首100名影星」榜單的第59位。在2009年及2010年,烈卡文再次獲《帝國雜誌》選為「100大性感男星」,兩次皆被列為50位演員中排名第8位。烈卡文也在《帝國雜誌》評選的「50歲以上最偉大的在世影星」中排名第19位,並兩度獲得百老匯托尼獎「最佳戲劇男演員」的提名:分別是1987年的《危險關係》,以及2002年重現諾爾·克華德 的《私生活》。《衛報 》把烈卡文命名為「從未獲得奧斯卡獎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提名的名單」中的「榮譽獎」[ 80] 。
烈卡文是2002年在專輯《當愛說話 》中朗誦莎士比亞 之《十四行詩 》的眾多表演藝術家之一,他還在蘇格蘭搖滾樂隊德克薩斯 題為《需求 》的音樂影片佔據重要的位置,該影片於2000年8月在《歐洲MTV》中首播[ 81] 。在該音樂影片中,德州组合的主唱莎琳·斯皮特莉(Sharleen Spiteri)跟烈卡文共舞一曲探戈;斯皮特莉談到了選擇烈卡文演出的原因:「我想必須得有個可以信賴的人扯掉我的外套,把我拉入探戈的節奏,所以我就想到了阿倫·烈卡文!」該音樂錄影帶獲提名至《全英音樂獎 (Brit Awards)》的「最佳英國音樂錄影帶」。
2011年,烈卡文於約翰·加布里埃爾·博克曼 的演出之後為粉絲擺姿勢拍照。
兩名分別為語言學家及音響工程師的研究人員發現,根據50個聲音樣本中,烈卡文與謝洛美·艾朗斯 兩人的聲音組合會是「完美的(男性)聲音」[ 82] 。《BBC 》表示,烈卡文那「宏亮 而慵懶的聲線是他的名片——讓隨意對話甚至是台詞的聲音也聽起來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具權威性的」[ 83] 。在他們為GCSE 戲劇學習的音域練習中,烈卡文由於其「出色的措辭與發音」因而獲得《BBC》選中[ 84] 。
烈卡文還在不少音樂作品裡出現,當中包括亞當·倫納德 創作的一首名為《不是阿倫·烈卡文(Not Alan Rickman)》的歌曲[ 85] 。這位演員在其袖子筆記中把它稱為「散步的玩家(A Strolling Player)」,他於麥克·歐菲爾德 的1992年專輯《管鐘II 》的曲目《鐘聲(The Bell)》中,他於當中的第一部分結尾處飾演「司儀」的部分並介紹了各種樂器[ 86] 。
作品列表
電視
電影
戲劇作品
獎項與提名
疾病與逝世
整個2005年,烈卡文接受了一種入侵性前列腺癌的治療,並最終在2006年1月進行了前列腺切除術 。此次手術恰逢《鳳凰會的密令 》的的選角,當時他正在考慮是否回歸劇組,但最終決定贊成,並指出:「獲勝的論點是這樣說的:『看透它,這就是你的故事。』[ 101] 」
2015年8月,烈卡文因輕微中風 送院,導致進而被診斷為患有胰臟癌 [ 3] 。然而他向外隱瞞其患上絕症 的事實,只向最親密的知己透露此消息。
2016年1月14日,烈卡文因胰臟癌 而在倫敦 病逝,享壽69歲[ 102] [ 103] [ 104] 。其遺體在2016年2月3日於肯薩綠地 的西倫敦火葬場(West London Crematorium)進行火化,其骨灰後來交給其妻子瑞瑪·赫頓 。烈卡文的最後兩部電影《天眼狙擊 》和《愛麗絲夢遊仙境2:穿越魔鏡 》,以及他逝世後製作上映的《英倫謎殺 》都有向其致意[ 105] 。
遺產
在烈卡文去世後不久,其粉絲們在倫敦國王十字車站 的「9¾月台 」標誌之下建立了一座紀念碑[ 106] 。烈卡文的去世跟同樣於四天之前去世的英國文化人物大卫·鲍伊 相題並論,鲍伊跟烈卡文跟同樣死於癌症和離世日期只相差四天,並且對公眾就其自身癌末的診斷結果隱瞞下來[ 107] [ 108] 。
