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谷 (多倫多)
河谷[1](英語:Riverdale)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多倫多的一個大社區。它的西邊是當河谷(Don River Valley),北邊是丹佛路(Danforth Avenue)及希臘城(Greektown),東邊是重士路(Jones Avenue)、加拿大國家鐵路及GO運輸軌道以及里斯利威老(Leslieville),南邊是湖濱道(Lake Shore Boulevard)。 歷史1875年,河谷醫院(Riverdale Hospital,時名House of Refuge)在百樂匯街(Broadview Avenue)和芝蘭東街(Gerrard Street East)處開業。該醫院於2002年更名為Bridgepoint Active Healthcare,後來擴大到將前當河監獄(Don Jail)納入Bridgepoint重建項目。該醫院現名為Hennick Bridgepoint Hospital,是西乃山醫院(Sinai Health System)的一部分。 1884年對該地區的合併將其稱為Riverside Don Mount及里斯利威老(Leslieville),該地區從西至當河谷,東至堅活路(Greenwood Avenue),北至丹佛路(Danforth Avenue),南至皇后街(Queen Street)。[2] 河谷位於多倫多市中心的東部。自1884年對多倫多市進行修訂以來,它已發展成為獨立藝術社區,在皇后街東沿線設有數家獨立畫廊。河谷內的住宅景觀主要由維多利亞時代及愛德華時代風格住宅組成,建於1800年代,作為工薪階層的住所。 此後,許多住宅已被重新發展為年輕家庭的住宅,其住宅經過重新設計以適應綠樹成蔭的街景。近期,當地房屋價值大幅上漲。新一代的年輕專業人士及他們的家人搬到了該地區,進一步推動了已經普遍的高檔化。 河谷內的小社區河谷也可以指其周圍的較小區域或較大區域。河谷較小的核心區域是指多倫多的當河谷園林公路(Don Valley Parkway)以東、重士路(Jones Avenue)以西、丹佛路(Danforth Avenue)以北及芝蘭街(Gerrard Street)以南之間的延伸段。該地區有時被稱為北河谷(North Riverdale)。河谷有時用於指代更廣泛的區域,包括南河谷(South Riverdale)及重士路以東不太常見的區域。該地區包括許多較小的社區,通常以商業街或商業區為中心。 上河谷及下河谷一些河谷居民區分上河谷(Upper Riverdale)及下河谷(Lower Riverdale)。上河谷被描述為河谷路(Riverdale Avenue)以北的社區,下河谷是河谷路以南的區域。在住房供應質量方面,上河谷建造的房屋更多,且可能會進行翻新,但下河谷包含更多19世紀後期的原創及經典設計。閃臣路(Simpson Avenue)及蘭里路(Langley Avenue)上建有許多非凡的百年老屋,後者以20世紀多倫多著名的早期建築師命名,而前者則以河谷最古老的維多利亞式房屋為特色。值得注意的是,閃臣路是河谷最初的六棟房屋的所在地,位於街道的西端,當地人稱之為「六姊妹」(Six Sisters)。 南河谷顧名思義,南河谷(South Riverdale)就是河谷社區的南半部,位於下河谷以南。它的大致邊界是:西部的當河谷園林公路(Don Valley Parkway),東部的重士路(Jones Avenue),北部的芝蘭東街(Gerrard Street East),南部的河濱道(Lake Shore Boulevard)。 南河谷包含許多較小的社區,如河濱、東區華埠等。 河濱河濱(Riverside),又稱為皇后-百樂匯村(Queen Broadview Village),是位於南河谷社區內的一個小社區。河濱商業促進區(Riverside Business Improvement Area)將邊界明確定為沿當河延伸,並與芝蘭東街(Gerrard Street East)、帝國路(Empire Avenue)及東邊路(Eastern Avenue)接壤。 東區華埠多倫多第二大華埠,也被稱為東區華埠(East Chinatown),位於百樂匯街(Broadview Avenue)夾芝蘭街(Gerrard Street)處。