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没战列巡洋舰的位置:红色符号表示战列巡洋舰沉没位置。 绿色符号表示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后沉没位置。 黄色符号表示战列巡洋舰改装成高速战列舰后沉没位置。
已沉没战列巡洋舰列表 收录世界各国因各种原因沉没的战列巡洋舰 。这些战列巡洋舰部分因战斗而被击沉,部分出于各种考虑而自沉 ,部分因战后试验或者和平应用而沉没。
沉没的战列巡洋舰都是始建于20世纪上半叶的大型主力舰 ,这些舰只或因战斗中被摧毁,或被凿沉,或者在武器试验中被摧毁。这些军舰在尺寸与建造成本上与战列舰 相似,通常配备有相同规格的大口径舰炮,且通常比战列舰装备更轻量的装甲以获得更高的航速。
概述
最早期的战列巡洋舰[ a] 作为一种介于战列舰与装甲巡洋舰 之间的舰种,由英国 于20世纪最初10年间开始发展起来。与此同时,无畏舰 也紧跟在前无畏舰 时代之后开始发展起来。战列巡洋舰最初的设计目标是追击较为老旧、速度较慢的装甲巡洋舰,并用战列舰等级的重型火炮将其摧毁。然而随着各国建造越来越多的战列巡洋舰,这些舰只的对手逐渐变成了与她们自身一样具有高航速和重火力的同类型军舰。[ 9]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英国皇家海军 设计建造并服役的战列巡洋舰 装甲较为薄弱,在与装甲防护更为强大的德军战列巡洋舰对抗时并不占优势。在1916年日德兰海战 中,英军为此损失了3艘战列巡洋舰,而德军仅损失了一艘“吕佐夫”号 [ b] 。一战停战后,德军凿沉了剩余的5艘战列巡洋舰 以防落入英军之手。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各国于1922年共同签署了《华盛顿海军条约 》。该条约对各方可以保留和建造的主力舰数量以及吨位 做出了限制。在此期间,许多战列巡洋舰被退役报废并拆解。而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唯一保有的战列巡洋舰“澳大利亚”号 也为了遵守条约而被凿沉[ 15] 。该条约允许当时各国在建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改建为航空母舰 ,因此日本和美国利用这个机会对相关舰只实施改建工程[ 16] 。尽管并不在条约限制范围内,英国也还是将其旗下3艘战列巡洋舰 改装成航空母舰[ 17] 。20世纪30年代时,日本将其剩下的4艘战列巡洋舰改造成高速战列舰 [ 18]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各国海军旗下剩余的战列巡洋舰损失巨大。相比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仅4艘战列巡洋舰丧失于炮火之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有两艘完全是被舰炮击毁。另有两艘战列巡洋舰被舰炮以及空中打击联合击毁,4艘单方面毁于空袭,两艘被潜艇击沉。其中最为巨大的损失是1941年与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 [ c] 对战时被击沉的英军“胡德”号战列巡洋舰 [ d] ,阵亡 人数达1415人[ 21] 。二战结束时幸存下来的3艘战列巡洋舰中,有两艘战后就报废拆解,而“萨拉托加”号 [ e] 则是在1946年的核武器 试验中被击沉 [ 23] 。
损失
战损
最早损毁的战列巡洋舰出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英国皇家海军与德意志帝国海军 于1916年5月31日爆发的日德兰海战期间。此役中,英国海军三艘战列巡洋舰——“无敌”号 [ f] 、“不倦”号[ g] 和“玛丽皇后”号[ h] 都因中弹导致弹药库 起火而殉爆,伤亡惨重[ 30] 。德军“吕佐夫”号在战斗中被英军数次击中水线 以下部位导致舰体严重进水。最终在当天晚间时,“吕佐夫”号因进水过多有倾覆 的可能而被下令弃船。之后由一艘德军驱逐舰 以两枚鱼雷 将该舰击沉[ 31] 。
战列巡洋舰这一舰种的舰只再次发生战损已经是四分之一个世纪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一次是英军拦截一支试图袭击大西洋补给线的德军舰队。1941年5月24日,丹麦海峡海战 打响后不久,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的一枚炮弹击中了“胡德”号,导致后者弹药库爆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半年后,英军“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 i] 和“却敌”号战列巡洋舰 [ j] 计划拦截抵近马来半岛 的日本运输船团,结果中途被日本航空舰队 发现并于12月10日双双遭鱼雷轰炸机 击沉。[ 35]
以下战列巡洋舰均在战斗中被击沉:
凿沉
