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36°3′55.7″N 120°19′19.4″E / 36.065472°N 120.322056°E 美国驻青岛总领事馆(英語:Consulat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singtao)为美国设在青岛市的外交代表机构,始建于1906年,1949年被撤销。其馆址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1号。 历史美国于1906年9月16日起在青岛设立领事馆。1919年在美国驻济南领事高思(英語:Clarence E. Gauss)建议下,青岛领事馆与济南领事馆合并,不过很快就恢复。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领事馆被日本关闭,并委派瑞士驻青岛代表艾格尔代理美国在山东的权益。抗日战争结束后于1945年12月1日重新开馆。1946年9月1日升格为总领事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总领馆于1949年10月15日被中国政府关闭,领馆人员于1950年1月23日离开青岛。[1] 馆址馆址历史美国领事馆馆址初期曾设于俾斯麦街(今江苏路)美国长老会住宅内[2]。 1912年,美国领事馆迁往今沂水路1号。此处建筑建于1911年至1912年间,最早是德籍建筑师李希德(德語:Paul Friedrich Richter)的物业[3],李希德在该建筑建造时将其预租给领事馆。1949年1月,领事馆将该楼出售给中国银行[4],此后迁入兰山路2号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部大楼,直至关闭[1][3]。 1949年2月24日,青岛卫理公会在沂水路1号成立[5],美国卫理公会传教士韩丕瑞(Perry Oliver Hanson)夫妇曾在此居住[6]。沂水路1号建筑1950年代后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幼儿园使用[7],现为招待所,属于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中心支行[8]。2000年,该建筑列入第一批青岛市历史优秀建筑[9]。2004年曾经历翻修[4]。2012年11月6日,该建筑列入市南区未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0]。 馆址建筑特色沂水路1号建筑面积1108.57平方米,砖石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附设阁楼。由于该建筑处于山坡,主入口地面与沂水路路面有近5米的高差,其院落筑有花岗岩护坡。建筑主体部分正立面呈中轴对称布局,花岗岩蘑菇石砌墙基,墙角等处也以花岗岩蘑菇石装饰,外墙为米黄色拉毛墙面。其中段向外凸出,底部设主入口,上方起三角形山墙,开牛眼窗,曲线山花,北侧另开一处入口。屋顶为红色牛舌瓦蒙莎屋顶,近檐口处作折坡处理。室内层高约4米,铺设人字形木地板与雕花护墙板,并设有壁炉。[2][8] 该楼平面清晰,立面装饰简洁,反映了1910年代欧洲建筑风格开始趋向实用主义的潮流[4]。 历任领事以下列出美国驻青岛历任领事。[1][11]其中黑色代表领事(领事馆时期)、总领事(总领事馆时期),灰色代表副领事(领事馆时期)、领事(总领事馆时期)。
参考资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