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磷弹
白磷弹是由白磷(化學元素磷的同素异形体)製成的武器,用來製造煙幕、曳光彈、照明及燃燒彈[1]。白磷本身有自燃性,而且可以點燃布料、皮膚、燃料、彈藥和其他可燃物,因此作為手榴弹、炮弹、炸弹等武器,也曾研制利用白磷本身毒性的化学武器。由於燃燒彈對交戰國士兵造成巨大的身體和心理創傷,聯合國已禁止使用此類武器。但其製造成本低廉且帶有高殺傷力,各國仍然持續製造燃燒彈只備而不用。能公開使用的類型為目标指示弹及烟雾弹。在烏俄戰爭(俄羅斯方)及以巴衝突(以色列方)皆發現使用燃燒彈。 白磷除了其自燃的效果外,也是高效的發煙劑,會迅速燃燒,並且立刻產生煙幕。因此發煙用的白磷弹常在軍事上使用,尤其是步兵的煙霧彈、裝載在坦克及其他裝甲車上的榴彈發射器,也是大砲或是迫击炮的彈藥之一,或作為燃燒集束炸彈的酬載。白磷弹可以產生煙幕,讓敵人的移動不便,也無法用红外线定位。 歷史最早使用白磷的可能是19世紀的芬尼亚会縱火者,當時是將白磷溶解在二硫化碳中,當二硫化碳揮發後,白磷就會自燃。這種混合物被稱為是「芬尼亚火」[2]。 1916年時,在反對第一次世界大戰徵兵的抗議行動中,反對徵兵的世界產業工人中,有12名成員在澳洲悉尼被捕,原因是使用或計劃使用包括白磷在內的燃燒材料。這12個人稱為悉尼十二人,一般認為其中有八名至九名是被警方誣陷的[3]。大部份的人也在偵訊後於1920年獲釋。 二次大戰後的使用
美軍跟伊拉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費盧杰激戰多個月,其間用過白磷彈[4]。 2009年1月以色列在加沙战争中也曾使用过该武器[5][6]。 2022年11月2日,俄羅斯軍隊在烏俄戰爭中於巴赫姆特使用白磷彈[7]。 2023年10月7日爆發的巴勒斯坦哈馬斯對以色列的突襲,以軍在10月9日的反擊中被控使用了白磷彈。[8] 以軍回應稱不知情。 參考資料
相關條目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