有5艘德军战列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幸存下来,这五艘分别是“冯·德·坦恩”号 [ k] 、“毛奇”号 [ l] 、“赛德利茨”号 [ m] 、“德弗林格尔”号 [ n] 以及“兴登堡”号 [ o] 。这5艘战列巡洋舰在停战后与其他公海舰队残余舰只一起被扣押在斯卡帕湾 内等待协约国 与德国签订和平条约。然而舰队指挥官海军少将路德维希·冯·罗伊特 认为英军在停战协定 生效后就势必会扣留德军舰只,因此在1919年6月21日早晨就先发制人下令舰员凿沉这些军舰 ,以免她们落入英军之手[ 55] 。1924年,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按照《华盛顿海军条约》的规定自行凿沉了旗下唯一的一艘战列巡洋舰“澳大利亚”号[ 15] 。
以下战列巡洋舰均为舰员自行凿沉:
改造成其他舰种后沉没
后在20世纪20年代,一战结束后幸存的战列巡洋舰中有6艘(包括在建的3艘)都被改造为航空母舰。这其中包括英军勇敢级[ q] 全部3艘[ 17] 。二战开始后不久的1939年9月17日,“勇敢”号就在使用舰载机搜索敌方潜艇时被德军潜艇U-29击沉[ 71] 。次年6月8日,其姊妹舰 “光荣”号[ r] 在北海被德军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 [ s] 以及“格奈森瑙”号 [ s] 联手击沉[ 75] 。《华盛顿海军条约》中的一项条款允许每个签字国家将旗下两艘舰艇改装为航空母舰,因此美国海军选择了旗下航速较高的列克星敦级战列巡洋舰 [ e] 进行改造作业[ 16] 。在1942年5月8日的珊瑚海海役中,“列克星敦”号 [ e] 被两枚炸弹和两枚鱼雷击中[ 76] 。虽然该舰仅仅因此遭受了中度的损伤,但由于舰内存储的航空汽油 的油罐受损,罐中泄露出来的油气引发了严重的火灾[ 77] 。舰员不得不被迫弃船,最终该舰被一艘美国驱逐舰以鱼雷击沉[ 78] 。“萨拉托加”号 在二战后幸存,但作为美国海军第一批航空母舰,该舰被认为老旧过时,因此在“十字路口行动 ”中被用作核武器试验 的靶舰 [ 23] 。然而该舰在第一次试验中以几乎没有损坏的状态幸存下来,直至1946年7月25日的第二次试验才被最终击沉[ 23] 。
同样利用《华盛顿海军条约》将旗下战列巡洋舰改建成航空母舰的还有大日本帝國海軍 。最初选中的舰只是在建中的天城级战列巡洋舰 ,但因地震 的原因,最终完成的仅有一艘“赤城”号 。该舰在1942年6月4日的中途岛海战 中被三枚炸弹击中,引发舰体内严重的火灾,最终迫使舰员弃船。第二天早上由于舰体被评估无法修复而被以鱼雷击沉。[ 79]
20世纪30年代,日本海军将旗下4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 改造成高速战列舰[ 18] 。1942年11月13日,在瓜达尔卡纳尔海战 中,“比睿”号 在极近距离 发现美国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在接下来的遭遇战中,该舰严重受损,不得不被姊妹舰“雾岛”号 拖行离开。翌日晨,两舰都被美军飞机发现。在美军的轮番攻击下,“雾岛”号不得不放弃对“比睿”号的拖行作业。傍晚,在遭受又一轮的攻击后,“比睿”号舰长下令全员弃船并将该舰凿沉[ 80] 。离开“比睿”号后,“雾岛”号返回铁底湾 [ t] ,但在第二轮海战 中遭遇美军战列舰“南达科他”号 [ u] 和“华盛顿”号 [ v] 。“华盛顿”号在极近距离向“雾岛”号开火,导致后者舰艉炮塔和船舵受损,水线以下部分也中弹。3个半小时后,严重进水的“雾岛”号倾覆[ 84] 。“金刚”号 在莱特湾海战后返回日本,并于1944年11月21日在台湾海峡被美军海狮号潜艇 [ w] 以鱼雷击沉[ 86] 。1945年7月24日和28日,美军以及英军航空母舰舰载机对吴港 发动了空袭 。停泊在吴港内的“榛名”号 在24日仅被一枚炸弹击中导致轻微损伤,却在28日被击中十几发炸弹,致使其坐沉在港内[ 86] 。战后,该舰于1946年初被打捞并拆解[ 87] 。
以下战列巡洋舰均被改建为战列舰或者航空母舰并最终沉没:
脚注
注释
引文
^ Churchill ,第245頁
^ Vandervat ,第82頁
^ Garzke & Dulin ,第127頁
^ Gröner ,第31頁
^ Gille ,第139頁
^ C.L.W Page 1961 ,第14–15頁
^ Jane's Fighting Ships 1940 ,第212–213頁
^ Sturton ,第43頁
^ Breyer ,第48–49頁
^ 10.0 10.1 10.2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54頁
^ 新华 ,第393頁
^ 吴世民 ,第19頁
^ 章骞 ,第445頁
^ 15.0 15.1 Duncan ,第32頁
^ 16.0 16.1 Polmar & Genda ,第50, 218頁
^ 17.0 17.1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1998 ,第344頁
^ 18.0 18.1 Stille ,第16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86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10頁
^ 21.0 21.1 HMS Hood Association: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 HMS Hood Association.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4-23).
