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大道浸信會

現時皇后大道中的近貌

皇后大道浸信會於1842年成立,是香港開埠早期的基督教教會,隸屬浸信會。 堂址坐落香港皇后大道濱海地段,是香港開埠以來第一間基督教教堂,也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所基督教教堂 [1] [2] 。 此教堂早已被拆卸,不再存在。

歷史

早於1814年,美國浸信會(American Baptists)成立全美浸信會國外傳教大會(The General Convention of the Baptist Deno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Foreign Missions),致力策動海外宣教事工。1835年全美浸信會國外傳教大會派遣傳教士叔未士夫婦(J. Lewis Shuck, 1812-1863; Henrietta Hall Shuck, 1817-1844)來華宣教。可惜當時因清廷禁止傳教,叔末士夫婦惟有在新加坡澳門等地逗留,展開宣教的預備工作。

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敗,於是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將香港島連同鄰近的鴨脷洲才正式割讓與英國。 該會正式展開在華的宣教工作。 同年3月,叔末士夫婦及傳教士羅孝全先後來港,建堂宣教。 當時英國駐華全權公使砵甸乍允諾免費贈予皇后大道濱海地段,作為興建教堂之用;興建教堂的經費由澳門及廣州外僑友好捐獻1,500元、砵甸乍捐獻50英鎊及駐港海軍司令湯赫拔(Sir Thomas Herbert)捐獻50英鎊;遂於5月15日在皇后大道設立香港首間浸信會。 至同年7月,新禮拜堂落成,開設中英文崇拜;由叔末士先生出任該會牧師。 由於新建教堂位於香港島北岸皇后大道,故此起名為皇后大道浸信會。 此乃香港第一間基督教會堂[1]。 而且,日後成立的香港浸信教會也源出於此教會。[3][4]

教堂特色

教堂矗立於當時維多利亞城的中央位置,面對維多利亞港。 該教堂全長70英尺,寬27英尺,面積大約2千平方英尺。 教堂有前庭,樓頂呈半圓形並且裝置倫敦製造大銅鐘一座。

教堂装潢講究,外牆和內牆均掃白灰,窗戶則採用法國式落地大窗,天花呈粉藍色,地板樣式似雲石;內正門設有廂房1間及聖衣室 2間,並設有樟木講壇及藤織坐椅,可供百人聚會[1]

香港第一間基督教教堂

除了浸信會,聖公會、崇真會、美部會、禮賢會及倫敦傳道會均早期來港建立教會,皆比香港皇后大道浸信會為晚,故此皇后大道浸信會可稱為「香港第一間基督教教堂」[2] 。 現列出其他早期香港教堂的建堂資料如下:-

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間教堂

鴉片戰爭前後,很多歐美差會分別在香港及五口宣揚基督教,浸信會差遣宣教士包括叔末士前往香港,瑪高溫前往寧波,以及羅孝全前往廣州美部會倫敦會長老會浸信會分別在上海廈門寧波福州廣州等地建立教堂,先後被教會历史学家稱譽為近代中國最早建立的基督教教堂。 然而,考究其教堂成立之年份,皆比香港皇后大道浸信會為晚,故此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間教堂,非皇后大道浸信會莫屬[1]。 現列出其他同時期在華教堂的建堂資料如下:-

  • 1843年12月,倫敦會傳教士麥都思(Walter H. Medhurst 1796-1857)在上海成立禮拜堂。
  • 1844年1月,美部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差派的雅裨理(David Abeel 1804-1846)在廈門租用房舍,作教堂之用。 1849年2月,來自美部會(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的傳教士博曼(William J. Pohlman ?-1849)在廈門建立新街禮拜堂
  • 1845年5月,美國長老會傳教士麥嘉締(P.B. McCarttee)在寧波成立教會,被 K.S. Latourette 認為「極可能乃第一所在中國境內的新教教會」。
  • 1845年5月14日,羅孝全在廣州南關東石角,建立粵東施蘸聖會(The Uet-tung Baptist Church)或稱粵東浸信會,為廣州最早的教會。
  • 1850年,來自暹羅的美部會傳教士楊順(Stephen Johnson)在福州城外南台島的保福山,興堂建舍,成為該會在福州的宣教中心。

參看

参考

外部連結

 

Prefix: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 1 2 3 4 5 6 7 8 9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