自烈卡文去世的消息公布後,不少曾跟他聯合主演與合作的演員,以及跟烈卡文同期的演員和名人都紛紛於社交網站上發布悼念他的說話。由於他的癌症狀況並不是眾所皆知,因此一些近年跟他合作已久的人對此消息表示驚訝[ 71] ,如《哈利波特》系列的作者J.K.羅琳 表示:「他是一位極好的演員,更是位很棒的人。」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演員,飾演佛地魔 一角的賴夫·費恩斯 ,他寫道:「我不敢相信他就這樣離開了」;曾飾演魯休思·馬份 的積遜·艾薩斯 寫道:「這糟糕的消息嚇到我了」;飾演鄧不利多 一角的米高·甘邦 爵士告訴《BBC廣播四台 》指他是一個「好棒的朋友」和「真正的劇院和舞台的人」[ 109] 。在該系列的年輕演員中,飾演露娜·羅古德 的伊凡娜·林奇 表示當她碰到烈卡文所扮演石內卜的時候真的超可怕,但當他不「石內卜化」的時候,他真的非常地和藹可親,他就是如此善良和慷慨[ 110] ;作為榮恩·衛斯理 的魯伯特·葛林 表示,「就算他已經離開我們了,我還是可以聽到他的聲音[ 71] 。」飾演妙麗·格蘭傑 的艾瑪·華森 則寫道:「我真的覺得很幸運能夠跟一個這麼特別的人和演員一起工作並相處了這麼長的時光。我真的非常想念我們之間的對話」;而丹尼爾·雷德克里夫 則欣賞並感謝烈卡文對他的忠誠與支持,說:「不論我是在英國 還是美國 演出的舞台劇,我都很確定他有來看我在舞台上所做的一切,其實他不必這樣做[ 111] 。」
在西區劇院 的演出讓烈卡文成為明星的戲劇《危險關係》中,他被稱為「英國戲劇界的偉人」[ 112] 。曾經在添·布頓 的兩齣電影中跟烈卡文共同主演的尊尼·特普 ,他評論說:「那個聲音,那個角色,幾乎沒有人是獨一無二的了。他是獨一無二的[ 113] 。」曾跟他多次合作的凱特·溫斯蕾 在《倫敦影評人協會 獎頒獎典禮》上以熱淚盈眶的演說向他致敬,她憶起烈卡文的溫暖親切與大方[ 114] ,並不斷地懷念他的聲音,她補充說:「還有那個聲音!哦,他的那個聲音。」海倫·米蘭 女爵則指他的聲音「可能暗示著像蜂蜜般甜蜜,或是就像藏起來的短匕首一樣狠狠的刺你一刀[ 71] 。」愛瑪·湯遜 則這樣說:「他有著讓他成為偉大的藝術家的不妥協態度——他的那無法言喻又憤世嫉俗的機智,他對大多數事物具清晰的見解,他也看透了我...我從他身上學到了很多。」哥連·費夫 告訴《荷里活報道 》指,作為一名演員,烈卡文一直以來都是他的戲劇導師[ 115] 。《虎膽龍威 》的導演約翰·麥提南 說,烈卡文是他在銀幕上最為著名的反派角色的對立面,他一直以來都是以反派角色而知名[ 116] ,跟他本人的特質正好相反。伊恩·麦凯伦 爵士寫道:「在烈卡文悲傷的臉龐背後,那張臉如同笑起來也一樣美麗,他有著非常活耀的、渴望探求和實現的靈魂,他更是個謙遜但十分有力量的超級英雄[ 111] 。」作家兼導演的奇雲·史密夫 在他的播客節目《好萊塢快說(Hollywood Babble On)》中講述了一個關於烈卡文的10分鐘賺人熱淚的故事。烈卡文的家人對各界的「弔唁信息」表示感謝[ 117] 。曾經跟烈卡文於《理性與感性》中合作的導演李安 ,他在2016年在宣布奧斯卡入圍名單前的15分鐘得知烈卡文逝世的消息,他表示得知這個消息感到十分難過和惋惜,並指「他是個很好的演員,也是個很好的人。」
烈卡文於2022年出版了他從1993年—2015年日記集——《Madly, Deeply: The Diaries of Alan Rickman》(中文譯名《瘋狂與深情:艾倫.瑞克曼日記絮語》)[ 118] [ 119] 。
參考文獻
^ Singer, Leigh. Oscars: the best actors never to have been nominated . The Guardian. UK. 2009-02-19 [2022-09-1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9-27).