^ 王子午 ,第18頁
^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Fry ,第158-159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24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26頁
^ 罗伯特 ,第72頁
^ 江泓 &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第98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02頁
^ 英军战列巡洋舰 1939-1945 ,第4頁
^ Campbell ,第368–369頁
^ 31.0 31.1 Tarrant 2001 ,第249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66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06頁
^ 英军战列巡洋舰 1939-1945 ,第2頁
^ Stephen ,第70–80, 104–114頁
^ Campbell ,第159頁
^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Roberts ,第122–123頁 harvnb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Roberts (幫助 )
^ 38.0 38.1 38.2 38.3 38.4 Duncan ,第71頁
^ Tarrant 1986 ,第114頁
^ Campbell ,第61頁
^ Equipment, Lifebelt (HMS Indefatigable), British . Imperial War Museum .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3).
^ Williams ,第132頁
^ Tarrant 2001 ,第298頁
^ 44.0 44.1 Stephen ,第80頁
^ Mearns & White ,第195–196頁
^ HMS Hood ' s 5.5" Guns on Ascension Islands . HMS Hood Association. 4 April 2010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09).
^ Stephen ,第114頁
^ 48.0 48.1 Stephen ,第108頁
^ Denlay ,第6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49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50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52頁
^ PPxia ,第22頁
^ GUNNM ,第18頁
^ Herwig ,第256頁
^ 56.0 56.1 Staff ,第11頁
^ 周定国 ,第825頁
^ Gröner ,第54頁
^ 59.0 59.1 59.2 59.3 59.4 Staff ,第17頁
^ 60.0 60.1 Gröner ,第55頁
^ 61.0 61.1 61.2 Staff ,第33頁
^ Gröner ,第56頁
^ 63.0 63.1 63.2 63.3 Gröner ,第57頁
^ Eriskay St Michael's R.c. Church, South Uist . British Listed Buildings. [7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6-03-03).
^ 65.0 65.1 Staff ,第42頁
^ Duncan ,第34頁
^ Sears, in Stevens, The Royal Australian Navy , p. 65
^ Duncan ,第73頁
^ Duncan ,第93–95頁
^ 王子午 ,第96頁
^ Burt ,第282–283頁
^ 萨苏 & 章骞 2010 ,第237頁
^ 刘精香 2013 ,第389頁
^ 刘怡 ,第206頁
^ Burt ,第297–298頁
^ Polmar & Genda ,第218頁
^ Polmar & Genda ,第218, 220頁
^ Polmar & Genda ,第50, 218, 220頁
^ Parshall & Tully ,第352–353, 463, 466頁
^ 80.0 80.1 Hackett, Bob; Kingsepp, Sander; Ahlberg, Lars. IJN Hiei: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 Combinedfleet.com. 2010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5-14).
^ 关河五十州 2014 ,第221頁 harvnb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关河五十州2014 (幫助 )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74頁
^ 日本海人社 &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第172頁
^ Hackett, Bob; Kingsepp, Sander; Ahlberg, Lars. IJN Kirishima: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 Combinedfleet.com. 2010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2-02-19).
^ 日本海人社 ,第135頁 harvnb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日本海人社 (幫助 )
^ 86.0 86.1 86.2 86.3 86.4 Stille ,第20頁
^ Jackson 2008 ,第27頁
^ 88.0 88.1 88.2 Burt ,第289–290頁
^ 尤丹婷 2019 ,第179頁
^ Winton ,第200頁 harvnb模板錯誤: 無指向目標: CITEREFWinton (幫助 )
^ 91.0 91.1 Rohwer ,第26頁
^ 92.0 92.1 92.2 Polmar & Genda ,第218, 220頁
^ Wreck of Aircraft Carrier USS Lexington Located in Coral Sea After 76 Years . PaulAllen.com. 2018-03-05 [2018-12-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8-01) (英语) .
