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潘芳格杜潘芳格(客家话:Tu Pan Fong-Gied;1927年3月9日—2016年3月10日),台灣客籍女詩人,被稱為跨越語言的一代。生於新竹新埔客家望族,1965年加入強調本土意識的笠詩社,1980年代開始積極從事客語詩的創作。1990年代曾任《台灣文藝》雜誌社社長,女鯨詩社社長;1992年年以北京語、英語與日語寫成的詩集《遠千湖》,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2007年,杜潘芳格獲行政院客委會頒發「傑出貢獻獎」及「台灣新文學貢獻獎」。2008年獲真理大學台灣文學家牛津獎。主要作品有《中元節》、《平安戲》、《紙人》、《菜園》等。 生平潘芳格出身新竹縣新埔客家望族,祖父潘成鑑在台灣日治時期還擔任庄長,父親潘錦淮是家中長子,曾到東京攻讀法律學位,接觸許多新思想。母親詹完妹來自新竹關西地區,本姓鄭,原本是童養媳,但後來被詹氏醫生夫婦收養,有機會就學,讀至臺北第三高女畢業。家庭成員的背景,對杜潘芳格有深刻的影響[1]。 潘芳格1927年3月9日生於新竹州新埔庄(今新竹縣新埔鎮),下有弟妹各三個,出生就隨著的父親赴日,直到1934年,六、七歲時回台定居。因為家世背景,得以進入通常是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受貴族教育;然而,也因此有被日本同學欺負的經驗。1940年進入新竹高等女學校(今新竹女中),被霸凌的情況仍然持續,為了排解與同學相處時感受到的殖民痛苦,她以開始以日文創作抒發,創作的文體包括詩、小說和散文[1][2](p. 69)。 新竹女中畢業後,杜潘芳格考入「台北女子高等學院」。該校學制為期兩年,授課內容有家政課程如花道、茶道、縫紉、女紅等,以及普通科目如修身、文學、哲學、歷史。整體而言,高等學校的教育方向是培育女子具有「相夫教子、謙卑忍讓」等等「婦德」,這讓杜潘芳格開始思索女性的地位。後來,二次大戰結束,杜潘芳格並未完成學業,便返回新埔至國民學校教書,旋及與醫生杜慶壽相識相戀[1]。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杜潘芳格母親在花蓮的姑丈張七郎父子三人被逮捕,旋遭國民黨當局殺害,讓杜潘芳格深受影響,在往後的創作中對政治多表現出批判及諷喻的態度[1]。 1948年,杜潘芳格不顧家人反對與杜慶壽結婚,婚後移居桃園中壢,擔任丈夫的醫務協助工作,同時自由寫作,也擔任插花教師的指導老師[1]。 1965年,杜潘芳格加入《笠》詩社,1980年代曾移居美國數年,後返台定居中壢,積極創作客語詩。1967年9月17日,發生了一場車禍,杜慶壽重傷,原以被宣告不樂觀,但最後幸運康復。杜潘芳格認為禱告在事件中起了作用,開始投入傳教的工作。1982年5月杜潘芳格取得美國籍[2]:69[3]。1990年代起出任《台灣文藝》雜誌社、女鯨詩社的社長。1992年,出版以中、英、日三種語言創作的詩集《遠千湖》,獲第一屆陳秀喜詩獎[1]。 2016年3月10日在自宅於睡夢中過世,享壽89歲[4]。 創作特色杜潘芳格的創作動機,是把詩作當成日記般,發洩心中無處可說的苦悶。因此,雖然她也有「跨越語言一代」作家的困擾:早期接受日本教育,習慣以日語思考、創作,戰後重新學習國語時相當困難,但她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創作[5]:18-19。 杜潘芳格認為,詩是詩人對於大自然法則和現實問題時,以自己的立場發揮廣大深厚的感受或知識,以言語做為資材構築而成。所以她的詩風不強調形式技巧,而是內心思想與感受。她的詩中關於外在景物的描寫,正好巧妙地傳遞詩人內心的想像。在語言上,二次大戰前後不同政治體制,使她習得日文與中文,再加上她的母語客語,多種語言使她必須不斷地克服語言上的困境[5]:22-23。 受到德國1920年代初期「新即物主義」的影響,笠詩社詩人普遍表現出以對日常生活事務摹寫為主的特色;杜潘芳格的詩作中也經常以尋常景物作為意象,然而所處理的主題,卻有可能是重大的,例如對時間、死亡或國族的思考[6]:211-212,231。 著作杜潘芳格創作的嘗試雖早,詩作卻至1966年起才開始發表,第一篇〈春天〉係以日文創作,發佈於1966年7月出刊的《台灣文藝》第10期。1977年3月,首本詩集《慶壽》集中、日文詩作發行[2]:70,詩集名稱「慶」取自丈夫名、「壽」取自出版目的是為父親祝壽[1]。其他的詩集如後: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