^ Alan Rickman, Harry Potter and Die Hard actor, dies aged 69 . BBC News. 2016-01-14 [2016-11-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1-20).
^ 3.0 3.1 Saul, Heather. Alan Rickman: British actor died from 'pancreatic cancer' . The Independent. 2016-01-15 [2018-11-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5).
^ Alan Rickman, actor - obituary . The Daily Telegraph.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1-10).
^ Profile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5-10-26., biography.com.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6
^ 6.0 6.1 6.2 6.3 6.4 Paton, Maureen. Alan Rickman: 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 . London: Virgin. 1996. ISBN 978-1852276300 .
^ 7.0 7.1 "Alan Rickman & Helen McCrory: 'With us it's mostly about laughter and the odd Martini'"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Independent . Retrieved 16 January 2020
^ 8.0 8.1 England & Wales births 1837–2006 . Vol. 11A. p. 1224. Print.
^ 9.0 9.1 England & Wales deaths 1837–2007 . Birth, Marriage & Death (Parish Registers). District no. 6001F. Register. no. F56C. Entry no. 094. Print.
^ Solway, Diane. Profile: Alan Rickman . European Travel and Life. August 1991 [2007-10-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10-06).
^ White, Hilary A. Alan Rickman – A working-class hero at the court of Versailles . The Irish Independent. 2015-04-13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07-18).
^ 12.0 12.1 Mackenzie, Suzie. Angel with Horns . The Guardian (UK). 1998-01-03 [2007-10-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6 October 2007).
^ 13.0 13.1 Alan Rickman: Beguiling monster who made Cherie weak at the knees . The Independent.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03-07).
^ Alan Rickman: Cinema's voice of honey-smooth villainy .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4).
^ Alan Rickman Is a Corrupt Banker (in John Gabriel Borkman) . Village Voice. [2022-07-1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2).
^ "Obituary: Alan Rickman."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8-07-17. BBC News. 2016-01-14. Retrieved 2016-06-05.
^ England & Wales marriages 1837–2008 . Vol. 5E. p. 307. Print.
^ "Untitled Love Actually Interview."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09-18. Alan Archives . 10 November 2003. Retrieved 7 August 2016.
^ Paton, Maureen. Alan Rickman: 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 . Random House. 2012-05-31. ISBN 978-1-4481-3264-5 (英语) .
^ Paton, Maureen. Alan Rickman: The Unauthorised Biography. Virgin Books; 2Rev Ed edition. 2003: 53. ISBN 978-0753507544 .
^ Royal College of Art Society. Alan Rickman (1946 - 2016) . 2019-03-12 [2022-10-2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2).
^ THE DEVIL IN MR RICKMAN . btinternet.com.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1-04-22).
^ The RCA Journal: The Alan Rickman Issue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08-05. It's Nice That . 2016-01-15. Retrieved 2016-08-07.
^ Child's Play: Alan Rickman's 1970 Account of Murderous Children In An Inner-London Play Park.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6-08-11. Flashbak . 2016-01-20. Retrieved 2016-08-07.
^ Interview: Evil Elegance . Alan-rickman.com. [2011-07-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7-07).
^ 26.0 26.1 Staff. Alan Rickman, 1946–2016 . Royal Academy of Dramatic Art. 2016-01-14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4).
^ Interview Alan Rickman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11-07-20., abouthp.free.fr. Retrieved 20 December 2007.
^ 28.0 28.1 Staff. British actor Alan Rickman dies aged 69 . RTÉ.ie (Raidió Teilifís Éireann). 2016-01-14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5).
^ 29.0 29.1 Shoard, Catherine. Alan Rickman, giant of British screen and stage, dies at 70 . The Guardian (London). 14 January 2016 [2016-01-14 ] .
^ "Greatest Villains of All Time"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Empire . Retrieved 2019-02-24.
^ Rich, Frank. Stage: Carnal abandon in Les Liaisons Dangereuses . The New York Times . 1987-05-01 [2016-01-16 ] .
^ Brooks, Katherine. Alan Rickman Was A Great Film Actor, But He Was A Master of Theater First . The Huffington Post. 2016-01-14 [2016-01-1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5).
^ AFI's 100 Years...100 Heroes & Villains . AFI.com. [2020-10-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7-05-07).
