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姆 (Qom,波斯語 :قم ,[ɢom] ( 發音 ) )是伊朗第七大都會[ 3] ,也是該國的第七大城市。[ 4] 庫姆是庫姆省 的省會,在德黑蘭 以南140公里(87英里)。[ 5] 城市位於庫姆河 河邊。根據2016年的人口普查 資料,當地人口有1,201,158人。
庫姆是伊斯蘭教 什葉派 的聖地,因為這個城市是十二伊瑪目派 第八任伊瑪目 阿里·里達 的妹妹法蒂瑪·本特·穆薩 (俗稱法蒂瑪·瑪蘇瑪)的陵寢所在地[ 6] 。這個城市是世界上最大的什葉派學術中心,也是個重要的聖地,每年來這座城市朝聖的人次約有2,000萬,其中大多數是伊朗人,但也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什葉派穆斯林 。[ 7] 庫姆還以被稱為sohan (波斯語:سوهان)脆式太妃糖 而聞名,sohan是當地重要的紀念品,有2,000至2,500家專門銷售“sohan”的商店存在。
庫姆是個充滿活力的工業中心,部分原因是它靠近德黑蘭。它是石油 和石油產品分銷的區域中心,從安扎利港 和德黑蘭起始的天然氣 管道,以及從德黑蘭起始的原油管道,均穿過庫姆,抵達臨波斯灣 港口-阿巴丹 的煉油廠。1956年,伊朗在庫姆附近的薩拉熱 發現石油蘊藏,之後在庫姆和德黑蘭之間建造一座大型煉油廠,為庫姆的繁榮增添助力。
地理
庫姆市位於德黑蘭以南的低矮平原上。阿里·里達的妹妹法蒂瑪·馬蘇瑪的陵墓法蒂瑪聖陵 位於這座城市,什葉派穆斯林認為這兒是聖城。城市位於伊朗中部卡維爾鹽漠 的邊界。
庫姆是什葉派的中心。[ 8] [ 9] 自從伊朗伊斯蘭革命 以來,神職人員的數量從大約25,000人增加到超過45,000人,非神職人員的人口數量增加則超過兩倍,達到大約700,000人。大量的金錢以善款和伊斯蘭稅的形式流入庫姆,提供給居住在當地的十位瑪雅·塔克利德 (“最高神學領導”)運用。[ 10] 現在,庫姆的神學院數目已超過五十所,研究機構和圖書館的數目也接近兩百五十所。[ 10]
神學中心和法蒂瑪聖陵是庫姆當地兩項著名的特色。[ 11] [ 12] 另一處非常受歡迎的宗教朝聖場所,是被稱為Jamkaran 的地方,此地以前座落在庫姆市城外,而現在已是庫姆城近郊的住宅區。庫姆靠近德黑蘭,神職機構可在此就近監視國家事務和做決策。許多大阿亞圖拉 在德黑蘭和庫姆都設有辦公室。而許多人就在兩個城市之間通勤,因為兩地僅相距156公里(或97英里)。庫姆東南部是卡尚 古城。位於庫姆南部的城鎮有代利詹 、馬哈拉特 、納拉格 、帕迪山市 、卡哈克 、和嘉士伯 。庫姆以東的周邊地區有塔夫雷什 、薩韋 、阿什提揚 、和扎法略(Jafarieh)等城鎮。
遠眺庫姆西南角
氣候
庫姆的氣候是炎熱沙漠氣候 (柯本氣候分類法 中的BWh類型),由於遠離海洋,附近有副熱帶高壓 籠罩,因此每年的降雨量很少。夏天氣溫很高,幾乎沒雨,而冬天的天氣則從溫暖,等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團因被厄爾布爾士山脈 阻擋無法進入歐洲,而被驅趕往南移動,而變得非常冷冽。這樣的情況發生在2008年1月15日,最低溫度曾降至-23°C(或-9.4°F),而較早類似的情況發生在1964年1月,其次是在1950年1月、1972年1月、和1972年12月也發生過,但溫度並沒那麼酷寒。
庫姆 (1986年–201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3.4 (74.1)
26.5 (79.7)
35.5 (95.9)
36.5 (97.7)
41.5 (106.7)
44.2 (111.6)
47.0 (116.6)
45.5 (113.9)
41.6 (106.9)
36.6 (97.9)
28.6 (83.5)
22.5 (72.5)
47.0 (116.6)
平均高温 °C(°F)
10.2 (50.4)
13.6 (56.5)
19.1 (66.4)
26.0 (78.8)
31.8 (89.2)
37.9 (100.2)
40.3 (104.5)
39.4 (102.9)
34.9 (94.8)
27.7 (81.9)
18.9 (66.0)
12.2 (54.0)
26.0 (78.8)
日均气温 °C(°F)
4.2 (39.6)