在東區華埠的最北角(即西北角,百樂匯街夾芝蘭街)是多倫多公共圖書館的河谷分館。該分館提供中英文雙語服務。圖書館北面是孫中山紀念碑。多倫多華人牌樓於2008年11月24日在東區華埠西端開工建設,2009年9月12日對外開放。只有兩條街道有雙語路牌(上英文,下中文),即百樂匯街及芝蘭東街(Gerrard Street East),路牌位於十字路口四角中的三個。 文化河谷的特徵主要來自其多元文化。沿其主要道路有數個文化街區。丹佛路(Danforth Avenue,希臘城通常被稱為「丹佛」[The Danforth])擁有高度集中的希臘餐廳,而芝蘭東街(Gerrard Street)及百樂匯街的部分地區則擁有各種亞洲店舖及食肆(簡稱東區華埠)。皇后東街以南是數家大型企業電影製片廠,一直延伸到湖濱。河谷是芝蘭廣場商場(Gerrard Square Mall)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各種零售、食肆及店舖。該社區的特徵也由加拿大國家鐵路定義,它將該地區分為兩個區域,北河谷(鐵軌以北)主要是住宅區(芝蘭廣場商場及希臘城除外),南河谷(也稱為河濱區,南至湖濱)。 教育多倫多有四個公校局為該市提供教育,包括河谷社區。多倫多四個公校局中有兩個主要用英語授課,分別是世俗的多倫多公校教育局及天主教的多倫多天主教教育局。其他兩個位於多倫多的公校局,世俗的維亞蒙德公校局(Conseil scolaire Viamonde,縮寫CSV)及天主教的Conseil scolaire catholique MonAvenir(縮寫CSCM)是法語公校局。但是,CSV不在河谷社區內運營學校。 CSCM及TCDSB都在河谷運營一所公立小學。CSCM運營好牧人天主教小學(École élémentaire catholique du Bon-Berger),而TCDSB運營聖名天主教學校(Holy Name Catholic School)。聖名天主教學校由聖若瑟修女會(Sisters of St. Joseph)於1913年創立,當時擁有四間教室。1918年又增加了8間教室。1931年,又安裝了兩間便攜式教室,1949年增建了8間教室,共計20間教室。為了服務不斷增長的人口,1957年建造了一個附樓,1961年擴建,總共提供31間教室,但它在1968年與提供圖書館、體育館及更多教室的主樓相連。聖名天主教學校畢業生後多就讀於聖博德天主教中學(St. Patrick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麥禮義中學(Neil McNeil High School)及聖母中學(Notre Dame High School),這些學校都位於河谷社區之外。 TDSB是唯一一家在附近經營中學的公校局,即河谷書院(Riverdale Collegiate Institute)。除了中學,TDSB還經營城市成人學習中心,這是服務該地區的五個多倫多教育局成人學習中心之一。該建築建於1963年,作為職業學校,初名「柏威職業學校」(Parkway Vocational School),其前身是「渣華士初級職業學校」(Jarvis Junior Vocational School),是渣華士書院(Jarvis Collegiate Institute)的延伸。柏威職業學校後來更名為「柏威中學」(Parkview Secondary School),並因入學率低而於1983年關閉。 除中學教育外,TDSB還運營許多公立小學。河谷的TDSB小學包括:
除了公立學校,河谷也是私立學校的所在地。Montcrest School位於Montcrest Boulevard及河谷公園(Riverdale Park)以北的百樂匯街上的數所房子。學校自1961年開始運作[6],之前以「一月學校」(The January School)的名稱運作。 康樂河谷有三個中型到大型公園。在百樂匯街(Broadview Avenue)及河谷医院(Bridgepoint Hospital)以北的當河谷園林公路(Don Valley Parkway) 之間的西端是河谷公園(Riverdale Park)。該公園有一條跑道、三個棒球場、一個滑冰場、一個公共游泳池及網球場。 著名道路著名人物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