^ Alan Rickman: A Life in Pictures Highlights . BAFTA Guru. [2015-10-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2-26).
^ Alan Rickman: Villain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22-08-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30).
^ Alan Rickman Wins Supporting Actor for 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 in 1992 . Youtube. [2022-08-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4).
^ The Screening Room's Top 10 British Villains 互联网档案馆 的存檔 ,存档日期2008-02-24., CNN. Retrieved 14 January 2016.
^ McFerran, Ann. Alan Rickman: Villain . Entertainment Weekly. 1991-08-09 [2019-10-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30).
^ Alan Rickman, Obituary .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 2016-01-16 [2016-01-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4).
^ Reviews: Truly Madly Deeply . Roger Ebert.com. [2022-08-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3).
^ Thompson, Emma. The Sense and Sensibility Screenplay & Diaries: Bringing Jane Austen's Novel to Film . Newmarket Press. 1995: 269 [2022-10-23 ] . ISBN 978-1-55704-260-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3) (英语) .
^ Film: Em and Phyllida keep it in the family . The Independent. 2015-01-15 [2017-08-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7-12-05).
^ Alan Rickman . Television Academy. [2011-1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7).
^ Burton, Byron. DreamWorks "Screwed Up": Why Cult Classic 'Galaxy Quest' Wasn't a Bigger Hit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 December 24, 2019 [December 30, 201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2-30).
^ Kevin Smith. In the Beginning... The Story of Dogma . 2000-10-25.
^ Christmas TV's First Ladies . BBC News . 2000-12-25 [2021-11-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03-09-08).
^ Berman, Craig. Is Potter's foe, Severus Snape, good or evil? . TODAY . 2007-07-16 [2016-01-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28).
^ Brantley, Ben. "Theater Review; Take Hate, Add Love and Shake Tenderly for a Coward Cocktail"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he New York Times , 2002-04-29.
^ 49.0 49.1 Norton, Ben. Remembering Alan Rickman's pro-Palestinian play about Rachel Corrie, American activist crushed by Israeli bulldozer . Salon.com. 2016-01-14 [2022-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30).
^ Baker, Jeff. Alan Rickman on Harry Potter, Louis XIV and Alice in Wonderland . The Oregonian (Advance Local Media LLC). 2015-06-26 [2022-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6).
^ Greenhouse, Abraham. Rachel Corrie's family pays tribute to Alan Rickman . The Electronic Intifada. 2016-01-18 [2022-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28).
^ Bernstein, Adam. Alan Rickman, actor who brought dynamic menace to Die Hard and Harry Potter , dies at 69 . The Washington Post . 2016-01-14 [2016-01-14 ] . ISSN 0190-8286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4) (美国英语) .
^ Holden, Michael. Alan Rickman, Renowned British Actor, Dies at 69 . Haaretz (Haaretz Daily Newspaper Ltd). [2022-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1-15).
^ Love Actually: We now (finally) know what happened with Alan Rickman and Emma Thompson's Harry and Karen . The Independent. [2020-10-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0-13).
^ Ebert, Roger . 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 rogerebert.suntimes.com. 2007-12-21 [2020-11-24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10-03).
^ Abbey Theatre – Amharclann na Mainistreach . Abbeytheatre.ie. [2011-07-09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7-16).
^ Staff. Stars set stage alight in Ibsen's dark tale . The Irish Independent. 2010-10-17 [2011-07-0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1-03).
^ Coveney, Michael. Alan Rickman obituary . The Guardian (London, UK). 2016-01-14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4).
^ Singh, Anita. Daniel Radcliffe: Alan Rickman deserves Oscar nomination for Severus Snape . The Daily Telegraph (London). 2011-07-07 [2013-10-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4-02).
^ Turan, Kenneth . Movie review: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 Part 2' . Los Angeles Times. 2011-07-13 [201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8-12).
^ Travers, Peter .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 . Rolling Stone. 2011-07-13 [2011-09-1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9-14).
^ Schwartz, Terri. '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For Your Consideration Oscars Ad Launched . MTV . 2011-11-09 [2011-11-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11-11). Lukac, Michael. Harry Potter: Alan Rickman Destined for Oscar Nomination?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Times. 2011-07-15 [2016-10-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0-09).
