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 (台灣)台灣的書院,一般以清福建水師提督施琅在臺灣府治設立西定坊書院為肇始,但初期只為義學性質,直到崇文書院(原東安坊義學),臺灣才有名實相符的書院[1]:14[2]:21。 類型臺灣的書院可以分成「正規書院」與「非正規書院」,其中正規書院又可依照管轄機構分成「道轄」、「府轄」、「廳轄」、「縣轄」,而非正規書院則可細分成「義學」、「社學」、「文昌祠」、「試館」、「特殊教育」等類型[1]:15。 發展臺灣首座書院被認為是施琅於康熙廿二年(1683年)設置的西定坊書院,而後因為康熙時鼓勵設立書院,故陸續成立了東安坊、彌陀室等書院,但這些書院被認為是義學過渡到正式書院的雛型[1]:14[2]:21。直到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臺灣府知府衛台揆設立崇文書院,臺灣才有正式的書院(著重考課、科舉)[1]:14[2]:21。而後屏山書院、海東書院、中社書院等官設書院也陸續成立[2]:21。雍正六年(1728年)時下詔「糾正」閩粵地區的鄉音,而在臺灣設立了四所「正音書院」[2]:22。而後因為朝廷的鼓勵等因素,臺灣各地陸續出現了多所書院,到清末時,臺灣共出現有62所書院[2]:25。 到了日治時期,因為導入了新式教育制度,書院失去原有的教育功能[2]:26。有些書院的建築被改為新式學校使用,也有一些轉型成廟宇[2]:26。
列表
參考資料
|
Portal di Ensiklopedia Du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