7.1 (44.8)
12.0 (53.6)
18.3 (64.9)
23.6 (74.5)
29.1 (84.4)
31.8 (89.2)
30.3 (86.5)
25.2 (77.4)
19.0 (66.2)
11.5 (52.7)
6.1 (43.0)
18.2 (64.8)
平均低温 °C(°F)
−1.9 (28.6)
0.6 (33.1)
5.0 (41.0)
10.5 (50.9)
15.4 (59.7)
20.2 (68.4)
23.4 (74.1)
21.2 (70.2)
15.6 (60.1)
10.3 (50.5)
4.1 (39.4)
−0.1 (31.8)
10.4 (50.7)
历史最低温 °C(°F)
−23 (−9)
−11.2 (11.8)
−11 (12)
0.4 (32.7)
5.4 (41.7)
8.0 (46.4)
15.0 (59.0)
13.5 (56.3)
6.5 (43.7)
0.6 (33.1)
−7 (19)
−10.5 (13.1)
−23 (−9)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25.4 (1.00)
20.5 (0.81)
27.7 (1.09)
20.2 (0.80)
10.4 (0.41)
2.3 (0.09)
0.7 (0.03)
0.3 (0.01)
0.8 (0.03)
6.2 (0.24)
14.3 (0.56)
19.4 (0.76)
148.2 (5.83)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4.4
4.1
4.2
3.9
2.0
0.4
0.2
0.1
0.3
1.8
2.6
3.2
27.2
平均降雪天数
3.1
1.4
0.3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9
5.8
平均相對濕度 (%)
66
58
48
42
33
24
23
24
26
38
52
66
41
月均日照時數
185.0
194.0
221.5
233.3
296.6
351.5
354.5
347.3
309.9
263.4
204.9
172.7
3,134.6
数据来源:伊朗國家氣象局 (記錄)[ 13]
歷史
法蒂瑪聖陵 旁邊的Azam清真寺
庫姆位於伊朗中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遠古時代。它在被伊斯蘭征服之前的歷史有部分記錄,但更早的則記載不詳。
庫姆四周更廣闊的環境還包含許多宮殿,宗教,軍事和行政建築的痕跡。[ 14]
公元1723年一幅遠眺庫姆的畫作
TĀRIḴ-e QOM (庫姆歷史(The History of Qom))的作者Ḥasan b. Moḥammad Qomi對於前述的建築提到其中一些,作者還指出在當年庫姆市區有許多火神廟,但並沒有留下考古遺跡,其中一座火廟在庫姆的地位可能等同於今天在伊斯法罕 的伊瑪目清真寺 。[ 15] 根據作者Qomi,這個地區最重要的火神廟位於附近名為Dizijan 的村莊。[ 16]
伊斯蘭征服波斯 發生在公元第七世紀。
阿拉伯人第一次到庫姆地區永久定居是發生在Mukhtar al-Thaqafi 和穆阿雷夫(Moṭarref b. Moḡira b. Šaʿba)的叛亂期間(分別在回曆66-77年/公元685–696年間),當時有一小群難民搬到那裡。
後來有一批Ashaari 阿拉伯人(其祖先由葉門 移居波斯)由庫法 遷移來這個地區之後,對庫姆日後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在庫姆的法蒂瑪聖陵
什葉派的阿里·里達的妹妹法蒂瑪·馬蘇瑪在回曆201年/公元816-17年間去世,這事件對於庫姆的後來歷史發展非常重要。法蒂瑪·馬蘇瑪在跟隨她的兄長去伊朗北部的大呼羅珊 途中過世。她的陵寢從公元869-70年由一棟建築物,隨著時間進展,擴充成為如今宏偉,且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聖陵。[ 17]
始建於薩珊王朝 時代的Dayr-e Gachin商隊驛站 ,是伊朗歷史上最大的商隊驛站之一。
聖訓學 的傳述者由庫法遷移到庫姆的過程大概發生在公元9世紀中葉,這表明庫姆作為什葉派學習中心的重要性日益提高。