^ Boucher, Geoff. ' Harry Potter,' 'X-Men: First Class' lead Scream Awards . Los Angeles Times . 2011-09-07 [2011-09-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3).
^ Brantley, Ben. Shredding Egos, One Semicolon at a Time – 'Seminar' by Theresa Rebeck, a review . The New York Times. 2011-11-20 [2011-11-2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11-24).
^ Brantley, Ben. Alan Rickman's Broadway.com Audience Choice Award Win Brings Back Memories of a 'Very Good Time' in Seminar . Broadway.com. 2012-05-15 [2011-05-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6-18).
^ Brantley, Ben. 2012 Drama League Award Nominations Announced! . Broadwayworld.com. 2012-04-24 [2011-05-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4-26).
^ Rapold, Nicolas. A Caper by the Coens, With a Fake Monet . The New York Times. 2014-04-27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2-11).
^ Kit, Borys. The New York Times , 编. Alan Rickman to Play CBGB Founder in Biopic . 2012-09-12 [2012-09-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8-31).
^ A Little Chaos (2015) . Rotten Tomatoes. 2020-11-21 [2022-10-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27).
^ Eye in the Sky (2015) . Rotten Tomatoes . [2020-11-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26).
^ 71.0 71.1 71.2 71.3 Shoard, Catherine; Spencer, Liese; Wiegand, Chris; Groves, Nancy; Beaumont-Thomas, Ben. ' We are all so devastated': acting world pays tribute to Alan Rickman . The Guardian (London). 2016-01-14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4).
^ McGlone, Jackie. A man for all seasons . The Scotsman (Edinburgh). 2006-07-31 [2016-01-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3-09).
^ Chiu, Melody. Alan Rickman and Longtime Love Rima Horton Secretly Wed 3 Years Ago . People . 2015-04-23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4).
^ Councillor Michael Rickman . Harborough District Council . [2022-10-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6).
^ Amer, Matthew. My place: Tom Burke . Official London Theatre. 2012-07-26 [2016-01-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12-23).
^ Staff. Farewell to our wonderful patron, Alan Rickman . Saving Faces. 2016-01-14 [2016-11-30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7-01-24).
^ Rickman, Alan. A message from the President . IPAT. [2016-01-1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2-26).
^ Alan Rickman's secret showbiz diaries: the late actor on Harry Potter, politics and what he really thought of his co-stars . The Guardian. 2022-09-24 [2022-09-2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2-09).
^ Saul, Heather. Alan Rickman was helping students raise money for refugees just weeks before his death .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2016-01-14 [2020-08-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5).
^ Singer, Leigh. Oscars: the best actors never to have been nominated . The Guardian (London, UK). 2009-02-19 [2016-12-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9-27).
^ Biography of Alan Rickman . Dominic Wills/Talktalk.co.uk. [2011-02-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10-11).
^ Formula 'secret of perfect voice' . BBC News. 2008-05-30 [2010-12-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0-07-31).
^ A Tribute to Alan Rickman, beloved actor and director . Iowa State Daily. [2020-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25).
^ Using your voice . BBC. [2020-03-1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6).
^ Leonardism (2007) . Themessagetapes.com (Adam Leonard's website). 2010-10-12 [2011-02-12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1-02-11).
^ Tubular Bells II . Tubular.net. [2011-02-1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08-05-11).
^ 87.0 87.1 87.2 87.3 87.4 87.5 87.6 Otterson, Joe. Alan Rickman 11 Most Brilliant Roles, From Hans Gruber to Severus Snape (Photos) . The Wrap . 2021-01-14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08).
^ Hibberd, James. 10 times Alan Rickman was incredible in 'Die Hard'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20-12-24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30) (英语) .
^ Roger Ebert . The January Man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1989) . RogerEbert.com. 1989-01-13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13).
^ Quigley Down Under . Rotten Tomatoes .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27).
^ Roger Ebert. Closet Land movie review & film summary (1991) . RogerEbert.com. 1991-03-08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18).
^ Holden, Stephen. Review/Film; If Two Sides Of a Triangle Are Siblings . The New York Times. 1992-02-21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08).
^ Turan, Kenneth. MOVIE REVIEW : A Candidate for Our Times . Los Angeles Times. 1992-09-04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8-27).
^ Turkson, Nshira. Alan Rickman's Extraordinary Legacy, Cont'd - The Atlantic . The Atlantic. 2016-01-14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2-08) (英语) .