^ The ripples of Paul Allen's USS Lexington deep water discovery . Lexington Minuteman. 2018-04-21 [2018-12-14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3-11) (英语) .
^ Parshall & Tully ,第476頁
^ 96.00 96.01 96.02 96.03 96.04 96.05 96.06 96.07 96.08 96.09 Jentschura, Jung & Mickel ,第35頁
^ Hackett, Bob. IJN Haruna: Tabular Record of Movement . Combinedfleet.com. 2012 [2013-06-06 ]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7-19) (英语) .
^ Bikini Atoll Dive Tourism Information . Bikini Atoll Divers. [26 November 2012]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3-10-16).
参考资料
Breyer, Siegfried. Battleships and Battle Cruisers 1905–1970.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1973. ISBN 978-0-385-07247-2 (英语) .
Burt, R. A. British Battleships, 1919–1939.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12 [1993]. ISBN 978-1-59114-052-8 (英语) .
Campbell, John. 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 New York: Lyons Press. 1998. ISBN 1-55821-759-2 (英语) .
Churchill, Winston . The Second World War. 5 Closing the Ring.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00 [1951]. ISBN 978-0-395-41059-2 (英语) .
C.L.W Page. Home Waters and the Atlantic, Volume II, 9th April 1940 – 6th December 1941. Naval Staff History Second World War. London: Historical Section Admiralty. 20 November 1961. ISBN 9780714652146 . OCLC 56696063 (英语) .
Denlay, Kevin. Expedition Job 74 (PDF) . Explorers.org. 2007 [6 June 2013]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3-09-11) (英语) .
Duncan, Brad. Battlecruiser HMAS Australia (1): Wreck Inspection Report (PDF) (报告). Parramatta, NSW: Heritage Branch, NSW Office of Environment and Heritage. July 2011 [26 December 2012] . OCLC 754127975 . (原始内容存档 (PDF) 于2015-09-24) (英语) .
Fry, John. USS Saratoga CV-3: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the Legendary Aircraft Carrier 1927–1946 . Atglen, Pennsylvania: Schiffer Publishing. 1996 [2021-05-10 ] . ISBN 0-7643-0089-X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0) (英语) .
Garzke, William H.; Dulin, Robert O. Battleships: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 Annapolis: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5. ISBN 978-0-87021-101-0 (英语) .
Gille, Eric. Cent ans de cuirassés français. Nantes: Marines. 1999. ISBN 2-909-675-50-5 (法语) .
Gröner, Erich. German Warships: 1815–1945. Vol. I: Major Surface Vessels. Annapolis :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90. ISBN 978-0-87021-790-6 . OCLC 22101769 (英语) .
Herwig, Holger. "Luxury" Fleet: The Imperial German Navy 1888–1918 . Amherst, New York : Humanity Books. 1998 [1980] [2021-05-09 ] . ISBN 978-1-57392-286-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2) (英语) .
Jackson, Robert. 101 great warships : legendary warships from WW1 to the present . London: Amber Books. 2008. ISBN 9781905704729 . OCLC 1244215181 (英语) .
Jentschura, Hansgeorg; Jung, Dieter; Mickel, Peter. Warships of the Imperial Japanese Navy, 1869–1945. Annapolis, Maryland: 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 1977. ISBN 0-87021-893-X (英语) .
McMurtrie, Francis E. Jane's Fighting Ships 1940. Sampson Low. ASIN B000J2DU0G (英语) .
Mearns, David; White, Rob. Hood and Bismarck: The Deep Sea Discovery of an Epic Battle . London: Channel 4. 2001. ISBN 0-7522-2035-7 (英语) .
Parshall, Jonathan; Tully, Anthony. Shattered Swor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attle of Midway . Washington: Potomac Books. 2007. ISBN 978-1-57488-924-6 (英语) .
Polmar, Norman; Genda, Minoru . Aircraft Carriers: A History of Carrier Avi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World Events. Volume 1, 1909–1945. Washington, D.C.: Potomac Books. 2006. ISBN 1-57488-663-0 (英语) .
Rohwer, Jurgen. Chronology of the War at Sea, 1939–1945: The Naval History of World War Two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2005. ISBN 1-59114-119-2 (英语) .
Sears, Jason. An Imperial Service. Stevens, David (编). The Royal Australian Navy. The Australian Centenary History of Defence III . South Melbourne, VI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0-19-555542-2 . OCLC 50418095 (英语) .
Staff, Gary. German Battlecruisers: 1914–1918. Oxford, UK: Osprey Books. 2006. ISBN 978-1-84603-009-3 (英语) .
Stephen, Martin. Sea Battles in Close-Up: World War 2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8. ISBN 0-87021-556-6 (英语) .
