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水重炮舰浅水重炮舰(英語:monitor),又譯為裝甲砲艦,是一种小型戰艦,其特徵為乾舷高度相对較低无法胜任远海航行,航速不快装甲也不强,却装有不成比例大口径火砲。自1860年代起到二战時期,有多國海軍曾操作過此類型的船艦。越戰時,由於內河作戰的需要,美國重新啟動自南北戰爭結束後就未曾再建置過的褐水海軍(Brown-water navy)船隊,導入至少24艘搭載迫擊砲或火焰噴射器的重砲艦參與在越南的戰事,也成為此類型的軍艦最近期的服役記錄[1]。 「Monitor」這種船艦種類得名自歷史上第一艘採用此配置的軍艦,美國南北戰爭期間聯邦海軍(北軍)旗下的莫尼特號(USS Monitor)。由瑞典裔美國發明家約翰·艾瑞克森(John Ericsson)在1861年時起造、1862年完工的莫尼特號是最早披着铁甲,也最早装有炮塔的军舰。从此这个词多指内河和沿海的防御用舰,也可以指胸墙重炮舰,有时在近代还指所有装有炮塔的军舰。 在内河上出现的火力最强的军舰内河重炮舰就是它的一种。在20世纪早期"monitor"重新出现,指的是吃水很浅的有装甲的炮击舰,特别是皇家海军大量地使用它:克莱夫勋爵级重炮舰的火炮达到了当时最大的口径,于一战中轰击德国的目标,它们到了1920年代都拆解了。 参考列表
外部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