^ Kempley, Rita. ' An Awfully Big Adventure' . The Washington Post. 1995-09-15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10-30).
^ 96.0 96.1 Lealos, Shawn S. The 10 Best Alan Rickman Movies That Aren't Harry Potter (According To IMDb) . ScreenRant. 2019-12-27 [2022-02-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08-08).
^ Half-Blood Prince Wins Two Spike TV Scream Awards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Retrieved 16 March 2010.
^ Serjeant, Jill. Snape voted greatest "Potter" character in MTV poll . Reuters. 2011-07-14 [2022-11-03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6).
^ Best Supporting Actor – Scream 2011 . Spike . [2010-09-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01-16).
^ The 38th Saturn Award Nominations . Saturn Award s. [2012-03-02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2-21).
^ Alan Rickman's secret showbiz diaries: the late actor on Harry Potter, politics and what he really thought of his co-stars . The Guardian. [2022-10-20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2-09).
^ Itzkoff, Dave; Rogers, Katie. Alan Rickman, Watchable Villain in Harry Potter and Die Hard , Dies at 69 . The New York Times. 2016-01-14 [2016-12-0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2-14).
^ 哈利波特石內卜教授演員 艾倫瑞克曼辭世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央社,2016年1月14日
^ Actor Alan Rickman 'dies aged 69'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BC.2016-01-14.[2016-01-14].
^ Ritman, Alex. Toronto: Producer Stephen Woolley Talks Dedicating 'Limehouse Golem' to Alan Rickman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9-09 [2020-06-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2-11).
^ Gettell, Oliver. Harry Potter fans honor Alan Rickman at Platform 9¾ . Entertainment Weekly. 2016-01-14 [2016-01-1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5).
^ Forrester, Katy. Alan Rickman died at the same age as Bowie at 69 also after battle with cancer . Daily Mirror. 2016-01-14 [2016-1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12-27).
^ Cavna, Michael. David Bowie and Alan Rickman shared this one profoundly simple gift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6-01-15 [2016-12-2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8-17).
^ Alan Rickman dead: Emma Thompson, Sir Michael Gambon and Stephen Fry lead tributes to actor . The Independent. [2020-11-19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11-08).
^ Lynch, Evanna [@Evy_Lynch]. I'll also never forget how scary it was to accidentally bump into him as Snape ... (推文). 2016-01-14 [2016-01-14 ] –通过Twitter . Lynch, Evanna [@Evy_Lynch]. Am not prepared for a world without Alan Rickman ... (推文). 2016-01-14 [2016-01-14 ] –通过Twitter .
^ 111.0 111.1 Park, Andrea. Stars mourn Alan Rickman on social media . CBS News. 2016-01-14 [2016-01-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17).
^ West End stars pay tribute to 'great' Alan Rickman at play that forged his movie career . London Evening Standard. [2020-03-0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7).
^ Depp Pays Tribute To 'Unique Talent' Rickman . MSN. [2020-03-1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27).
^ Shahrestani, Vin. Kate Winslet tearfully remembers Alan Rickman at awards . The Daily Telegraph. 2016-01-18 [2016-01-21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1-21).
^ Westbrook, Caroline. Colin Firth pays touching tribute to Alan Rickman, saying he was 'in awe' of the actor . Metro . 2016-01-20 [2016-01-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22).
^ McTiernan, John. Die Hard Director John McTiernan on Alan Rickman: 'He Had a Gift for Playing Terrifying People'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6-01-19 [2016-01-21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1-23).
^ Innes, Sheila. Thanks for the tributes . LinkedIn (Sheila Innes). 2016-01-05 [2016-07-28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8-10-25). Owen, David W. Brother is left 'broken' by Alan Rickman's death . Leicester Mercury. 2016-01-15 [2016-06-05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3-19).
^ Maxwell, Dominic. Madly, Deeply: The Alan Rickman Diaries review — witty, withering and sardonic . The Times . 8 October 2022 [8 October 202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1-17).
^ Bell, BreAnna. Alan Rickman's Journals Reveal Why the 'Harry Potter' Actor Decided to Continue Playing Snape: 'See It Through. It's Your Story.' . Variety. 2022-09-25 [2022-09-25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2-10-07).
外部連結
1968–1980 1981–2000 2001–2020 2021–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