庫姆的第一座賈瑪清真寺 是在公元878-79年建於一座火神廟的遺址之上,但也有含糊不清的報導,說有賈瑪清真寺於更早時候在此地建造。[ 18]
直到公元988-89年為止,在相對穩定的政治時期內沒有任何重大事件發生,但由於什葉派的教義影響,庫姆似乎孤立在波斯的其他地區之外。法蒂瑪聖陵區域在此時被擴大,居住在庫姆的賽義德 (世人對默罕默德 兩名孫子的後裔的尊稱)增加到相當大的數目。
當時庫姆的人口最多為50,000人,同時有波斯人和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已採用當時的波斯語[ 19] 作為他們的語言,並從波斯人那裡採用許多社會習俗,當時波斯人的比例可能小於阿拉伯人。庫爾德人 住在西部的鄉村地區。十二伊瑪目派什葉派教徒佔人口的絕大部分,當時的許多什葉派學者都來自庫姆,或是住在這裡。在公元988-89年間,有331名男性阿里茲 家族成員生活在庫姆,他們培養出許多社區領袖,除了法蒂瑪·賓特·穆薩(Fātimah bint Mūsā)之外,還提有一位傑出的女性阿里茲。這些阿里茲是第一代伊瑪目 阿里的後裔,並有養老俸祿可供奉養。
除了什葉派的主流派別之外,庫姆還有其他的什葉派,也有遜尼派 存在。其他有經者 (即其他宗教的信徒,如猶太人、基督教徒、和祆教 教徒)也住在這座城市,根據人頭稅(jezya)的資料顯示,這些有經者的人數到了公元9世紀末只能粗略估計有數千,這些人的數目在10世紀時一定已大幅縮小。這些非穆斯林中的大多數是祆教信徒,大多數以務農為生。庫姆一定有猶太人,但是關於他們的資訊不多。令人驚訝的是,到10世紀末,以前具有統治地位的Ashaari阿拉伯人已失去領導地位。這表明一種新的社會形勢已形成,即被同化為波斯人的外族人口已融入當地社會。 [ 20]
阿里茲家族很有影響力,並產生許多社區領導人。另一個重要的什葉派 家族是達維代爾(Daʿwidār,波斯語:دعویدار)的家族,其成員是鎮上的法官(阿拉伯語:قاضی),這表明庫姆已從遜尼派 統治的城鎮轉變為完全由什葉派 統治的地區。[ 21]
庫姆市在卡扎爾王朝 時代重啟另一個繁榮時代。1915年帝俄 軍隊進入卡拉季 後,有許多德黑蘭居民因為與庫姆鄰近而搬遷到那裡,甚至還討論到把首都從德黑蘭轉移到庫姆的問題。但是英國人和俄國給予卡扎爾王朝最後一任蘇丹艾哈邁德沙·卡扎爾 政治壓力,遷都的想法並未達成。
历史人口 年份 人口 ±% p.a. 1986 543,139 — 1991 681,253 +4.64% 1996 777,677 +2.68% 2006 959,116 +2.12% 2011 1,074,036 +2.29% 2016 1,201,158 +2.26% source:[ 22]
庫姆從1820年到1920年間衰落大約一個世紀,但是當大阿亞圖拉謝赫·阿卜杜勒·卡里姆·哈埃里·亞茲迪 受邀從他任教的阿拉克 (以前稱為Sultanabad)遷移到庫姆之後,這座城市再度復興,成為伊朗的宗教學習中心。[ 23]
1964–65年,大阿亞圖拉霍梅尼 在從伊朗流放到國外之前,曾在庫姆領導他的反對派對抗巴列維王朝 。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 之後,霍梅尼 在移居到德黑蘭之前和之後都曾在庫姆度過一段時間。(請參考霍梅尼重返伊朗 )
2020年2月19日,伊朗學生通訊社 報導說,伊朗最早兩起Covid-19冠狀病毒病例是在庫姆被發現。(請參考2019冠狀病毒病伊朗疫情 )。[ 24]
福斗鈾濃縮設施
福斗鈾濃縮工廠位於庫姆東北20英里處。[ 25] 國際原子能機構 (IAEA)在2012年1月宣布,伊朗已開始生產用於醫療的濃縮鈾,鈾的濃度最高可達20%,而且這種產品“受到IAEA的控制和監視。”[ 26] 伊朗當局表示,濃縮工廠建於山中深處,以預防以色列 不斷提出要攻擊這座工廠的威脅,以色列認為這座工廠所產的濃縮鈾可用作核子武器用途。[ 27] 然而,攻擊如此接近什葉派伊斯蘭教聖城的核子設施,有引起什葉派教派報復的風險。[ 28]
庫姆太空發射中心
庫姆太空發射中心是伊朗航天局 發射次軌道太空飛行 流星3型 彈道飛彈 的兩個地點中的一個。
參見
參考資料
^ Archived copy . [2018-07-17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7-08).