Stille, Mark. Imperial Japanese Navy Battleships 1941-45 . New Vanguard 146 . Oxford, UK: Osprey Publishing. 2008. ISBN 978-1-84603-280-6 (英语) . [失效連結 ]
Sturton, Ian (编). Conway's All the World's Battleships: 1906 to the Present .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87. ISBN 978-0-85177-448-0 . OCLC 246548578 (英语) .
Tarrant, V. E. Battlecruiser Invincible: The History of the First Battlecruiser, 1909–16 . Annapolis, Maryland: Naval Institute Press. 1986 [2021-05-09 ] . ISBN 0-87021-147-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2).
Tarrant, V. E. Jutland: The German Perspective . London: Cassell Military Paperbacks. 2001 [1995] [2021-05-09 ] . ISBN 978-0-304-35848-9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22) (英语) .
Vandervat, Dan. The Atlantic Campaign .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8. ISBN 978-0-06-015967-2 (英语) .
Williams, M. W. The Loss of HMS Queen Mary at Jutland. Warship 1996. London: Conway Maritime Press. 1996: 111–32. ISBN 0-85177-685-X (英语) .
Winton, John. Carrier Glorious. London: Leo Cooper, Secker & Warburg. 1986. ISBN 0-436-57806-9 (英语) .
安古斯·康斯坦姆. 英军战列巡洋舰 1939-1945 (平装). 新先锋系列.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9-04 [2021-05-09 ] . ISBN 978-7-229-00436-1 . OCLC 600378345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5) (中文(中国大陆)) .
关河五十州. 战争从未如此热血 2 二战美日太平洋大对决 . 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4-05 [2021-05-10 ] . ISBN 978-7-5139-0340-0 . OCLC 1154558121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1-05-10) (中文(中国大陆)) .
江泓. 英国战列巡洋舰全史= The complete history British of battlecruiser 第1版. 長春: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16-08-01. ISBN 9787547233030 . OCLC 1051636476 (中文(中国大陆)) .
刘怡. 消逝的巨兽: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战列舰 . 知兵堂简体版战争系列.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07-01. ISBN 9787307076839 . OCLC 885782723 (中文(中国大陆)) .
(英)琼·莫莎德. 如何拥有属于自己的动物园= Our Zoo . 尤丹婷 译 第1版.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9-01. ISBN 978-7-100-16693-5 . OCLC 1112254662 (中文(中国大陆)) .
(英)罗伯特·杰克逊. 海上力量:战列舰发展史 . 张国良 译 第1版. 北京: 中国市场出版社. 2009-08-01. ISBN 978-7-5092-0527-3 . OCLC 451167885 (中文(中国大陆)) .
日本海人社 (编). 世界近代战列舰史 . 世界舰船 第1版. 青岛: 青岛出版社. 2010-06 [2020-02-21 ] . ISBN 9787543664296 . OCLC 886026203 .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20-04-26) (中文(中国大陆)) .
萨苏; 章骞. 世界海军史探奇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0-01. ISBN 978-7-80713-836-5 . OCLC 885532998 (中文(中国大陆)) .
王子午; 许涛. 世界航空母舰全览 . 指文图史系列012. 中国长安出版社. 2013-10-01: 171–180 [2020-01-31 ] . ISBN 9787510706813 . OCLC 91044142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1-31) (中文(中国大陆)) .
理查·亨布爾. 希特勒公海艦隊—通商破壞戰. 吳世民 譯. 台北: 星光出版社. 2005. ISBN 978-9-5767-7629-8 (中文(臺灣)) .
(英)温斯顿·丘吉尔. 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3 世界危机 1916-1918= THE WORLD CRISIS:1916-1918 . 刘精香 译 第1版.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13-09. ISBN 978-7-5146-1351-3 . OCLC 928135630 (中文(中国大陆)) .
新华通讯社译名室 (编). 德语姓名译名手册.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ISBN 978-7-100-02674-1 (中文(中国大陆)) .
章骞. 无畏之海:第一次世界大战海战全史= Sea of dreadnoughts the great war at sea 第1版. 济南: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13. ISBN 978-7-5474-0541-3 . OCLC 928114543 (中文(中国大陆)) .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 第1版. 北京: 海潮出版社. 1998-12 [2021-05-12 ] . ISBN 7-80151-041-0 . OCLC 42268477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19-07-10) (中文(中国大陆)) .
周定国. 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 Place names of the world 第1版.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7-10 [2020-02-21 ] . ISBN 9787500107538 . (原始内容存档 于2020-02-21) (中文(中国大陆)) .
期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