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是指以小提琴獨奏、管弦樂團伴奏的古典音乐作品。通常有三個樂章,但是也有例外,如拉羅的西班牙交响曲(小提琴獨奏但有五個樂章)。 歷史以喬瓦尼·巴蒂斯塔·維奧蒂為首的法國小提琴學派,可說奠定了19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的樣態[1]。他與學生鲁道夫·克鲁采、皮埃爾·巴約、彼得·羅德等所創作的小提琴協奏曲,足以說明其派別的興盛程度[註 1]。在前述基礎上,帕格尼尼發展出將炫技推至極致的六首小提琴協奏曲,可視為19世紀小提琴協奏曲的高峰。 與帕格尼尼不同,路易斯·施波尔的十八首小提琴協奏曲更為重視獨奏與樂團的整合,這一著重整體性的路線後由費迪南德·大衛以及约瑟夫·约阿希姆所繼承[3]。1878年,布拉姆斯和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問世,二部作品重新省思樂團的份量與重要性,使此曲類的音樂內容更加豐盛繁複,進而重回大眾視野當中[4]。 著名作品在日本,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孟德爾頌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以及布拉姆斯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因特别出名且经常被演奏而被统称为“三大小提琴协奏曲”[5]。有时,上述的三首再加上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又被称作“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四大”之说在中国也流传甚广[6][7][8][9]。著名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也提过这四部小提琴协奏曲是“最常被演奏的”、“主要的四部”小提琴协奏曲[10]。 上述四首小提琴协奏曲,是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必演的曲目。 德国的小提琴家约瑟夫·姚阿幸則將以下四首德國人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並列[11]: 其他著名小提琴協奏曲
註釋參考資料
扩展阅读参见 |