^ Major Agglomerations of the World - Population Statistics and Maps . citypopulation.de. [2018-09-13 ]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09-13) (美国英语) .
^ The metropolises of Ir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mar.org.ir Retrieved 19 Oct 2018
^ The largest cities in Ir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worldatlas.com Retrieved 21 Oct 2018
^ The province Qo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yjc.ir Retrieved 21 Oct 2018
^ The biography of Hazrat Ma'sumeh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tasnimnews.com Retrieved 4 Oct 2018
^ Alex Shams (6 December 2018), "On Persian pilgrimages, Pakistanis and Indians reconnect with Iran"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Dawn News . Retrieved 9 March 2019.
^ The holy city of Qom is the pole of Shia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rna.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 Qom should be the capital of Shia world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ghigh.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 10.0 10.1 Christopher de Bellaigue, The Struggle for Iran ,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2007, p. 24
^ When does the history of the holy shrine of Lady Ma’sumah start from?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slamquest.net Retrieved 10 Oct 2018
^ The role of Qom and Hazrat Ma'sumah's court in the appearance of Islamic republic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iqna.ir Retrieved 10 Oct 2018
^ *Highest record temperature in Ghom by Month 1986–2010 . Iran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8 April 2015]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6-03-04).
^ QOM i. History to the Safavid Period . Encyclopaedia Iranica. [26 April 20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8).
^ Qomi, pp. 22–23, 32, 37, 61, 62, 69–71, 74, 77, 82, 90, 137–38
^ Qomi, pp. 88–89
^ Qomi, pp. 31, 101–02, 164, 213–14; Ebn Bābuya, II, p. 271;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6, I, p. 18; Drechsler, pp. 124–31
^ Qomi, pp. 26, 37–38;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6, II, pp. 115–16; Drechsler, pp. 146–48
^ Ebn Ḥawqal, p. 362; Drechsler, p. 198, n. 956
^ Qomi, pp. 18, 32, 44–46, 108, 123, 125, 128, 191–241; Ebn al-Faqih, p. 209; Ebn Ḥawqal, pp. 315, 342; Ṭusi, pp. 42, 75–76, 93; Najāši, p. 276; Biruni, p. 228; Ebn Saʿd, VII, p. 382; Samʿāni, X, p. 486;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p. 121–25; 136–37; Drechsler, pp. 198–207
^ ʿAbd-al-Jalil Qazvini, pp. 47, 51, 163–64, 182, 191, 220–21, 229–30, 280, 430, 437, 494, 643; Abu’l-Rajāʾ Qomi, pp. 105–06, 262; Modarresi Ṭabāṭabāʾi, 1971, pp. 5, 130, 138–39, 165–67; idem, 1976, I, p. 20, II, pp. 109–10, 217–18; Drechsler, pp. 220–28
^ Iran: Provinces and Cities population statistics . [2021-04-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1-25).
^ Momen, Moojan, An Introduction to Shi'i Islam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p. 247
^ Iran Reports Its First 2 Cases of the New Coronavirus . New York Times. 19 February 2020 [10 April 2020] . (原始内容 存档于19 February 2020).
^ Russia 'regrets' reported Iran nuclear activity in Qom facility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Haaretz , January 10, 2012.
^ Iran enriching uranium at Fordo plant near Qom . BBC. 10 January 2012 [1 March 201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7).
^ Azmat Khan. Did Santorum Suggest Iran Wants Nukes to Bring Back Messiah? . 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 . 13 January 2012 [2021-04-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
^ Akluf Benn. Cries of 'hold me back' may lead Israel to strike Iran . Haaretz.com. 3 September 2009 [2021-04-27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5-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