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平面 (phase plane)是在应用数学 (特別是非線性系統 )中,視覺化的展示特定微分方程 特徵的方式。相平面是一個由二個狀態變數為座標軸組成的平面,例如說(x , y )或(q , p )等。相平面是多維度相空間 在二维空间 中的例子。
相平面法 (phase plane method)是指用繪圖的方式,來確認微分方程的解中是否存在極限環 。
微分方程的解可以形成函数 族。用繪圖的方式,可以畫在二維的相平面上,類似二維的向量場 。向量會表示某一點對應特定參數(例如時間)的導數,也就是(dx /dt , dy /dt ),會繪製在對應的點上,以箭頭表示。若有夠多的點,就可以分析此區域內的系統行為,若有極限環,也可以識別出來。
整個場即可形成相圖 ,在流線上的特定路徑(一個永遠和向量相切的路徑)即為相路徑(phase path)。向量場上的相表示微分方程所說明的系統隨時間的演化。
相平面可以用來解析物理系统 的行為,特別是振盪系統,例如獵食者-獵物模型 (可參考洛特卡-沃爾泰拉方程 )。這些模型中的相路徑可能是向內旋轉,慢慢趨近0,也可能是向外旋轉,慢慢趨近無限大,或是接近中性的平衡位置,此情形稱為centre,路徑可能是圓形、橢圓或是其他形狀。在判斷其系統是否穩定時很有用[ 1] 。
另一個振盪系統的例子是一些多步的化學反應,其中有些會有化學平衡,不是完全反應。此情形下可以將反應物及生成物濃度(或質量)的變化利用微分方程來建模,可以對其化学动力学 有更清楚的瞭解[ 2] 。
線性系統的例子
二維的线性微分方程 系統可以寫成以下的形式[ 1] :
d
x
d
t
=
A
x
+
B
y
d
y
d
t
=
C
x
+
D
y
{\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frac {dx}{dt}}&=Ax+By\\{\frac {dy}{dt}}&=Cx+Dy\end{aligned}}}
可以整理為矩阵 方程式:
d
d
t
(
x
y
)
=
(
A
B
C
D
)
(
x
y
)
d
x
d
t
=
A
x
.
{\displaystyle {\begin{aligned}&{\frac {d}{dt}}{\begin{pmatrix}x\\y\\\end{pmatrix}}={\begin{pmatrix}A&B\\C&D\\\end{pmatrix}}{\begin{pmatrix}x\\y\\\end{pmatrix}}\\&{\frac {d\mathbf {x} }{dt}}=\mathbf {A} \mathbf {x} .\end{aligned}}}
其中A 是2 × 2的係數矩陣 ,而x = (x , y )是二個自變量組成的座標向量 。
此系統可以解析求解,例如積分下式[ 3] :
d
y
d
x
=
C
x
+
D
y
A
x
+
B
y
{\displaystyle {\frac {dy}{dx}}={\frac {Cx+Dy}{Ax+By}}}
不過此解是x 和y 的隐函数 ,也不容易詮釋[ 1] 。
用特徵值求解
上述方程常見的解法是用右邊矩陣型式的係數,利用特徵值
λ
{\displaystyle \lambda }
求解,利用以下的行列式 求得:
det
(
A
−
λ
I
)
=
0
{\displaystyle \det(\mathbf {A} -\lambda \mathbf {I} )=0}
以及以下的特徵向量
A
x
=
λ
x
{\displaystyle \mathbf {A} \mathbf {x} =\lambda \mathbf {x} }
特徵值表示指數項的幂次,而特徵向量為其係數。若將解寫成代數型式,可以表示為幾個指數項配合對應係數的和。因為特徵向量的唯一性,每一個此方式得到的解會有待確定的係數c 1 , c 2 , ... cn .
通解為:
x
=
[
k
1
k
2
]
c
1
e
λ
1
t
+
[
k
3
k
4
]
c
2
e
λ
2
t
.
{\displaystyle x={\begin{bmatrix}k_{1}\\k_{2}\end{bmatrix}}c_{1}e^{\lambda _{1}t}+{\begin{bmatrix}k_{3}\\k_{4}\end{bmatrix}}c_{2}e^{\lambda _{2}t}.}
其中λ1 和λ2 是特徵值,而(k1 , k2 ), (k3 , k4 )是基礎特徵向量。係數c 1 和c 2 和特徵向量的唯一性有關,只有在初始條件已知時才能求解。
上述行列式可以得到以下的特徵多項式 :
λ
2
−
(
A
+
D
)
λ
+
(
A
D
−
B
C
)
=
0
{\displaystyle \lambda ^{2}-(A+D)\lambda +(AD-BC)=0}
是以下型式的一元二次方程 :
λ
2
−
p
λ
+
q
=
0
{\displaystyle \lambda ^{2}-p\lambda +q=0}
其中;
p
=
A
+
D
=
t
r
(
A
)
,
{\displaystyle p=A+D=\mathrm {tr} (\mathbf {A} )\,,}
("tr"表示矩陣的跡 )以及
q
=
A
D
−
B
C
=
det
(
A
)
.
{\displaystyle q=AD-BC=\det(\mathbf {A} )\,.}
特徵值的顯式解可以由求得二次方程 而得:
λ
=
1
2
(
p
±
Δ
)
{\displaystyle \lambda ={\frac {1}{2}}(p\pm {\sqrt {\Delta }})\,}
其中
Δ
=
p
2
−
4
q
.
{\displaystyle \Delta =p^{2}-4q\,.}
特徵向量及節點
特徵向量及節點 會決定相路徑的輪廓,可以用圖像來描繪動態系統的解,如下所述:
线性 自治系统 平衡點的分類[ 1] 。若是非線性自治系统,進行線性化近似後也會有類似的分類
要畫相平面時,會先畫對應二個特徵向量的直線(表示系統既不趨近直線,也不遠離直線的穩定條件)。之後相平面就會用有箭頭的實線代替有向量場上每點的箭頭。特徵值的正負號會影響的相平面的特點:
若二個符號一正一負,特徵向量的交點為鞍點 。
若二個符號都為正,表示系統會遠離特徵向量,交點是不穩定節點 。
若二個符號都為負,表示系統會趨向特徵向量,交點是穩定節點。
以上說明可以用微分方程解中指數解的行為來理解。
重覆的特徵值
若是二個特徵值為相同的實數,會需要透過一個未知的向量以及第一個特徵向量來求解係數矩陣,產生第二個解。不過若系統對應,也可以用正交的特徵向量來產生第二個解。
有虛部的特徵值
有虛部的複數特徵值,表示其解包括有正弦 及餘弦函數(可以表示為幂次為複數的次數)。此情形比較簡單,只需要一個特徵值以及一個特徵向量就可以產生系統的完整解。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